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体育作为“西方文化”的一种物化载体,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进入中国。由于西方体育文化与东方传统体育文化本质上的差异使得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传播必然受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抗阻,因此,体育领域中的“西学东渐”是一个充满着矛盾冲突的过程。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整理,总结出:近代上海体育在西方侨民体育的示范和引导下,走上从惊诧、排斥到调和、吸纳西方近代体育的发展历程,完成了对西方近代体育从吸纳、比照、融通的3个递进的演进过程,实现了西方体育在中国本土化的“变迁”与“重建”的过程,上海民族传统体育也经历了“解构”到“建构”的痛楚,实现了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辩证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审视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与功能,旨在寻求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道路与方法。研究结论指出:后工业时代人类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及对休闲娱乐生活方式的强烈渴求,都在呼唤偏重养生、顺应自然、休闲娱乐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性回归。并提出建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扬传承有赖于民众深层次意识里本土化觉醒,以及教育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发扬传承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3.
张杰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8):111-112,12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辩证、对比分析等方法,从文化人类学视角审视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与功能,旨在寻求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道路与方法。主要结论:后工业时代人类对人文精神的呼唤,及对休闲娱乐生活方式的强烈渴求,都在呼唤偏重养生、顺应自然、休闲娱乐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理性回归。建议: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扬传承有赖于民众深层次意识里本土化觉醒,以及教育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发扬传承的主战场。  相似文献   

4.
休闲体育理论本土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休闲体育理论本土化问题直接关系到休闲体育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但至今尚未引起学界的应有重视.对本土化过程中从起点到终点的基本环节进行研究后认为,休闲体育理论本土化必须以全方位引进西方理论成果为前提;引进理论必须与中国元素相结合;研究者应当具有创建体现民族特点的术语体系和理论流派的自觉意识.本土化的近程绩效是为中国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而远程影响则是以中国成果为世界理论的完善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潘玮 《精武》2012,(12):56-57
现今体育休闲活动已成为人们休闲活动的重要方式,本研究在探讨体育休闲形成背景和体育休闲的内涵的基础上,从文化论和哲学角度阐述了体育休闲的文化载体性和现阶段我国大众体育休闲的“轻体育”性,灵活多样性,“圈子化”,“贵族”性,产业化以及大众体育休闲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等特征。通过大众体育休闲的特征得知我国大众体育休闲要想和国际接轨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女子竞技体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什么是文化?尽管文化的定义多达数10种,但多数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包含了后天获得的,作为特定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行为,观念和态度”。 体育是文化的再造物。它能反映出所赖以生存的社会结构和价值。妇女竞技体育在一定程度上受普遍接受的关于社会和人类的价值和规范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演变,经历了汉文化、宋文化、近代文化等三层次结构。儒家、道教和佛教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儒家在本质上讲是一种人文文化,它强调伦理道德和等级观念。“礼”是其核心。“四书五经”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推崇严格的祖先崇拜和极端的“孝”以及妇女的服从,根据“三从四德”和“三纲五常”的教义,妇女必须服从男性,妇女孝敬公婆,孝敬丈夫,生育子女、料理家务是其主要职责。“女子无才便是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休闲体育文化生态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休闲与休闲体育和休闲体育文化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必然关系。三者有着共同的前提与指向,休闲体育、休闲体育文化是休闲的最高层次和最高方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的提高,大众体育传播媒体的多样化和人们休闲素养的变化,“休闲体育”正在成为一种庞杂的“休闲体育文化”。正确地认识休闲体育文化,科学地构建一种持续高效、优质的当代中国休闲体育文化生态系统,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和社会主义现代化,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崔丙刚  张超  雷萌 《武当》2023,(10):88-90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它引领着学校的发展,彭祖文化是徐州地区颇具影响力的传统文化之一。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文本分析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彭祖养生休闲文化的理论渊源、彭祖文化在学校体育文化中的实践进行了探讨。研究得出:彭祖休闲养生文化以“天人合一”为基础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主要体现在:学校建筑、图书馆、走廊等物质建筑中宣传彭祖休闲养生文化;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彭祖休闲文化构建多元一体的体育课程教学情境,助推学生终身体育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力于挖掘道家休闲观的核心内涵及其对中国传统休闲体育的影响,诠释道家"自然无为"、"天人合一"和"贵人重生"的休闲观与中国传统休闲体育的关系,进而全新认识中国传统休闲体育的休闲文化价值,促使中国传统休闲体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过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含义的诠释,以及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现状及价值的论述,提出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增强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增加我国在国际奥委会中的话语权;(2)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可以以“擂台再现”的形式进入奥运会;(3)形成新的体育文化风格,打造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品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