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门德尔松是浪漫主义时期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的创作技巧独树一帜,特别是钢琴小品集《无词歌》,堪称钢琴作品经典之作。本文以《无词歌》中的第一首(Op.19 No.1)为研究对象,从曲式结构、和声、调性布局、织体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以达到对《无词歌》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更清晰的认识门德尔松钢琴小品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2.
门德尔松的钢琴小品集《无词歌》是浪漫主义标题性抒情钢琴小品的代表作。《春之歌》是门德尔松《无词歌》中最脍炙人口的一首,他以简洁的音乐语言、淳朴的和声、严谨的曲式结构、背景性的流动音型织体、如歌的旋律,描绘了春天来临,大地苏醒,春意盎然的美景。  相似文献   

3.
门德尔松,德国作曲家、指挥家、19世纪浪漫主义代表人物,其钢琴小品集《无词歌》前后创作有15年,是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产物。音乐内容侧重于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其音乐精致、典雅、清新,常以主观感受为主,发展极为灵活和自然,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无词歌》的曲式规模不大,但表现形式多样,作曲家总是根据音乐内容的需要来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结构表现形式,从而极大地丰富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沉思》是门德尔松48首无词歌中的一首抒情小品,其结构、和声、旋律等特点都凸显了门德尔松无词歌的音乐特征。本文对《沉思》的旋律、曲式结构、和声、伴奏等方面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了乐曲中门德尔松无词歌的音乐特征,古典形式与浪漫精神的融合以及音乐创作上的独特构思和体现。  相似文献   

5.
在19世纪浪漫派作曲家中,德国的门德尔松无疑是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无词歌》的出现,不仅是门德尔松有别于其它作曲家创作的特殊标志,也奠定了门德尔松在钢琴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文章试图通过对《无词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性分析,进一步揭示门德尔松创作风格的形成及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6.
汤剑 《华章》2012,(33)
19世纪初,浪漫主义思潮在欧洲的影响不断扩大.音乐家们越来越不满足于传统的创作模式.他们需要开辟新的创作道路来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因此,产生了许多以钢琴音乐为主要创作题材的特性乐曲和标题小曲,这些题材更具有浪漫主义特征.无词歌就是代表性的一种体裁形式,而提到无词歌,就必然会让人想到门德尔松脍炙人口的《威尼斯船歌》.本文从《威尼斯船歌》入手对浪漫主义音乐特征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门德尔松的《无词歌》是具有歌唱性体裁的钢琴作品,它注重采用适合人声歌唱的旋律、音域以及速度,以其抒情的歌唱性为主要特点。在《无词歌》曲集中,每首乐曲主要以一种伴奏织体贯穿全曲,高声部如歌的旋律,伴有一个流动稍快的中声部,以及一个明确安静的低声线条这三个织体运动中常常有三个层次,成为《无词歌》曲式的又一特色。  相似文献   

8.
杨佩红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3):83-84,95
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体现了他具有画家一样的眼力和音乐家的敏感。特别是"无词歌"这种体裁是他的首创,体现了浪漫主义对器乐音乐声乐化的追求。通过代表作品向学生们展示作曲家的创作魅力,也通过作品使学生掌握并熟练运用钢琴演奏中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舒伯特的钢琴小品具有着很大的时代的意义,被称为"浪漫主义的开始"他的作品也具有很大的学习意义,为世人留下了很多不朽的作品,对于器乐演奏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舒伯特的钢琴小品亲切而自然,有着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本文主要以舒伯特的两组钢琴《即兴曲》为例进行分析,从而总结舒伯特钢琴小品曲式结构、转调手法、和声部分、音乐的组织等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0.
门德尔松的作品结合了古典主义的逻辑性与浪漫主义的幻想性,他善于将美妙的音乐纳入正规的古典曲式中,典雅、纯净;这首是他早期的作品,作者将大自然的美好与热爱用钢琴表达出来,通过对这首作品的仔细分析,能更好的理解门德尔松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初,一位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门德尔松诞生了。门德尔松是德国浪漫主义音乐教育家。在门德尔松的钢琴作之中,充满着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艺术特色,他将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作品不但具有着古典主义的严密逻辑性而且还具有着浪漫主义的丰富想象和幻想性,门德尔松不但建立的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他还创办了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为德国音乐艺术规范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分析门德尔松钢琴作品蕴含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2.
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集《无歌词》是其杰出之作,在门德尔松的《无歌词》之中用清新淡雅的音乐语言将之打造成为了精致细腻的作品.在文中主要就针对门德尔松的钢琴作品集《无歌词》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门德尔松是19世纪十分重要的浪漫派作曲家之一,他将古曲主义的传统和浪漫主义的志趣完美的结合在了他的作品中,使得他的作品总是赋有一种诗意的典雅。钢琴独奏《无诗歌》是一些精致的小品,柔媚之极,极像声乐作品一样,富有歌唱性。在和声方面,他既继承了古典主义的逻辑性,又在和声素材的使用及和声的序进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扩充,使和声的色彩和音乐的情绪更加丰富多彩,更加浪漫,极大的满足了作曲家个人情绪的宣泄。本文所分析的这首作品,虽在结构上十分短小,只有40个小节,但和声语言十分丰富,大量使用了诸如重属和弦的进行,还有那不勒斯和弦及少量的变和弦,使得整个作品的风格和情调都充满了浪漫和新鲜的色彩。本文将对本曲的和声进行细致的分析,来试着从中分析门德尔松的和声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门德尔松是德国犹太裔作曲家,是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被后人们誉为"抒情风景画大师"。他的作品以优雅、华丽、精致为特点。《随想回旋曲》体现了门德尔松古典主义时期的严谨与理性,同时又具有浪漫主义时期的抒情、幻想和随性。  相似文献   

15.
门德尔松《无词歌》作为一个小型器乐体裁为人们所喜爱,在48首作品中有几首创造性的使用了奏鸣曲式这一原本为大型器乐体裁常用的曲式结构形式。本论通过对其中四首作品的分析,以论证门德尔松作品中奏鸣曲式结构的"返祖"现象及其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6.
格里格是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杰出作曲家之一,其创作的《钢琴抒情小品》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浪漫主义色彩.通过从创作和演奏的多个角度对其作品54的第三首《侏儒进行曲》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李斯特是著名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和演奏家,他最重要的创作领域就是钢琴作品,他还首创了单乐章标题交响音乐体裁:交响诗。李斯特的创作具有很强的民族音乐特点,同时他的钢琴作品有很强的炫技性,因此本文以第六号《匈牙利狂想曲》为例,分析作品的技巧性。  相似文献   

18.
柴可夫斯基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他的钢琴套曲《四季》就是反映当时俄罗斯现实主义思想的典型作品。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通过对俄罗斯一年中十二个月的描绘,用音乐这一特殊的人类语言向人们展现了俄罗斯的自然风光和民族特征。本文通过对《六月——船歌》的钢琴演奏指导和曲式结构分析,从音乐形式美的角度来展示这首小品完美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19.
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是十九世纪中期德国著名的作曲家,欧洲浪漫主义乐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擅长将许多写景、写物、写情的小品连接成为套曲,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作品15号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它创作于1838年,目的是为了引起爱妻克拉拉对童年时代幸福的回忆。本文就以舒曼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中,第一首《异国和异国人民》以及第二首《奇异的故事》为例,分别从艺术特点、曲式结构和演奏提示三个方面来展现作者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20.
拉赫玛尼诺夫在1892年创作了他第一部钢琴独奏曲《幻想小品集》,这部作品包含五首风格迥异、形象鲜明的乐曲,其中第四首《小丑》以其强烈的形象对比、优美的歌唱性旋律为大众喜爱.本文以拉赫玛尼诺夫《幻想小品集》Op.3?NO.4《小丑》为研究对象,对其曲式结构、旋律发展、调性与和声等方面进行音乐分析,以求深入体会拉赫玛尼诺夫的作曲风格和音乐内涵,从而更加详细地了解到俄罗斯浪漫主义晚期的民族乐派的音乐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