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原子化法结合B3LYP/6-311++G**计算,求得低碳直链烷烃的生成焓,拟合得到生成焓ΔfH与碳原子数的线性回归方程ΔfHmolecular=-21.08×n-31.32,由此式估算了高碳直链烷烃的生成焓。烷烃的前线轨道能级差ΔEgap大体趋势是主链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随着侧链碳原子数的增加,其前线轨道的ΔEgap略有减少;对于C9~C16的正构烷烃,ΔEgap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大而也有略微的减小。  相似文献   

2.
大家知道,烷烃分子中碳原子超过3个就有同分异构了。随着烷烃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异构体的数字也相应增加,据计算4个碳原子烷烃只有2个同分异构体,5个碳原子则有3个;6个碳原子有5个;7个碳原子则有9个;8个碳原子有18个,9个碳原子有35个,10个碳原子就有75个异构体。如果是20个碳原子的烷烃,异构体数竟有336319个异构体。  相似文献   

3.
碳链异构是由于烷烃分子中碳链不同而产生的一种异构现象,它是造成烷烃种类繁多的根本原因之一。在烷烃分子中碳原子超过3个就有同分异构体,并且同分异构数目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加。例如,C4_H_(10)有2个同分异构体,C_5H_(12)有3个,C_8H_(13)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利用正烷烃的碳原子数计算其密度,利用直链烯烃的碳原数计算其折光指数和沸点的非线性拟合公式,并计算了在200℃下20种正烷烃的密度和C7H14—C25H50 19种直链烯烃的折光指数和沸点,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正链烷烃液体在不同温度T(K)的密度可表示为D(T)=M/(a+bn),其中M为摩尔质量,n为碳原子数,a=EXP[4.13119×10-6T2+3.11789],b=1.1640×10-3T+12.8726。研究表明:正链烷烃重复单元CH2的范德华体积是温度的函教。293.15K时,正链烷烃分子链的横截面积为21.5A2,直径为5.23A。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地探讨了正烷烃凝聚型性能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一个普遍的、结构基础明确的、适用于正烷烃各种凝聚型性能的定量关系式中P为凝聚型性能,N为正烷烃分子中的碳原子数,W_r为W_(iener)指数,a、b、c、λ_1、λ_2是与性能P有关的常数。对正烷烃凝聚型性能的计算结果表明,用该式计算的结果显著优于文献上其它方法的计算结果。应用本文定量关系,不仅能够预测正烷烃的凝聚型性能,而且有助于揭示物质结构性能关系之间的奥秘。  相似文献   

7.
一、基础知识梳理 《烃》一章主要介绍了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四类物质,其知识点较为琐碎,不易记忆.下面对此四类物质进行归类比较,方便学生记忆. 烃的主要物理性质有:常温下,碳原子数≤4个的烃都是气态,碳原子数>4个的烃为液态或固态(新戊烷除外);同系物中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熔、沸点逐渐升高;碳原子数相同时,直链烃的熔、沸点高于带支链的烃.  相似文献   

8.
碳链异构是由于烷烃分子中碳链不同而产生的一种异构现象。它是造成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碳原子数在4以上的烷烃,都存在着碳链异构体,并且异构体数目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增加。由于碳链异构的复杂性。长期以来,人们从不同的途径出发,企图找出一个简单易行的书写异构体的方法和计算异构体总数的公式。遗憾的是,这个问题至今未得到圆满解决。人们至今尚未发现碳链所含碳原子数和异构体总数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函数关系。美国学者 Henze 和 Blair 在此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后也指出:甲烷同系列的异构体数目和它们  相似文献   

9.
烷烃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随着共分子中碳原子数目的增加而增多的,例如含有十个碳原子的烷烃就有35个异构体。因此,学会正确无误、不重不漏地书写烷烃同分异构体的构造式,对初学者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基本训练,必须熟练掌握。由于烷烃的同分异构体是由组成其分子的碳链的不同而产生的,因此,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所有可能的碳链,再加上氢原子,就可得到各个异构体的构造式。通常我们采用逐步缩短碳链的方法来完成这个过程,共步骤可归纳为:首先,写出该烷烃含碳原子最多(即最长)的直链式。其次,写出比最长碳链少一个碳原子的碳链,把缩短下来的碳原子当作支链加在主链的碳上,并依次变动支链在主链上的  相似文献   

10.
化学科     
例一: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的名称为__。[评析]成人高考《考试说明》中,有机化学基础知识里的“烷烃的系统命名”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因为烷烃的系统命名既体现了有机物命名的基本特点,也是其他各类有机物命名的基础。在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时,先要抓住两个要点:一是确定主链。以碳原子个数最多的碳链为主链,根据主链上的碳原子个数命名为某烷。由此确定,本题烷烃主体为9个碳原子的壬烷。二是主链上因碳原子的编号。主链上因碳原子的编号顺序只有两种,要选近支链  相似文献   

11.
烃及其衍生物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此部分知识密度大,涉及面广,关系复杂,在部分学生中有“一听就懂,一放就忘,一考就错”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该方面知识的有效方法,从许多分散的知识中找寻一些规律,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利用这些规律快速地解决有关问题。  下面是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就中学范围内烃及其衍生物所涉及的一些规律的归纳,仅供大家参考。  一、各类烃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的比较  1.不同烃类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烷烃  2.同类烃中,随着碳原子数的…  相似文献   

12.
贵刊2007年第7期刊载的《对一道习题的延伸和拓展》一文中利用原题拓展出下面一例"写出碳原子数在10以内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只有一种的烷烃的结构简式______,由此可推出满足该条件的烷烃分子式的通式为______或______。"在文中,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烷烃拓扑结构与标准熵的关系,得到了气态烷烃标准熵的计算公式S298.15k=49.773n 8.292lg(W 3)-11.972P 126.865(e.u.)(式中n为碳原子数,W,P为分子的拓扑参数),并说明了体系宏观性质与微观性质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1 烃的不饱和度与燃烧耗氧量关系相对于饱和烃CnH2n+2而言,若烃中含有一个双键或一个环,则碳原子上所结合的氢原子数比同碳原子数烷烃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少2个,其不饱和度为1。若不饱和度用Ω表示,则烃的分子通式可用CnH2n+2-2Ω表示。1mol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nH2n+2-2Ω+3n+1-Ω2O2nCO2+(n+1-Ω)H2O即1mol烃(CnHm)完全燃烧时,耗氧量为3n+1-Ω2mol①(1)烷烃的不饱和度为0,1mol烷烃完全燃烧时耗氧量为3n+12mol。(2)烯烃或环烷烃的不饱和度为1,1mol烯烃或环烷烃完全燃烧时耗氧量为3n…  相似文献   

15.
正构烷烃的沸点与分子拓扑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图论法为基础,从分子的拓扑结构入手,定义了一个表征分子内聚力的拓扑指数F,并和路程数W、三步数P一同运用于微观结构与物性关系的研究之中,提出了一个预测正构烷烃正常沸点的精确计算公式。用该式对27种饱和烷烃沸点的计算结果,与文献值相比较,总的相对误差仅为0.06%.  相似文献   

16.
在《化学教学》1984年第二期《烷烃同分异构体的写法》一文中颇启发之文所提出的书写烷烃同分异构体结构式的方法是值得借鉴与推广的。但是该文提出的最短主链异构体的主链碳原子数与它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总数(n)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7.
一、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1.选主链,称“某烷” 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根据主链 碳原子数目命名为“某烷”,当含有碳原子数相 同的碳链有两条及以上时(最长碳链),应选含 简单支链最多的一条为主链.“某”指碳原子 数,十及十以下用“干支”: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十以上用中文数字. 2.编号码,定支链  相似文献   

18.
1 同分异构体数目及其分析1)一氯代物只有1种、碳原子数小于10的烷烃共有4种.它们是CH4、CH3CH3、2)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共有4种:  相似文献   

19.
烷烃概念的建立是通过让学生与有机物结构模型零距离接触,通过研究甲烷分子中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入手,亲自动手制作几种简单烷烃的球棍模型。烷烃通式通过让学生观察较多的烷烃分子的结构式,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烷烃的通式。这样比较容易为学生接受。  相似文献   

20.
烷烃是烃类化合物中最简单的一种,它的特点是只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分子中碳原子都是饱和4价的,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相互连接。在多碳原子的烷烃中由于分子中碳链构造不同,同一种烷烃会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而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和数目的确定是有机化学的难点之一。要正确书写同分异构体,关键在于把握书写的有序性和规律性。对于需要通过具体书写才能确定数目的习题,实践证明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书写,可有效避免遗漏、重复现象的发生。这种顺序为:无支链—有一个支链(先甲基后乙基)—有两个支链……;支链的位置从中到边但不到端;当支链不止一个时,彼此的相对位置应是:先同位再到邻位后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