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正>2022年10月31日,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托举梦天实验舱升空。梦天实验舱全长17.88米,直径4.2米,由工作舱、资源舱、货物气闸舱和载荷舱组成,可为航天员提供超过32立方米的工作与活动空间。作为中国空间站第二个科学实验舱及国家太空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梦天实验舱与此前抵达空间站并进入工作状态的问天实验舱长得很像,但又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正>2022年底伴随着梦天实验舱的成功就位,中国空间站的T字基本构型正式建成。作为我国太空城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问天实验舱在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很多先进技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问天实验舱和它身上的那些高科技。比天和核心舱更高、更大、更重的“大块头”从外观上来看问天实验舱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块头”,它的身高17.9米,有6层楼那么高,发射重量23吨,相当于10多辆汽车摞在一起。问天实验舱庞大的身体让它一举成为全世界现役在轨最长最重的单体航天器。从结构上看,这个“大块头”的身体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相似文献   

3.
<正>1.“踔厉奋发”的“踔”误读为zhuō2022年,“踔厉奋发”频频出现于文件报告、新闻媒体、宣传横幅中。“踔厉奋发”的“踔”常被误读为zhuō,正确的读法是chuō。“踔”有跳跃、疾行等义,引申指超越、远胜的样子。“厉”指振奋。“踔厉”形容精神振奋。2.“天和核心舱”误为“天河核心舱”2022年7月和11月,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先后完成与天和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形成“T”字基本构型,天宫空间站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4.
<正>同学们,你们知道吗?52年前,我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一曲《东方红》响彻寰宇,宣告我国从此进入太空时代。2022年,我国完成了载人航天空间站工程6次重大发射任务,包括天舟四号和天舟五号两次货运飞船、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次载人飞船,以及问天实验舱I、梦天实验舱II的发射,我们在地球上仰望星空的同时,距离地球400公里的太空上,中国空间站和人造卫星正在轨运行,进行着太空研究和各种实验。  相似文献   

5.
李中平 《教学考试》2024,(22):58-59
<正>【原创试题】中国空间站是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组成。我国载荷专家桂海潮在“问天”实验舱做如下载荷实验: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中,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位于竖直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AB,与半径为R的圆形绝缘轨道底部相通,圆形轨道上部有一缺口CDE,D点为圆形最高点,∠COD=∠DOE=30°,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金属小球1自光滑绝缘轨道AB上某点静止下滑,  相似文献   

6.
<正>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交会对接,叩开了中国空间站时代的大门。两名航天员在太空要工作和生活一个月的时间。在天宫二号上,他们过得怎样?在微重力的环境下,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地面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宜居的环境天宫二号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  相似文献   

7.
①经过"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的完美飞行和试验,我国航天人努力朝着 "天宫"空间站的目标前进."天宫"空间站是一座组合式空间站,计划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巡天"太空天文台、"神舟号"飞船和"天舟"货运飞船等组成.空间站呈"T"字形, 2段实验舱分别连接在核心舱的左右两端."天舟"货运飞船、"神舟"载人飞船分别对接于核心舱前后两端.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师》2011,(10):54-54
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长约9米、最大直径3.35米、重量约8.5吨,采用两舱结构,分别是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本体分为前锥段、圆柱段和后锥段;密封的前锥段和柱段为航天员短期驻留提供了在轨生活工作空间,可容纳3名  相似文献   

9.
新知     
周若愚整理 《考试》2011,(11):29-31
天上宫阙将成真 “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的航天实力又前进了一步。许多人将天宫一号当作空间站,其实不然,它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确切说法是“载人空间实验平台”,或被称作“空间实验室”,并不是空间站。  相似文献   

10.
太空行走又叫“舱外活动”,是宇航员在舱外为完成一些特殊任务而进行的操作。2002年3月,宇航员们在5天时间里完成了创纪录的5次太空行走,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更换了老化的中央控制器,可以说是做了一次漂亮的“换心手术”。  相似文献   

11.
1981年4月12日,美国航天飞机开始载人飞行,到1997年4月,5架航天飞机先后飞行83次,400多人次上天飞行。除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外,还施放、修理和回收各类卫星几十颗,它还将承担“阿尔法”国际空间站的主要运送与轨道组装任务。1986年2月20日,前苏联发射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后为俄罗斯继承),“和平”号空间站有6个对接口,先后对接了“量子”号天体物理舱、“量子2”号设备舱、“晶体”号材料工艺实验舱、“光谱”号遥感舱和“自然”号地球观测舱。到1997年4月为止,“和平”号空间站先后接待27艘“联盟”型载人飞船,另有4架次航…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圆满完成"三步走"发展战略前两步的任务目标,并掌握了载人航天三大基本技术:天地往返、空间出舱和空间交会对接。自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具备了建造空间站的能力,中国空间站顺利拿到了通往太空的通行证。"天宫"空间站主体由1个核心舱、2个实验舱组成,呈T字形的构型,总重量达60吨,还配有为空间站进行乘员运输的"神舟"载人飞船和为空间站进行货物补给的"天舟"货运飞船。此外,还有1个与空间站共轨飞行的光学舱。  相似文献   

13.
2004年9月8日,美国宇航局动用直升飞机拦截“起源”号返回舱的计划宣告失败。由于返回舱的降落伞未能打开,致使该舱坠入在美国犹他州的沙漠里。这一失误,已造成舱中太阳粒子“采集板”损坏,给“起源”号探测太空的使命蒙上了阴影。2001年8月8日,美国的“起源”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并进入太空预定轨道。它的任务是从遥远的天际收集微量太阳物质并带回地球,为科学家提供关于太阳和太阳系形成的信息,从中分析太阳的组成成分,寻找行星诞生的线索。这也是将其命名为“起源”号的原因所在。航天科技人员从“起源”号的使命出发,研制了太阳物质采样装…  相似文献   

14.
李玮 《科技文萃》2001,(3):79-81
“神舟二号”飞船的三个舱段的各个角落,几乎都安装了大大小小的科学实验设备,返回舱 里15件,轨道舱有12件,附加段有37件。这些由64件仪器设备组成的有效载荷,都是第一次 上天的正式产品,简直就是“太空实验舱”。 这些仪器设备各有各的用途。有进行空间材料科学试验的多工位空间晶体生长炉和空间晶体 生长观察装置;有进行空间生命科学试验的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和空间通用生物培养箱;有 进行空间天文观测的太阳和宇宙天体高能辐射监测仪,包括超软X射线探测器、X射线探测器 和γ射线探测器;有进行空间环境探测的大气成份探测器、大气密度探测器和固体径迹探测 器;有有效载荷公用系统,还有微重力测量仪等。科学家将通过这些设备进行材料科学、生 命科学、空间天文、环境监测等试验任务。这些任务以中国科学院为主,由全国50多个科研 院所和大学承担。 太空“百宝箱”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搭载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长征二号F T2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图1),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备份产品的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米,重8.6吨。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设计在轨寿命不小于2年,  相似文献   

16.
1998年11月20日,北京时间14时40分,莫斯科时间9时40分,“阿尔法”空间站(即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曙光”号货运舱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由俄罗斯“质子—K”号火箭顺利发射升空。至此,太空竞争对手相互合作的新时代阔步到来,人类发展空间科学技术,探索未来星际和太空秘密的历史,将翻开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7.
10月19日下午,全国少工委、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共同组织的“飞上太空的心愿”——迎接神舟六号搭载少先队员太空画仪式在中国北京航天城“神舟六号”搭载物品开舱仪式后隆重举行。少先队员们用绘画作品从祝愿世界和平、企盼祖国统一、倡导环境保护、建设和谐社会、全国各民族大团结、关爱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北京2008奥运会、热爱科学勇攀高峰、未来的人类与太空、少年儿童“手拉手”等方面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相似文献   

18.
枯林,死海,焦土,荒漠……我凝视着刚刚完成的油画深深叹了口气。——地球最终毁灭了,如噩梦一般突如其来。窗外,无数的宇宙空间站正在漫无目的地飘荡——从今天起移民计划正式开始,一切工作都井然有序,好像是因为早有预料而特意排练过一样。"注意!太空梭已经与太空实验室对接成功,请从登入舱进入。"忽然响起的警报使我回过神来。这个太空实验室是移民计划的核心部分,所用的信  相似文献   

19.
“和平”号如夏花般灿烂而生,若秋叶般静美而死。悠悠15载梭行太空,“和平”号英名长留青史。雏形初现 1971年4月,前苏联“礼炮”号空间站发射升空。发射升空 1986年2月20日,“和平”号主舱终于被成功送入近地轨道。  相似文献   

20.
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第一个基础构件———俄罗斯“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升空,揭开了空间站的太空建设序幕。3年多来,俄美等国先后将“星辰号服务舱、“团结号节点舱和“命运号实验舱等送上轨道,这些舱体互相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国际空间站的雏形。前不久,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圆满完成了在国际空间站外安装首根横梁的任务。这根“横梁的架起,标志着国际空间站已开始进入全面组装阶段。作为人类进行科学前沿研究的太空据点,国际空间站在人类的科学研究中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