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世纪的浪潮中,编导者们开始对杂技技巧之外的文化意义和叙事功能进行挖掘和展现,那么,如何让观众感受到杂技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让技、艺与美更高层次地结合,就是一个杂技编导的核心工作。一个完整的杂技艺术作品,好比植物一样具有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作为编导,我把作品创作过程比作对一棵植物的精心栽培过程,根、茎、叶、花好比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
中国杂技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众多灿烂文化中的隗宝。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少人从事杂技这一行业,观众接触杂技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为了弘扬杂技艺术,让这一艺术更加亲民,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尝试以让观众体验的形式,把观众清进来,从今年6月份开始,推出以小家庭观众为主体,逢周六在本剧院小剧场轮流上演优秀杂技剧《英雄小子》和精品节目的演出活动。  相似文献   

3.
创作与训练     
一、创新与构思 不论哪门艺术,想要适应现代人的欣赏要求,就要不断创新。杂技这门艺术在我国已有三千年的发展历史了,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杂技前辈们的创新与发展,中国杂技不仅在国际赛场上荣获一块又一块的奖牌。还代表着中华文化艺术出访世界很多国家,让世界观众了解了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杂技人,想要继承和发展杂技艺术,用杂技艺术的肢体语言向世界观众展现了中华民族欣欣向荣的精神,就是要不断创新,成功创新。  相似文献   

4.
杂技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门类。然而,曾几何时,由于其节目内容和表演形式雷同、陈旧,使得观众逐渐失去了对她欣赏的新鲜感。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古老的杂技艺术也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尤其在人们业余文化生活呈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杂技艺术表演团体要发展这门艺术,要想在演出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在创新上下功夫。以下是笔者多年来在主持国有杂技艺术表演团体工作的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5.
(获第九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八次理论作品奖银奖)四、杂技剧的创作思维具有东西方文化叠印的魅力中国杂技艺术以活跃的创新思维、勇于探索的艺术精神,创造了一大批在国际国内屡获殊荣、具有极高艺术含量和观赏价值的作品。《时空之旅》则更是集中了中国杂技节目的经典表演,塑造出梦幻的奇异舞台,引领观众穿越中国杂技的探险历程,力破重重关阻,而带领观众进入杂技艺术  相似文献   

6.
中国杂技有着三千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后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较早地走向世界。中国杂技艺术家利用编导、音乐、服装、舞美、灯光以及融合其他艺术等手段,丰富了杂技艺术的文化含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今后杂技又当如何与时俱进,还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复合杂技的盛宴——评大型杂技剧《敦煌神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段时间以来,在兰州,甘肃省杂技团创作演出的杂技剧《敦煌神女》成为广大观众热烈议论的话题。杂技剧对于兰州观众来说是陌生而新鲜的,《敦煌神女》以杂技艺术为载体.以戏剧情节贯穿始终,融合多种艺术元素.让人们看到了一台风貌全新的具有敦煌文化特色的原创杂技剧。  相似文献   

8.
所谓差异化的杂技艺术产品,是指其在特色、内容、形式、道具、表现等各个方面具有独创性和独特性的作品。在当前文化“走出去”战略深入实施、杂技艺术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形势下,同质化的杂技艺术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观众多层次、多样性需要。突破传统杂技仅靠发展高难技艺不够、打造差异化的杂技艺术产品,已然成为推动文化“走出去”的迫切需要。黑龙江省杂技团在传统杂技的基础上,结合花样滑冰以及冰舞、冰上芭蕾等艺术,创新打造了冰上杂技艺术产品,冰上杂技将为“文化走出去”提供“成功模板”。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广义的杂技包含四个方面的艺术品种,即技艺、马戏、魔术和滑稽。这四个艺术品种各以鲜明独特的个性彰显着自身的风姿,构成了杂技艺术的整体恢宏和绮丽。滑稽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在古埃及国的历史中,就有一位矮小的小丑在宫廷内给法老王表演的记载。在中国,有记载的滑稽表演也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国语》中就有“侏儒扶卢”的描写,即身材矮小的人用滑稽动作爬杆,以营造一种喜剧效果,博取观众一笑。干百年来,滑稽一直作为杂技艺术的重要组成,成为了杂技观众的开心果。  相似文献   

10.
一、创新与构思不论哪门艺术,想要适应现代人的欣赏要求,就要不断创新。杂技这门艺术在我国已有三千年的发展历史了,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杂技前辈们的创新与发展,中国杂技不仅在国际赛场上荣获一块又一块的奖牌。还代表着中华文化艺术出访世界很多国家,让世界观众了解了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杂技人,想要继承和发展杂技艺术,用杂技艺术的  相似文献   

11.
自贡市杂技团的创作理念是要改变观众对杂技的传统印象。新时代的杂技不仅要“炫技”,还要主动从“技艺文化”向“内容文化”转变,在作品立意、思想表达、编排技法、呈现手段等多方面都要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为此,我们在创作中逐步形成了统筹、探索、总结“三步曲”,以期不断提升杂技团的表演水平和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12.
杂技艺术,古已有之。早的概念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故一般称谓杂戏或百戏。今日的杂技艺术就是在不断借鉴和吸取各艺术门类的表演程式和技巧中发展成型的。杂技艺术对既有艺术的借鉴、吸取,最终是通过创新编导而体现。在几千年的艺术进程里,一代代杂技工作者努力探索、借鉴、吸收磨合,终于形成了不同于其他艺术类型(像戏曲、舞蹈等)的独特的艺术风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文化艺术专业表演的一部分,如何经营杂技演出,繁荣杂技,扩大国内外演出市场,适应社会的需求,市场的需求,观众的需求和未来的需求,是我们杂技工作者需要进一步探讨和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我国杂技艺术有着3000年的发展历史,扎根灿烂的中华文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雅俗共赏,是深受国内外观众喜爱的艺术门类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杂技艺术从撂地表演走上了剧场舞台、从单一的技巧展示到如今的表演形式多样化,不断的借鉴、汲取其他艺术门类所长,让现代杂技逐渐发展为以技巧为核心、利用各种艺术手段、融合多种艺术风格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u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2周年,配合中国文联和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设立的“中国文艺志愿者服务日”的活动,湖南省杂技家协会、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锦绣潇湘文化创业产业园于5月26日在长沙河西《芙蓉国》剧场,联合主办了“惠民、为民、乐民”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芙蓉国里》惠民演出专场。为扩大此次活动的影响力和辐射面,我协会提前通过湖南省杂技艺术剧院公共微信平台发布了演出预告,当天晚上,观众席座无虚席。晚会将沙画、女书等湖南文化符号与杂技有机结合,在音乐、服饰、舞蹈、背景的选择上都凸显了浓郁的湖湘特色,演员们近乎完美的演出让观众在短短的一个小时里,从远古洪荒时代穿越千年来到繁华现代大都市,丰富的美的意像使许多观众看后非常激动,连声赞叹,表示完全颠覆了心目中对杂技的看法,没有想到杂技也可以这么有浓郁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四川杂技在上世纪50年间,崛起于西南一隅,活跃于国内外的舞台,可以说在四川杂技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进入21世纪的四川杂技与全国的情形差不多。一方面是技巧的不断创新、艺术含量的不断提高,使杂技在观赏性和“综艺”化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舞台杂技也从单一的节目发展到出现主题晚会、情景剧、杂技剧的时代。杂技本身的艺术创新取得了新的成果,极大地满足了杂技观众审美的多元需求。这是新世纪之初杂技景象令人惊喜的地方。另一方面是喜中有忧,  相似文献   

17.
正杂技作为一门雅俗共赏的表演艺术,其发展趋势已然趋向于多元化。杂技创新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将现代杂技推向更加广阔的国际舞台,让更多观众欣赏到中国当代杂技的表演艺术。杂技表演艺术的本质内容是技巧,从"技"到"艺"不仅是演员完整地展现技巧,更需要用创造性的故事实现从绚丽技巧到独特艺术形象的过渡。在惊险绝妙、跌宕起伏之外还要给观众碰撞心灵的感受。因此,杂技需要改革和创新,在观众审美需求不断提高的今天,杂技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只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技巧与节目编排中,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时代的进步,杂技节目不再一味追求技巧的高难,而更偏重综合审美效果。这一观念的转变,为杂技艺术的发展拓展了更为广泛的空间..将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与杂技融合一体,成为杂技创作演出中屡试不爽的通途,许多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杂技节目受到观众喜爱,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竞相绽放的奇葩。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杂技是一门古老又创新的艺术,传承和发展是杂技艺术生命力的根源。当前,我国的杂技艺术正处在突飞猛进、高速向前的发展阶段,杂技艺术的发展变革需要我们不断推陈出新,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观众观赏水平的提高、艺术表演市场的繁荣、表演竞争的激烈需要我们提供更丰富多样、更与时俱进的杂技表演。  相似文献   

20.
说到风靡全球的美国动画片《猫和老鼠》,想必人们都会不陌生,这个机灵鼠与憨笨猫的故事,堪与米老鼠和唐老鸭的故事相媲美,让人从中感受到久违的天真和快乐。那么,您能想象出用少儿杂技艺术形式来演绎《猫和老鼠》的故事吗?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和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发挥各自的优势,强强联手共同打造杂技儿童剧《憨憨猫皮皮鼠》,就会让观众感受到另外一种意境,用猫与鼠的故事抒写杂技的惊险、风趣、幽默、唯美,表现形式和风格有其独到之处,其中不仅吴桥杂技的招式和造型在剧中随处可见,而且还深藏着诸多沧州武术的元素。这部杂技儿童剧的排练活动已于6月初在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