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赵杏梅 《河北教育》2010,(11):34-35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全面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不少地方、学校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做了积极的尝试。校本课程作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方案中的一部分,其开发和实施能否在学校教育中取得实质性效果,是本次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新模式。校本课程开发是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很多学校已经步人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之中。然而,由于目前我国正处在开发的初始阶段,不少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存在不少疑难和困惑。笔者认为,明晰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是校本课程成功开发的前提条件。在此谈一些个人的思考与探索,以供同仁借鉴。  相似文献   

3.
郭灵惠 《考试周刊》2011,(75):203-204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校本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一项基本内容,是强化学校办学特色,促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和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的平台及载体。近年来,基础教育阶段部分学校结合课程改革,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其他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影响校本课程在一定范围的推广,也将会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瓶颈"。  相似文献   

4.
宋建祥 《考试周刊》2014,(68):169-170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方向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应指向人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地面沉降监测"校本课程,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重塑学生人文精神三个方面,探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在各地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与探索。开发校本课程是当今课程改革和实施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校本课程可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兴趣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并铸就健康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我校地处泉州永春,本身就有潜在的丰富的课程资源,这就为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丰富的教育资源。现结合教学实践,[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为了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实行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成为新世纪初期我国课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然而,校本课程是否能够真正有效地落实,还要看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基本政策。虽然校本课程强调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自主进行课程开发活动,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控”。因此,教育行政部门联合教育研究部门从区域教育实际出发,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有效的指导和管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有序、高质量地实施,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校本课程开发的区域管理可以采用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校根据本校需要开发校本课程,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给予关注。近年来,我们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作了一些思考与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虽然我国在基础教育中推行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但校本课程开发仍很薄弱。究其原因,人们对校本课程实施意义的认识不到位,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点把握不准是重要方面。必须高度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把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向深入。  相似文献   

10.
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构建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体系,旨在更加积极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人才,其中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既是亮点,又是难点。实施校本课程,对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成长,具有重要价值。我市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下,通过理论学习,经验借鉴和实践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选择健康生活——初探校本课程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宁 《科学教育》2005,11(2):19-21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新的课程管理模式,这引发了人们对校本课程开发进一步的关注。校本课程又称为学校本位课程、学校自编课程。作为中学的一名一线教师,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件刻不容缓的事情。以下就是本人初探校本课程开发的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2.
校本课程开发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新课改的又一亮点。近年来,浙江省不少地区和学校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纷纷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一个鲜明特点是在开发过程中以课题研究为栽体,进而开始实践探索。从中也涌现出了若干有价值的模式,有待我们进一步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易浩忠 《农村教育》2005,(1):104-105
学校实施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本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由此,明确了学校在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中的责任和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属于政府职权范围,在课程方面的决策权属于地方,地方赋予学校在课程开发方面的自主权,从而使校本课程一直成为其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从原来的单一国家课程体系走向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模式。因此,本拟在对美国校本课程开发模式进行评介的基础上,对我国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开发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的焦点。校本课程开发是开发新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借此契机加强学校德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校校风建设,让文明礼貌之花在校园绽放。  相似文献   

16.
论校本课程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本课程开发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之一,许多学校已经开始进行此项工作,但若要将校本课程开发真正落到实处,还有许多理论、实践课题需要我们研究。本作在广泛研究国内外课程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方法、步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让学校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并提倡学校以校本化方式实施课程。与此同时,校本培训、校本教研、重塑学校组织结构和文化等主张也被提了出来。而校长是校务的最高领导人,学校层面课程改革进行得如何,显然与其密切相关。上述课程改革的具体内涵,说明重在“执  相似文献   

18.
校本课程开发负效应及其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决定,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拉开了我国实施“三级课程体系”的序幕。不可否认,近几年来,我国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许多学者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价值、类型、开发程序、课程资源、支持系统和教师权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但任何事物都是存在两面性的,我们必须一分为二地看待事物,在看到校本课程开发成绩的同时,必须冷静思考其负效应和根源,从而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制订相关对应政策,促进校本课程开发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着眼于发展学生的兴趣、需要和特长,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体现师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民主开发的决策过程,我们倡导各个学校开发校本短课程与长课程,以适应我县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0.
曹军 《化学教与学》2010,(9):69-70,68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管理、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定了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出了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进行课程建设的思路。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建立。明确了学校的课程开发和管理权限.给予了学校开发并使用适合本校课程的权力。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