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手风琴曲《儿童组曲》是王树生先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所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该作品以改革开放后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为背景,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孩子们天真活泼的童年时光,反映了新时期人们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一作品由《月下叙事》、《捉迷藏》、《春之舞》、《有趣的接力赛》四个乐章组成。本文从《儿童组曲》的曲式分析、音乐特点以及演奏特点多角度进行剖析和阐述,从而更为准确的理解此曲,更好地把握此曲的演奏风格与技巧。  相似文献   

2.
在国际手风琴乐坛上,深厚的俄罗斯文化底蕴孕育出大量杰出的作曲家和音乐作品。本文通过研究学习幻想曲《卡琳娜》,旨在运用二度创作更好地诠释和演奏此曲,并完整地展现该作品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3.
<正>《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是著名作曲家吕其明为电影《铁道游击队》创作的插曲,由郭伟湘改编为手风琴独奏曲,此曲通过富有概括性的音乐刻划,反映抗战时期游击队员神出鬼没地与日军周旋的情景。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那优美、舒展的旋律,细腻、形象的意境刻画,使许多手风琴演奏者竞相演奏。  相似文献   

4.
手风琴传入中国近百年来,最初作为一门伴奏乐器为大众所接受,此后凭借其自身特殊的音效与多变的音色而受到广泛喜爱,并逐渐衍生出了多样的演奏组合形式.近年来,由多台手风琴进行重奏或与其它乐器协奏的演奏形式成为了手风琴发展的新趋势.也因这一趋势的产生,对手风琴重奏艺术的历史、现状和发展予以梳理和归结成为了现今讨论的热点,手风琴重奏艺术的发展、手风琴重奏作品的审美等也成为了手风琴界议论较多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山西民间音乐因受地理环境、经济状况,文化风俗等因素影响,具有鲜明的地方音乐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闹元宵》是由鲍元恺先生创作的整部《炎黄风情》二十四首作品中的一首,该曲是以两首山西民间音乐为创作素材,以此改编的手风琴重奏曲《闹元宵》将民间音乐元素与手风琴完美地结合起来,不仅使大众了解了手风琴这一西洋乐器,看它是如何演奏出民间音乐的韵味和意境;而且让世界各地的演奏者,通过聆听到来自中国传承着民族文化精神的音乐,同时感受到山西民间音乐独有的民族色彩和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6.
二胡曲《蒙风》具有鲜明的内蒙音乐风格,节奏豪放,乐思简练,演奏时的难度系数较高。本文以《蒙风》为研究对象,从创作背景入手,把握音乐的创作风格特征,探讨其演奏技巧与音乐情感,并较为系统的整理并总结,为其他对于此曲的二胡演奏者和学习者提出一些感同身受的意见。与此同时,作为一首新创新性强的现代二胡作品,《蒙风》将民族特征与现代演奏技巧进行了有机结合,而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文章研究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诺恩亚幻想曲》是一首在中国手风琴独奏曲中可以称之为是顶尖级的创作。它无论是从其创作特点还是艺术风格上来说,都达到了中国手风琴创作中的高峰阶段。这部作品能够将手风琴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及其特有的模仿力从很深的层次上挖掘出来,并使其表现的淋漓尽致。它在中国手风琴历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王中山先生创作的《夜深沉》为切入点,主要从创作背景,乐曲分析,演奏分析三个版块进行介绍并且笔者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收获.通过研究,笔者认识到了筝曲演奏是一个复杂的创作过程.二度创作在当代筝曲演奏中十分普遍且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夜深沉》此曲中不仅运用了新型的演奏指法技巧还采取了浓郁的京剧元素,笔者在此基础上更细腻的探索情感的传达.  相似文献   

9.
《诺恩吉亚幻想曲》是天津音乐学院王树生教授创作的一首大型手风琴独奏曲。作者在创作中以新颖独特、形式自由的手法,赋予了作品以极具生命力的音乐形象。本文通过分析本曲的曲式结构以及演奏技巧,以推动本民族手风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手风琴领域作曲家、演奏家创作、演奏民族音乐,为手风琴的民族化取得了成功经验。本文通过对4首具有高难度艺术价值的中国传统、古典、现代手风琴精品内涵与技巧的剖析,证明了在移植创作中模仿民族乐器技巧及演奏的艺术魅力;在手风琴领域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营造高品位音乐氛围,将对中国、世界手风琴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古筝是我国非常古老的一种乐器,筝曲的风格多种多样,演奏技巧也非常丰富,筝曲《夜深沉》是由中国著名古筝演奏家、作曲家王中山先生改编创作的古筝独奏曲。乐曲以中国传统音乐一一京剧曲牌中的《夜深沉》为主要素材,作者在运用传统音乐素材的同时,还将右手快速指序以及左手丰富的做韵技巧运用到作品创作中。所以这首乐曲从演奏难度,音乐韵味以及情感表达上堪称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对王中山先生的作品《夜深沉》中演奏技巧、情感表达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好的演绎此曲。  相似文献   

12.
《爱之梦》是李斯特重要创作时期的作品.它具有三部曲式结构特点,在音乐处理、演奏技巧和踏板的运用上都有着李斯特独特约风格,此曲不但旋律优美.而且还蕴含着崇高的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手风琴在室内乐组合中,既能作为旋律乐器,也可以伴奏和声,还可以作为纯色彩性乐器。理查德.噶里亚诺作为法国鬼才手风琴演奏家,以手风琴、小提琴、贝斯及刮胡演绎的流行作品《秋叶》可说是他改编的经典之作。本文将对作品从曲式到演奏以及排演室内乐重奏注意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阳关三叠》是黎英海先生将原古琴曲改编成的钢琴独奏曲.本在概括介绍原诗创作背景与艺术审美的基础上,分析了此曲的创作特点,曲式结构与演奏技巧,并着力于中西方音乐思维与审美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古筝重奏这一艺术形式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期间涌现出一些优秀的古筝重奏作品。本文对这些作品进行整理及梳理,并从创作手法和演奏技巧的创新角度出发,尝试探究近二十年来古筝重奏作品发展和创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匈牙利舞曲是一首具有典型吉卜赛民族风格的乐曲,在曲目中对手风琴的演奏要求极其高,丰富的音乐层次和多重的音节类型需要演奏者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笔者以匈牙利舞曲的特点和手风琴的演奏技巧为出发点,探讨如何在该曲目中运用好手风琴的演奏技巧,以期为手风琴的演奏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兰花花叙事曲》是著名作曲家关铭根据陕北信天游《兰花花》改编创作的。作品主要讲述一位善良的农村姑娘兰花花反抗买办婚姻,企图挣脱苦难的婚姻生活,渴望爱情,争取幸福的故事。此曲分为四个乐段,作品旋律委婉、细腻、生动地表达了兰花花的性格特征和情感特征。本文浅析作品《兰花花叙事曲》的演奏技巧,展示了它的表现力,旨在抛砖引玉,为二胡演奏爱好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弗朗兹.李斯特创作的钢琴独奏曲《梅菲斯特圆舞曲》,是其四首相同标题钢琴曲中最为璀璨夺目的一首。它充分发挥了钢琴宽广的音域、丰富的音色变化、强烈的力度对比等特点,完美地体现了钢琴音乐的交响性。此曲以高深的演奏技巧,为演奏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梅菲斯特圆舞曲》的写作背景、演奏诠释、技术难点的分析和研究,以帮助演奏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演奏这首作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四手联弹这一钢琴二重奏体裁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艾珺作为青年作曲家,于2005年创作了以"丝绸之路"为题材的四手联弹作品《丝路》。本文即是通过对《丝路》这一中国风格的钢琴重奏作品进行研究分析,进而阐述该作品的演奏技巧和演奏美学。希望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引下,读者能通过该文章不但对《丝路》的演奏技巧有一定的了解,且对丝绸之路这一璀璨文明的传承和创新有初步的认识。从而呼唤更多的演奏者关注中国风格的四手联弹作品。  相似文献   

20.
穆索尔斯基是俄罗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他的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成为钢琴组曲体裁的典型范例,作品创作独具风格,创作手法有着强烈的独特个性和典型的艺术风格,此曲在演奏上还有一定难度。《图画展览会》的演奏艺术为钢琴艺术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