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南海争端主要指中国与南海周边其他国家在海洋权益方面的争夺。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诞生之前,南海争端的重点体现在对岛屿争夺以及对其主权的确认上。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诞生,将南海争端带入了另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在南海争端中,其它东南亚声索国之间也存在着双边或者多边的主权和海域争端,这些争端及其解决将会对中国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对中国而言,在着手处理南海争端之前,必须对争端的重叠和解决现状进行具体而微观的分析,包括到目前为止有关国家之间进行或完成的双边的和多边的解决措施。尤为重要的是,一些国家间海上划界的行为侵犯了中国的海洋权益。因此,中国需要及早行动起来,采取措施以早日划定海洋边界,遏制侵犯中国海洋权益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20 0 4年 ,在南沙群岛 ,越南不仅在中国的固有领土上修建机场 ,4月中旬以来还公然策划了南沙旅游。中国渔民在南海海域捕鱼时 ,更是屡次遭到菲律宾、越南等国的驱赶甚至拘押。中国蓝色海洋国土 ,正接二连三地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那么 ,南海到底有多少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中 ?这些争议又是如何形成的 ?一、南海岛屿与海域争端的基本态势在南海 ,中国依次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相望。在这些海域内 ,不少区域与海上邻国存在矛盾和争议 ,有些我国固有的岛屿被某些海上邻国明目张胆地占领 ,我国海洋权益也正受到严峻的挑…  相似文献   

4.
当前,南海争端愈演愈烈,其争议的核心是U形线内的相关岛屿的主权归属,及附近海域的划界。解决南海问题的关键是科学合理地界定U形线的法律地位。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四种学说,海上疆域线说、岛屿归属线说、历史性海域说和历史性权利说。相较之下,历史性权利说在界定U形线的法律地位,对南海问题的解决以及维护我国南海主权方面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尽管钓鱼岛主权争端的当事国是日本和中国,但纵观整个争端的演变过程就可以发现,美国对造成中日钓鱼岛争端的现状起了不容忽视的关键作用。冷战时期美国归还琉球给日本,是日后引起钓鱼岛主权争端的主要因素。冷战结束后美国在钓鱼岛问题的立场的变化加剧了其争端。  相似文献   

6.
自从2014年5月中越南海争端爆发以来,越日关系逐渐升温,究其原因既有双方经济利益的需求,又有能源资源的驱动、地缘战略利益的需要,还有双方提升在东南亚地区影响力,增加在领土争端中对抗中国的需要。面对越日关系升温,中国应该密切关注,提高警惕,加强防范,一方面对挑战中国底线的行为,要加强维权力度,将应急维权执法变为常态化维权执法;另一方面要在南海相关岛屿上大力建设军事基地,并在已经控制的争端领土上,进一步加强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用实际行动宣示主权属性。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岛屿争端频发,有愈演愈烈之势.海洋岛屿主权之争关系到主权国家的经济利益、国家安全以及主权政治安全等重大问题.从岛屿主权争端的现状和产生原因出发,分析有关岛屿主权争端的重点问题,并结合相关结论分析钓鱼岛归属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海洋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国家间政治利益争夺的集中地,21世纪的海洋开发与竞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焦点之一。进入21世纪,世界各国之间关于海洋权益的争端越来越多。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中国也面临与多个国家的海洋权益和岛屿、岛礁争端,其中,中韩苏岩礁争端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性问题。这些海洋争端在吸引世界眼球的同时,也引起了大国的介入;同时,与中国有海洋争端的国家也出现了联合的趋势,其对中国的和平崛起都是巨大的挑战。本文以中韩苏岩礁争端为例分析了海洋争端与中国和平崛起,认为海洋争端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相似文献   

9.
正杨茗淇在《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浅析中国海洋权益争端的相关法理渊源》一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东海、南海等周边一些邻国通过一系列实际控制、占有、单方面国内立法等手段不断蚕食我国固有的海洋领土,企图把侵占我国海洋主权的恶劣行径,现实化、合法化。有些国际大国也企图在这些问题上或多或少地通过政治途径对我国施加压力,来实现打击中国和平崛起,以便其能保持霸权获取最大利益的目的。自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订以来,国际上的海洋领土纠纷和争端逐渐规范化。《公约》本身并不解决领土主权问题,也从来不否定历史性权利,南海断续线本身标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中国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其中渤海基本上属于内海,而黄海、东海和南海则都与其他国家存在争议。“中国对海域主权主张300多万平方公里,但是超过一半与周边国家有争议。”造成中国当前海洋形势十分严峻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海洋权益的漠视,海洋权益意识淡薄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南海地缘形势与中国对南海权益的捍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美、日出于遏制社会主义中国的需要,对南海争端采取了不断介入的态度,南海地区边缘地带特性进一步凸显。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为攫取南海资源、占据地缘优势地位,以各种借口觊觎南海诸岛,并伺机侵占。在维权斗争中,中国政府不断地进行南海诸岛主权宣示,抗议周边国家对中国海洋国土主权的践踏,并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海疆国防建设。  相似文献   

12.
菲律宾非法占领和控制了我国南海传统疆域内的部分岛礁和海域,是南海主权争端中的主要声索国之一。近年来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动作不断,意欲巩固其在南海的既得利益。该文将浅析近年来菲律宾的南海政策,对菲律宾近年来在南海问题上的各种行为及其动因进行阐述,并预测菲中南海争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与东帝汶两国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指导思想成功解决帝汶海争端,对我国解决海洋争端有所启发。我国目前面临的海洋争端问题形势严峻,“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战略在实施中忽略了“主权属我”的前提,维护海洋权益的相关法律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今后我国解决海洋争端应当坚持主权、公平、和平原则,以多种途径解决海洋争端,健全海洋维权的法律制度,积极倡导海洋争端解决的新规则,建立国际海事争端调解中心,争取国际话语权,促进海洋争端的解决。  相似文献   

14.
冷战后,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南海地缘政治环境也发生了大的变化,伴随着这一变化中国的南海政策作出了新的调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政策得以正式确立,同时中国政府还注重加强了海洋立法和海洋硬实力的建设,并且在双边基础上与南海争端各方展开了积极的多边协商。根据冷战后南海地缘政治环境所呈现的特点,分析了中国南海政策的新变化,并展望了未来中国南海政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中国在南海的岛屿海域主权、经济权益和国际法地位,受到法、日帝国主义列强的挑战和侵犯,且愈演愈烈,部分岛屿一度曾被吞并。民国政府对南海诸岛的统辖,大体可分为三期一续。即:一、承续前清朝(1911—1939年);二、日踞期(1939—1945年);三、国府收复期(1945—1950年);四、台湾当局恢复余续(1950年至今)。总结吸取历史经验教训,海岛、海洋、海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从政治、经济、军事理论与实践上全面开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6.
对相关地区的命名是国家主权行使的具体表现,反映了国家对地方的管辖。南海诸岛及其海域的命名,自有其历史演变的过程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国家对南海管辖逐步而具体的历程。清末李准命名西沙诸岛之前,对南海的称呼虽始终没有形成官方统一标准,但当与各种军政管辖行为相结合时,可以确认为初始的领有关系和原始权利。20世纪以来的四次标准化命名,则不断在西方主权概念下从根本上确认了中国对南海的管辖权和主权。历史至今,对南海的命名均是中国进行有效管辖的具体反映,具有不容置疑的国际法效力。  相似文献   

17.
历经第三次海洋法会议,我国既有在联合国的框架下推动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变革、联合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抗海洋霸权、以国家主权为基础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等成功经验,也有会议准备不充分、相关主张未能充分考虑我国的特殊情况以及未能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等教训。在21世纪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中国应通过参与建立《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审议机构、订立专门协定或制定示范条款、加强区域合作、加入气候变化等新议题的方式,推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群岛制度、收益分享制度、国际海底区域开发制度、历史性权利等方面的完善,从而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相似文献   

18.
南海诸岛的主权历来就归中国所有,这不仅有历史渊源可以追寻,而且还有国际法作为法理依据,并且这一事实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诸岛周边国家经济迅速发展,南海诸岛及其周围海域以其蕴藏着丰富的能源资源成为这些国家政府共同渴求拥有的目标。他们不断提出对南海诸岛的主权要求。本文试图从历史角度以及传统国际法对主权领土认同的惯例来批驳这些国家所提出的对南海诸岛主权要求的依据,从而进一步论证南海诸岛主权归中国所有。  相似文献   

19.
在中日之间诸多的历史和现实争端中,东海大陆架和钓鱼岛争端最为关键。由于涉及两国的国家主权利益,中日双方决不会轻易让步。中日东海争端无论最终通过协商解决还是提交国际法院解决,中国都必须为自己的主张提供足够的法理支持。本文对钓鱼岛归属及东海海界划分提出了自己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