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学思考:为了研究本节课,笔者从网上下载了70多篇1994年以来公开发表的关于本内容的设计与实录等,一一仔细阅读,发现本内容大致有以下两种上法:一是先上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再上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共计2课时;二是先上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再上加法和乘法结合律,共计也是2课时。两种上法均是先研究加法,而后研究乘法。比较了人教版、苏教版、浙教版、西师版、北师大版等教材,发现教材上也大都是按照如此顺序编排,唯独北师大版是先探究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后,再让学  相似文献   

2.
教学思考: 为了研究本节课,笔者从网上下载了70多篇1994年以来公开发表的关于本内容的设计与实录等,一一仔细阅读,发现本内容大致有以下两种上法:一是先上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再上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共计2课时:二是先上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再上加法和乘法结合律。共计也是2课时。两种上法均是先研究加法.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7册第3单元乘法第7课时,探索与发现(二)。教材分析:本教材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并且对乘法交换律有了初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 教材简析 "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是在学生经历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探索过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把乘法和加法的运算定律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题材,编排在"乘法"单元的"探索与发现"一节中,旨在通过从情境中发现问题,并促使学生进一步探索数学规律,在经历过程中体验探索数学规律的基本步骤和有效方法.本节课打算以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为杠杆,以不同方法的内在联系为支撑,达成外在形式和内在本质之间的和谐统一,达到启迪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楚科新 《小学生》2010,(1):20-21
1说教材 【说课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运算律》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相似文献   

6.
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关于加法的分配律,是中小学有关数的运算的五个重要定律。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讲了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例子,孕育加法交换律。小学四年级上学期,提到交换两乘数位置积不变的性质,孕育了乘法交换律。小学四年级下学期  相似文献   

7.
正"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律中学生学习最为困难的部分,其困难性源于乘法分配律较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组成要素多了,展开算式步骤多了。不但出现加法和乘法两三步混合运算,而且变式类型较多,应用范围也更为广泛。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了分散教学难点,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安排在四年级上册与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作为"运算律"的一部分先行教学,而把乘法分配律放在四年级下册教学。这样把名称相同、学生容易接受的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结合在一起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然而,乘法交换  相似文献   

8.
卞恩鸿 《河北教育》2008,(10):22-22
“运算定律”又称运算律,通常是指运算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是数学计算时运用的规律。“运算定律”有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五种。  相似文献   

9.
谢毅 《山东教育》2011,(1):88-90
本单元要求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五大定律,并且能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本单元分为三个小节,共11个例题,4个练习,需要10个课时来完成。教学的重点是灵活地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教学的难点是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乘法结合律》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律》单元中的重点内容,建立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的乘法、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的基础上。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究乘法结合律的模型,逐步感知计算中的“特殊现象”,发展观察、推理、归纳、运用等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刘芳 《湖南教育》2007,(8):34-35
一、说教材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这一小节是对学过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简便计算的根据,也  相似文献   

12.
一、教材分析本章主要内容为数系的扩充、复数四则运算、复数的几何意义.教材通过具体问题情境引入复数的相关概念,展现了实数系的扩充过程,并类比实数定义了复数的几何意义.教学重点为复数系中的运算问题,规定了加减乘除运算的法则,探究了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以及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对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运算讨论了其几何意义;教材注重了思想方法的渗透,"类比"思想贯穿全章始末.本课时教学目标为复数的基本概念、复数分类及复数相等,重点是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3.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对于加法的分配律,以及这五条运算定律的一些比较简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对于加法的分配律,以及这五条运算定律的一些比较简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陈叶波 《山东教育》2011,(11):40-41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有许多简便计算都要归结到乘法分配律上。然而,就是这看似简单的乘法分配律,耍让学生掌握得熟门熟路却并不容易。因为在五条运算定律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一样,都是同一种运算规律,只有乘法分配律,沟通了乘法与加法、减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陈叶波 《山东教育》2011,(31):40-41
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有许多简便计算都要归结到乘法分配律上。然而,就是这看似简单的乘法分配律,要让学生掌握得熟门熟路却并不容易。因为在五条运算定律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一样,  相似文献   

17.
乘法分配律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中,安排在四年级下册,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今后的学习中更是频繁出现,可以说是小学阶段学生计算上的一个难关。  相似文献   

18.
一、有关概念1.加法运算,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a+(b+c)2.乘法运算乘法交换律:  相似文献   

19.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一课主题图是一个由许多小正方体搭成的长方体,以前多次教学没有重视,都忽略掉了。但参与了一位同事的磨课过程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2.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