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危琼 《新闻世界》2010,(9):112-114
大众媒介具有建构事物和塑造形象的特殊功能。现实生活中的客体经其"过滤"报道和"框架"叙述,最终成为具有某些主观性质的"媒介形象"。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报纸对"剩女"这一特殊群体的报道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其在报纸形象塑造过程中的问题,以期还原"剩女"一个真实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2.
"剩女"如今已成为时尚流行的热点名词,成为大众谈论家庭、性别、婚姻的焦点话题。本文运用大众传播学框架分析理论,选取了中国三份不同都市类报纸中剩女报道为样本,对其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分析中国三份都市类晚报对"剩女"这一群体的形象建构。  相似文献   

3.
马丽敏 《东南传播》2011,(9):103-104
当下关于“剩女”题材的五部热播电视剧对“剩女”这一群体形象的定位和塑造存在偏差。“剩女”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还是人们的主观判断,是否已成为实质性的社会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的论证。笔者认为,“剩女”的出现是通过社会反映而界定出来的概念,是社会给这一群体贴标签的结果,媒介和大众应该客观正确对待这一群体,理解并尊重她们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4.
《新闻界》2017,(11):27-34
本文以新浪网2011-2015年"剩女"报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揭示"剩女"媒介形象的呈现内容,并通过"剩女"媒介形象与其社会形象的对比分析,阐明"剩女"媒介形象的本质。研究发现,"剩女"媒介形象存在"婚姻理性主义者"和"急嫁主义者"两种基本模式,媒体报道总体上较为客观,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剩女"群体的真实形象,是对"剩女"媒介形象的呈现性建构,并不是对"剩女"的污名化建构。由此可见,研究者运用批判性理论框架之时,应当从事实材料和科学分析出发,避免预设立场的陷阱,致使结论背离实际。  相似文献   

5.
江宇  韦娜  王莉 《青年记者》2013,(26):22-23
近年,数量逐渐增长的大龄未婚群体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中人们普遍谈论的话题。"剩男""剩女"等词汇频频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大众媒介通过有目的的选材以及内容构建,使"剩男""剩女"以不同于社会真实的面孔展现在受众面前,造成社会对大龄未婚群体的误读。大众媒介中对大龄未婚人群的报道情况如何?存在哪些偏差成见?本研究采用新浪爱问搜索引擎搜索"剩女"新闻的方式获取关于"剩女"报道的媒体文本。查询关键词为"剩女"并剔除"剩男",位置为"新闻频道"、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的进步历史是一部媒介的发展史。随着人类在社会生产力方面的不断进步,作为人类信息传播主要渠道的媒介也在不断变化。2005年"报纸即将消失"的观点在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其《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一书中第一次被提出,"报纸消亡论"自此成为媒介业热议的话题之一。2013年,《华盛顿邮报》易主亚马逊,使得"报纸消亡论"再一次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赵娜 《今传媒》2013,(2):37-38
本文以新华网为例,运用传播学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来研究新华网对"临时工"这一群体的媒介形象建构。笔者通过详细的资料收集和定量分析,得出:新华网在一定意义上对临时工媒介形象的建构起到积极作用,关注群体态势、号召人文关怀;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偏离,造成了一种非"常态化"的临时工媒介形象。最后,笔者就如何重建临时工媒介形象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8.
沈莲莲  楼文高 《新闻世界》2011,(10):167-168
本文以三份上海城市报纸2009年3月1日至2011年8月28日共两年半时间内有关"富二代"的报道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表明:作为大众媒介的城市报纸所构建的拟态环境,对公众对于"富二代"群体形象负面认知的构建具有重要影响。论文对城市报纸如何更好的发挥其传播功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李媛 《报刊之友》2011,(4):59-60
这个世界,有这么一小撮人,打开报纸,撰写的是他们的消息,打开电视,报道的是他们的消息,街头巷尾,议论的是他们的消息,仿佛世界是为他们准备的,他们仿佛能够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一小撮人,开始步入而立之年,这一小撮人,就是当今社会褒贬不一的"80后"。本文以媒介对"80后"现象的讨论为基础,分析"80后"在媒介评论中的定位及其变化,并认为唯有在一个反复认知的过程中,才能完整地对"80后"群体形象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10.
郭金明  胡月 《新闻世界》2011,(7):180-181
本文对"媒介性格"这一概念加以界定,提出了"一方水土养一方媒介、城市文化在媒介性格形成中起影响和参与塑造的作用"的猜想,并选取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座城市中的报纸和电视媒体为样本进行分析,对城市文化与媒介性格之间的关系做出解读,并总结出城市文化对媒介性格影响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1.
魏曦英 《东南传播》2011,(1):134-136
媒介融合情境下,报纸、网站联姻,打造"融"媒介,目的在于探寻报纸的数字化生存的可行性模式。报纸网站,如何发展?传统纸媒有数百年的采编经验和新闻生产模式,新兴的商业门户网站内容模式已然成熟,这些都为报纸网站发展提供了可宝贵的经验。但是如果缺乏适应"融"媒介的"融"思维,未能跳出思维的定势,打破旧有的格局和模式,报纸网站仍将处于发展停滞、影响力小、可有可无的尴尬状态。  相似文献   

12.
刘华 《新闻世界》2015,(1):52-53
新媒介环境媒介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中,"报纸消亡论"被提出并一度甚嚣尘上。本文以媒介"小生境"理论为视角,结合"碎片化"阅读带来的启示,考量报纸的发展前景,认为报纸符合媒介进化"小生境"理论,且在进化实践中不断吸收新媒介技术能量继续推进报纸"碎片化"阅读,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13.
"报纸是作为社会舆论的纸币流通的。"15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这样为媒介定性,意即报纸不光是一张"纸",而是可以当"币"使用的。“纸币”一说,不仅深刻揭示了媒介不可替代的影响力,而且指明了决定影响力的要因——新闻质量。没有含金量的“纸币”。不过是一沓废纸。  相似文献   

14.
王源 《大观周刊》2011,(17):33-34
在媒介化社会,“媒介形像”是认识外部世界的重要桥梁、渠道和参照。现实生活中的客体经其“过滤”报道和“框架”叙述,最终成为具有某些主观性质的“媒介形象”。本文试图通过考察报纸对“女博士”这一群体的报道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其在报纸形象建构过程中的问题,以期还原“女博士”一个真实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5.
张雯谦  杨惠林 《新闻世界》2011,(5):188-189,218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报纸中有关"富二代"的新闻报道进行系统的、定量的分析,从而得出大众媒介在"富二代"问题上的关注点以及所持有的评价倾向;其次,针对大众媒介的普遍认识和看法,通过分析具有典型性新闻报道得出"富二代"媒介形象的特点,以证明媒介对"富二代"的认识评价是不尽全面和有失公允的。  相似文献   

16.
方玲  罗婧 《青年记者》2012,(15):31-32
本研究在以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和日常生活的观察中发现,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这些媒介中,电视媒介的普及率在老年人群体中最高,并且老年人对不同类型的电视节目有着不同的需求偏好. 研究选取老年人群体的原因 1.老年人各个媒介接触率分析 比较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在老年人中的接触率,以前有学者做过一份对老年人接触各个不同媒介的偏好的调查.  相似文献   

17.
吕睿 《新闻通讯》2013,(3):23-25
本文在梳理、划分报纸形态演进历程的基础上,从"媒介进化论"的视角出发,运用媒介环境学和媒介地理学的相关理论,论证报纸形态的演进并不完全是回应新媒体技术和市场变革的被动应对过程,而是在"生成——批判——传播"基础上,不断确立自身新的文化话语体系和占领新时空权力的内在驱动下的变革。本文从技术动因、文化动因和控制力动因三个层面揭示了报纸形态演进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刘婷  郑娅丽 《新闻世界》2011,(4):139-140
国庆阅兵作为盛大的庆典仪式,两岸三地网站对这一"媒介事件"进行了报道,构成了"媒介仪式"。本文选取三家网站——人民网、凤凰网、东森新闻网,分析其如何通过"媒介仪式"来进行叙事。重点对两岸三地三家网站阅兵典礼报道的呈现内容、表现方式、传播模式及理念进行分析,并指出失当与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成都地区的抽样调查数据,探讨了受众对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在不同新闻内容上的媒介依赖情况.研究发现,网络已经与报纸、电视一起成为受众的三大媒介依赖渠道,特别是网络在财经证券类新闻上已经超越电视和报纸成为了最大的依赖渠道;新媒介的手机已经确立了自身的媒介地位,媒介依赖程度全面超过广播;新媒介与传统媒介在依赖群体的构成上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不同,新媒介的依赖群体呈年轻化和高学历化,传统媒介则相反;虽然传统媒介的报纸、电视在本地新闻等方面还有优势,但构成群体与新媒介相比则已经呈现出明显不利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0.
报纸面向的群体是人民大众,因此要报道人民大众的生存状态,关注人民的生活。报纸处于社会舆论的前沿,在当前社会对民生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报纸应当发挥媒介的作用,体现社会公众福祉,表现出人文关怀。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析如何在报纸编辑流程中体现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