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宅第门饰艺术中的铺首装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民居建筑大多具有"内敛"的特征."门"作为民居内部与外界的间隔,在其装饰艺术上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其中中国门饰艺术中的铺首形象特征,突出地显示了"真"、"神"、"美"的气势,是民间艺术的一大创作,也是民间传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形象载体.这些门饰都隐含了某种古老而又深沉的观念,体现了民众朴素的思想情感,对人们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是具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建筑艺术遗产.  相似文献   

2.
闽王祠灰塑与彩绘艺术是福州传统祠堂装饰的典型案例。它饰域完整、工艺丰富,展示了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的审美特色;题材鲜明、表意通俗,体现了闽东祠堂装饰文化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典型特征;造型秀逸、格调清丽,充溢着“海滨邹鲁”的福州人文底蕴和闽东独特的海洋文化气息。闽王祠灰塑与彩绘艺术的造型语言和审美样式丰富了福州祠堂文化的审美内容,同时也为闽东灰塑彩绘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文化审美支撑。  相似文献   

3.
老字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长沙餐饮老字号无论是中式传统还是现代中式,都延续了传统文化,呈现出餐饮老字号的历史感。但也存在标识设计缺少特色、标准色与视觉形象不符、木质结构过于单调、视觉形象趋于雷同等问题。要提升长沙餐饮老字号视觉形象,可以通过突出标识独特性、恰当运用标准色、改革木质材料、创新装饰与陈设品等方式,打造出既契合现代生活,又有历史文化感、地域特征和老字号本身特色的视觉形象,拒绝去做"二等仿品"。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印章艺术的装饰美体现在篆法、章法、图形和色彩等方面。篆法是中国传统印章艺术装饰美的基础,章法是中国传统印章艺术装饰美的显著特征,图形是中国传统印章艺术装饰美的重要视觉形象。中国传统印章艺术的色彩装饰主要指印泥的色彩和在中国画、书法等作品上的功能与视觉效果。应该深入学习中国传统印章艺术装饰美的创意思想。  相似文献   

5.
装饰艺术是一种精神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相对稳定的文化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现代人类生存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归属,而西方现代绘画艺术思潮曾影响了中国现代的装饰设计师,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又给我们的装饰语言带来了新生。所以,中国目前的环境装饰语言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追求"现代"审美观念,现代风格的装饰艺术对社会文化思潮产生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是强调中国风格中的和谐,"中国风格"的形成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沉淀,其和谐、优雅、平衡、有序,从精神内核上与当代人追求的审美观不谋而合;三是对怀旧情致的眷恋,反映出国人对朴素理念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凤翔木版年画在年俗节庆活动氛围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继承了关中地区自汉唐以来石刻和壁画艺术中端庄大气、精洗凝炼的艺术手法,造型朴拙单纯、自然简洁、形象夸张,色彩艳丽装饰效果突出,地方特色浓厚。对凤翔木版年画特有的美学元素和艺术价值的分析目的是为丝网版画创作提供借鉴依据和创新途径。通过对凤翔木版年画造型特色和色彩特征的研究,深入对比其造型特色和色彩特征对丝网版画创作的应用影响,旨在引起现代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视,将发展中国民间文化特有的形式美感作为现代艺术创作的借鉴因素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7.
文章主要阐述了新疆传统织毯图案的艺术特征与价值。一是探究民族地域文化对传统织毯图案装饰艺术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二是分析新疆传统织毯图案的装饰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建水紫陶装饰艺术以中国传统书画为主要内容,以中国的传统美学为准则,追求典雅的品味与格调。"断简残帖"装饰风格的开创者王定一的作品是建水紫陶装饰艺术的典范,流露着中国古代文人的"情感结构",具有身份特征,是文人趣味之"闲情逸致"的具体呈现。"淡艳"装饰风格是建水紫陶趋于纸上绘画加彩刻填工艺的尝试,为近百年后"文人陶"的传承与发展埋下了重要的伏笔。当代青年陶艺家向进兴通过"陶上水墨绘画刻填"技艺传承发展了建水紫陶装饰艺术的文人传统。建水紫陶不仅保有陶艺本身的质朴和淳厚,而且还以书画装饰艺术的雅致格调将高尚的品味同真切的生活统一起来,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9.
安多地区藏式门饰艺术既有着鲜明的地域风格,又呈现出复杂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既体现在题材的丰富性和内容的广泛性上,也体现在材料和手法的多样性上。特别是甘南藏区的门饰既有与其他藏区相同的地方,又展示出自身地域装饰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彩绘装饰艺术是皖北传统建筑装饰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研究其艺术文化的重要渠道。彩绘装饰图案在材料的运用、工艺的组合及施工方法方面通过复杂、细致、多层次而又有机联系的手段,达到既满足对建筑外观形象的要求,又确保其质量并且施工过程方便可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古代鞋饰艺术中最具代表性和时代特色的鞋子的式样、色彩、材质以及装饰四个方面,分别对“金莲”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古代鞋饰的吉祥祝福寓意、鞋子色彩所代表的尊卑差别及其所展现的多元生活、鞋子材质的丰富发展历程及其文化象征意义和鞋子装饰所体现出的多彩地域文化进行了研究.旨在深入而全面的剖析古代鞋饰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闽浙木拱廊桥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部分,其精致的装饰图案体现了中国装饰艺术的魅力,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研究价值。围绕闽浙木拱廊桥建筑装饰,运用图像学方法对其材质、工艺、构件、色彩、题材等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可知其装饰图像反映出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等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系统研究木拱廊桥的装饰特征,对深入探究闽浙地区人文、民俗、地域特色文化具有一定价值,也为研究传统古建筑装饰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安多地区藏式门饰艺术既有着鲜明的地域风格,又呈现出复杂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既体现在题材的丰富性和内容的广泛性上,也体现在材料和手法的多样性上。特别是甘南藏区的门饰既有与其他藏区相同的地方,又展示出自身地域装饰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东方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东方建筑最突出的美学特征就是象征性。东方建筑的"居中布局"象征了民族——家庭的凝聚意识。东方建筑的大台阶、高台和尖塔等样式,象征着专制社会的强权政治和严格的社会等级秩序。可以说,东方建筑无论从样式形体设计到整体的布局,从色彩的运用到装饰的部件形象,都充满了象征性的意蕴。只有把握了东方建筑的象征性,才有可能揭示东方建筑艺术的文化奥秘。  相似文献   

15.
蒙古族搏克服饰是伴随着搏克运动的发展而产生的。搏克服饰的审美特征,主要以服饰风格的民族观、天人相谐的自然观、以力为美的英雄观、兼容并蓄的社会观为主。通过对搏克运动产生、发展、繁荣的过程分析,认识到搏克服饰的产生,是建立在搏克运动的发展基础之上的,搏克服饰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成为体现蒙古族文化和装饰艺术的服饰珍品。  相似文献   

16.
晋江龙山寺是上百座台湾龙山寺的祖庙,其建筑屋顶形制严格,造型巧夺天工,题材丰富,装饰色彩艳丽,具有宗教、政治与民风民俗等多元文化内涵,体现了建筑因独特的地理环境与人文民俗所形成的装饰艺术。龙山寺屋顶装饰因屋脊位置与功能的需要所体现的装饰特征,其题材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使其成为闽南佛教传统建筑艺术的瑰宝,是佛教趋于世俗化的表现,折射出闽南寺庙屋顶宏伟大气、韵味别致的审美文化特征,对当代社会民间工艺的传承与保护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传统民居的吉祥装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文教资料》2008,(29):66-68
我国的传统民居往往在建筑实体上附加大量的装饰艺术,装饰艺术的具体形象和内容,不仅深刻地反映出民居所处时代人们一定的审美观念、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心理特征,而更鲜明的是提示出一种吉祥观念,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我国一种独特的吉祥装饰艺术,吉祥装饰的内容和形式在现世的生活和艺术中仍具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颖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2):115-117
民居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表现形式,有着其深厚的历史及文化背景.兰州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城市之一,汇集了多民族、多地域文化进而形成了它独特的建筑形式,民居建筑特色尤为突出.从兰州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兰州传统民居的特点等方面来说明形成兰州传统民居的特征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建筑艺术水平紧密相连.研究兰州传统民居特征有助于理解西北地域传统文化和建筑装饰艺术的精神内涵,对于完善西北的地域艺术资源体系,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西传统民居建筑的雕刻艺术图案从审美到题材、从形式到风格深刻影响了山西民间建筑雕刻艺术图案特征的形成。神秘浪漫及清高远逸的双重审美取向,民间神话与历史故事的题材共存,谐趣、形象、写意的形式与风格等特征让山西传统民间建筑雕刻艺术显立于中国民间艺术之林。其艺术特色和美学意蕴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价值之中,为研究地域性"晋商文化"与发展本土艺术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相似文献   

20.
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是我国传统民居研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豫北民居中的装饰艺术主要体现在民居的院门形式和装饰雕刻上,同时还有房屋的门窗、隔扇等雕刻艺术方面,其中主要是砖雕和木雕。在雕刻内容上,反映了传统文化和装饰艺术的结合及其寓意,体现了豫北地区的风俗人情和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