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复制和传播。模因论是基于新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论揭示了语言的规律,为研究交际和文化的互动演进提供了新的视角。翻译模因分为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该文主要从模因论视角探讨模因基因型和表现型话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2.
模因论(Memetics)解释了语言发展的规律,同样,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对语言学习有一定的启示.模因分为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这两种模因都能运用于语言教学中,尤其是英语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讨英文剧里的模因现象。这些模因通过两种主要的方式得以复制和传播:模因的基因型和模因的表现型。透彻地理解模因传播的规律,适当地选取英文剧里的片断作为教学素材,精心地设计课堂活动,并重点培养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英语的能力,将有助于我们优化英语视听说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人物对话是一种很特殊的对话方式,反映了余华小说精湛的前景化语言技巧.而基于达尔文进化论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模因论为研究余华语言的前景化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小说中,主人公的很多对话都体现了语言模因的特点.以模因论为视角,从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为出发点,从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两方面来分析小说前景化语言.  相似文献   

5.
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影响着人们的语言使用、思维方式和日常生活。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2010年流行语中的语言模因,描述其"基因型"和"表现型"这两种复制和传播的方式,从而揭示流行语的传播规律,以期能扩大模因论在汉语中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6.
模因论为我们研究网络语言提供了很好的研究视角。根据模因论,所有的个体语言都可成为模因,不断地被模仿和复制。模因论可以用于外语教学、翻译和文化的研究。语言模因一般分为"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  相似文献   

7.
模因论认为语言的发展基于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这一理论为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从模因论的视角探讨了"基因型"和"表现型"语言模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上的应用,指出这些模因表现形式可以指导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相关理论,模因论是用于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全新理论。为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广告语翻译需要模因的复制,模因论为广告语的翻译提供了不同的视角。本文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对模因论、模因复制的四个阶段,阐述了模因论与翻译的研究进行了阐释,分析广告语翻译的案例,探讨了中英两种语言模因(模因基因型和模因表现型)在商业广告语翻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它将信息复制的观点引入话语分析中。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模因论可以用于解释许多语言现象。文章从模因论的视角出发,对言语幽默中的“戏谑性变异”进行考察,认为,基因型变异和表现型变异是言语幽默制笑的模因理据。对幽默言语黼笑机制的模因学分析证明了语言模因的变异观不失为话语分析的一种有效途径,为言语幽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张婧 《英语辅导》2014,(4):72-75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它利用同化、记忆、表达和传输四个循环往复的生命周期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把语言模因应用于写作教学中,利用模因复制和传播的特点,结合模因基因型与表现型的两种传播方式,能为英语写作教学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模因论为语言的演变引入了信息复制的观点,也为外语教学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文章探讨模因论对英语语法教学的指导作用。通过分析基因型语言模因与表现型语言模因来研究对于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语言依靠模因来发展,模因将语言看做它生存的宿主,可以说模因论为语言教学引入了全新的思路。以语言模因为切入点,在分析表现型语言模因和基因型语言模因的基础上,研究二者对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探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  相似文献   

13.
利用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特点,结合《新编大学英语》教程,探讨了模因论启示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并着重分析了"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语言模因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语言模因,认为这些模因的表现方式可以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相似文献   

14.
模因论揭示了语言发展的规律,有助于研究语言起源和语言运用,也为我们外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作者从语言模因的两种类型即基因型语言模因和表现型语言模因的角度,对随机搜集的44篇大学英语四六级范文进行分析,旨在找出四六级写作在模因论下的写作特点和规律,得出模因论对写作教学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5.
广告语在传播和演变的过程中,其发展受到语言模因的影响。从模因的角度分析广告语,其模因传播的方式是多样的,最主要有两种复制传播类型:复制内容相同、形式不同的基因型模因和复制形式相同、内容不同的表现型模因。广告语首先在形式上要给大家眼前一亮的视觉效应,其次在人们的心理和精神层面上应实现广告的模因复制传播的效应。因此,广告语的设置在很大的程度上和语言模因的特性及表现形式有紧密关系,在实际运用中不能为了追求其广告语言模因的华美而忘了其本质,广告语应从其产品的根本特性做出宣传,从而创造出相应的广告语言模因。  相似文献   

16.
模因通过模仿的方式进行自我复制,通过多种载体进行传播。模因传播过程中具有各种形态,其中语言是最重要的载体。本文以汉语语言模因为考查对象,研究其复制机制和英译的策略,提出复制机制包括基因型复制、表现型复制和创造型复制,英译策略包括音译增补策略,同类替换策略和创新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邹嘉晖 《中国教师》2009,(Z1):301-302
模因论揭示了语言的发展规律,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为语言交流找到了一条快捷、经济、有效的途径。也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学外语教学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学英语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的。应用模因理论,特别是把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语言模因应用于中学英语教学,将有助于我们提高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论为语言学和语言教学提供了崭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以模因论为切入点,根据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的方式,探讨如何将模因研究的成果引入视听说教学,并指出在视听说教学中我们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模仿地道的语言,在模仿中创新,从而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网络流行语的发展规律,从模因论视角,以网络流行语"杀马特"为例,简述其的兴起和发展历程,剖析"杀马特"语言模因的复制周期及其基因型与表现型并重的传播方式,从文化背景、社会心理需求和社会化媒体等角度阐释"杀马特"强势模因生成的推动因素,提出流行语"杀马特"的语言模因解读有助于揭示语言的发展规律,丰富语言的语用效果,挖掘文化烙印和社会焦点问题等语用价值。将网络流行语的研究纳入模因研究的领域,挖掘实证新例,拓展新思路,以期能为学界的研究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刘月辉 《英语辅导》2014,(3):99-101
模因论指出语言就是模因,语言模因为语言的进化、演变引入了语言信息复制传播的观点;英语口语、写作教学应切合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经历的“同化、记忆、表达、传播”四个阶段,重视“基因型”“表现型”两种语言模因的表现形式,强化模仿与背诵练习,逐步提升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