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李白与酒     
李白与酒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李白饮酒当然不同于俗人为纵情享乐而饮,也不能单纯理解为自我麻醉和逃避现实而饮,而是与其基本生活情趣、人格、世界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他那狂饮痛醉后的诗句里,使我们领悟到别具一格的人生滋味。  相似文献   

2.
读诗的人大概没有不读李白的,读李白大概没有不知道《将进酒》的,李白为什么要喝酒呢?且是烹牛宰羊,一饮三百杯地喝,把五花马、千金裘拿出换美酒喝。他回答了:“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这“万古愁”愁的是什么呢?这首诗开篇就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  相似文献   

3.
读诗的人大概没有不读李白的,读李白大概没有不知道《将进酒》的,李白为什么要喝酒呢?且是烹牛宰羊,一饮三百杯地喝,把五花马、千金裘拿出换美酒喝。他回答了:“与尔同销万古愁。”李白这“万古愁”愁的是什么呢?这首诗开篇就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王文平 《初中生》2002,(34):21-22
关于李白的死,历史上基本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以疾卒”。此说最早见于李阳冰为李白写的《草堂集序》,后来的碑碣著述多沿用这种说法。据后人分析,李白的死,可能与他大量饮酒有关。李白到了晚年,除写诗外,惟一的嗜好便是饮  相似文献   

5.
李白与月     
李白是诗仙,更是伟大的月光诗仙.有学者根据<全唐诗>统计,李白近千首诗中涉及到月亮的就有400多首,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336次,也就是说,李白每写三首诗,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可见,李白对月的热爱.传说他的死也是因为满怀诗意地捉月而坠江.历代李白图画中,关于李白捉月、泛月、玩月、问月者,与关于李白醉饮、扶醉、醉归、醉卧者一样繁多,一样得诗仙之神采.……  相似文献   

6.
<正>“将进酒,杯莫停”“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所以终日醉,颓然卧前楹”“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唐伯虎曾说“李白能诗复能酒”,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也写到“李白一斗诗百篇”。李白不仅是诗仙,更是酒仙,在写给妻子的《赠内》中,  相似文献   

7.
<中国李白研究>2000年集载吕华明先生<李白〈为宋中丞自荐表〉写作时间考辨>一文,吕文提出了<为宋中丞自荐表>作乾元三年二三月的新说法.本文就此进行探索,认为此表当作于至德二载八月崔涣,罢相离任江南巡抚以后旋接宋若思以御史中丞领江南西道采访使兼宣城太守任上李白"陪宋中丞武昌夜饮"之前的八、九月间.本文还就<李白〈为宋中丞自荐表〉写作时间考辨>所涉及李白几首诗的作年亦提出不同看法,从而作为否定<为宋中丞自荐表>作于乾元三年二三月间的旁证.  相似文献   

8.
郝良善 《快乐阅读》2011,(24):122-123
比李白小十一岁的杜甫在公元744年初夏与李白在洛阳相识,二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后,李白、杜甫结伴而行,渡过黄河,赴王屋山拜访道士华盖君。可惜的是华盖君已死,二人未能如愿,折回梁园(今开封市城区东南一带),与流寓到梁园的大诗人高适一起,在梁园豪饮高歌,畋猎作诗,怀古论今,继师旷之后在古吹台又一次续写了一段佳话。至今开封市禹王台公园还记录着他们的事迹。这一年秋后,三人同游宋中(今河南商丘),李白、杜甫北上  相似文献   

9.
杨倩 《初中生必读》2023,(10):34-37
<正>蜀江畔,一位青云当衣、白霓作裳的男子,仰首饮尽碗底的最后一口浊酒,提着龙泉宝剑登上船,从此开启云游四方的生活……一、走近李白李白的祖籍是个谜,最靠谱的说法是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四川江油)青莲乡,因此李白号“青莲居士”。  相似文献   

10.
自信、天真、狂傲、仗义是李白性格的主要特征 ,而性格又表现为某种气质 ,李白的诗人气质主要体现于自信、天真、狂傲和仗义。李白的气质造就了他的诗仙地位 ,同时李白的气质也导致了他政治上的失败。作为诗人 ,李白登上了一个时代的高峰 ;参与政治 ,李白每每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相似文献   

11.
李白在河南     
李白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多次游历河南。关于李白的思想,我们认为用入世和出世相互矛盾、交互消长可概而括之。这种思想矛盾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开元、天宝两个阶段:开元中李白入世思想较浓,出世思想较淡;天宝中李白出世思想较浓,入世思想较淡。而李白在河南的生活,恰好为李白两个思想阶段的高峰期。因此,认识、研究李白在河南的生活,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与酒     
<正>酒与诗,有一定的"姻缘"。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诗仙"李白相似,酷爱饮酒,也写下了许多咏酒的名篇佳句。白居易的诗风深入浅出,以平易通俗著称。他的善饮,在笔记《胜饮录》中有记载:"乐天历仕,皆以醉为号,为河南尹曰‘醉尹’,谪江州司马曰‘醉司马’,及为太傅曰‘醉傅’,而总曰‘醉吟先生’,‘有我家粟里之高情,无竹林诗人之狂态’。"  相似文献   

13.
庄子和李白的世界观与处世态度有很大的不同,庄子展现的是一个愤世、超世的逃尘隐士形象,李白则是一位恋世、入世的社会角色;庄子以哲学的思辩表现自我,李白以文学的形象突出自我;庄子是极端超俗精神的代表,李白则是多种文化精神的整合;庄子的浪漫有着浓厚的荒诞虚无、汪洋恣肆的原创性色彩,李白的浪漫则表现为豪情奇想、朗丽清新的继发性特征。庄子为中国士人昭示了一条与现实的决裂之路,李白则为中国士人提供了一种理想人格类型。庄子与李白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14.
李白是我国唐代一位炳耀千秋的伟大诗人,他不仅写诗才思敏捷,倚马千言,饮酒也痛快淋漓,一饮千盅。因而他赢得了“诗仙”和“酒仙”的美称。杜甫评价他的诗和酒是:“李白一斗诗百篇”(《饮中八仙歌》),“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不见》)。李白爱饮酒,又爱在酒后作诗。他的相当数量的饮酒诗就是这样产生的。李白的饮酒诗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是很复杂的。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种思想:(1)追求精神和个  相似文献   

15.
唐代诗人中,李白与贺知章的友谊历来成为人们的美谈,他们常常在一起喝酒赋诗,互相唱和。“金龟换酒”这段文坛佳话更是人们所熟悉的。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把他们说成饮中之仙。世人也认为他们是诗酒之交。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李白与贺知章的关系非一般诗洒之交。我虽然没有置身酒楼的帘儿底下,窃听过他们的谈话,但据我个人分析,他们的友谊除诗酒之外还有更深的思想基  相似文献   

16.
《李白资料汇编》的问世,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李白在后世的接受与影响提供了较为全面而珍贵的资料,然而仍有遗珠之憾。对其进行补遗,对于全面了解和研究李白在后世的接受与影响,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补遗,应注重以下几点:注重搜集后世化用杜甫寄赠李白诗句的资料,继续注重搜集与李白有关的文学或文化现象资料,注重搜集别集中诗文题目不含李白词语意象而诗文中却又涉及李白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今生有酒     
构思独特,以“酒”为经纬,编织材料。结句“小二,拿酒来”写出了有立体感的李白!但是,首段中的“与风月为友,伴酒长眠”只需留下后四字;第四自然段中的“人生苦短,得意须尽欢啊”中的“欢”宜改为“饮”——进一步突出“酒”。  相似文献   

18.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这杜甫《饮中八仙歌》中对诗仙李白的描述,狂放不羁,不阿权贵。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先祖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早年迁徙到西域,李白出生在中亚碎叶(今前苏联托克马克)。他5岁时随父迁到四川,26岁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湘、鄂、鲁等地。此间,他学仙访道,饮酒赋诗;结交文友。他的狂放性格和天  相似文献   

19.
伟大诗人李白与杜甫在思想和诗歌创作上有许多相同之处:他们都有建功立业的远大的政治抱负,都希望国家强盛,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他们的诗歌都充满了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歌颂祖国的壮丽河山,关心国家的命运.同情人民的疾苦、揭露祸国殃民的黑暗腐朽势力,歌颂正义战争,反对不义之战……,这是李白与杜甫的共性.另一方面,李白与杜甫又有许多不同之处,也就是说他们各有其独特的个性.李白的思想比较杂,融合了儒、道、释等各种思想,而杜甫恪守儒家思想;李白狂放不羁,叛逆性格很明显,而杜甫忠君思想较为突出;在创作方法上李白主要是浪漫主义,而杜甫主要是现实主义…….关于李白杜甫之异同比较,已有不少学者,作过深入的论述,本文着重探讨李杜异  相似文献   

20.
<正>参加诗歌研讨班,听讲座,听出一个有趣的问题:李白为什么一辈子都不见王维?问题反过来也成立:王维为什么一辈子也不去见见李白?如果掰开了说,李白和杜甫关系很好,李白与贺知章关系很好,李白与孟浩然关系很好,孟浩然与王维关系很好,那么李白与王维关系怎么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