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每当繁重的作业使我疲惫不堪或心情压抑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走进图书馆,以缓解这暂时的疲劳、烦恼。一排排整齐的书架是我忠实的伙伴,一本本厚厚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8,(9):22-23
有关往事的记忆,总会在某个瞬间被激活.在回忆往事时,或快乐,或伤心,或甜蜜,或悲苦……各种各样的情愫会不知不觉爬上心头.但无论哪一种情愫,都是源于生命中最深切的心弦之音.牛汉作品《我的第一本书》开头写道:“前几天一位诗人来访,看见我在稿纸上写的这个题目,以为是写我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我说:‘不是,是60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他笑着说:‘课本有什么好写的?’我说:‘这一本让我一生难以忘怀,它酷似德国画家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了很难笑起来.’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中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相似文献   

3.
我自幼好书,却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不少书都是看过一遍后便弃于墙角或赠予他人。友人经常责备我:不爱惜书。凡事总有例外,一直以来,我的书柜里总是珍藏着一沓厚厚的《职高生》,大约有二三十本。朋友不解,我告诉他:如果一份杂志能影响一个人的生活选择或人生道路,难道这些书不值得珍惜吗?这一本本略略泛黄的《职高生》常常使我的思绪穿越无数岁月和山河,勾起很多回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本期我的摘抄本栏目为大家奉上的是张玲和焦美琦同学的摘抄本。他们或摘抄名人名言,或摘抄精美文段,表达自己对才学、美丽、人生、母爱等的感悟。同学们在  相似文献   

5.
童年的那本黄历,是我见到的第一本书,也是我读到的第一本书。那真是一本老黄历了。纸张泛黄,下端的页角或残或卷,封面和封底更是早已不知哪里去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 我一直在基层小学从事体育教学,以前根本没有机会看到《小学自然教学》这本刊物,甚至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本刊物。一次偶然的机会,在阅览室随手拿起一本《小学自然教学》翻阅,谁知,这一看就一发而不可收拾,我从此与这本刊物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我是每期必看,每篇必读,遇到好的文章或摘抄或剪贴,装订成册,以备长期学习参考之用。我认为,这本刊物  相似文献   

7.
我有一个私密的小本子,软皮的,封面是手绘的花枝、藤蔓与蝴蝶。在一本本书籍的阅读与电影的浏览中,我发现那个小本子早已布满了我的字迹。这是我唯一坚持下采的摘抄本。我把心之所感的段落或台词写在上面,然后在深夜寂静无人时,小心翼翼地拿出采阅读。  相似文献   

8.
阅读学生     
冬日的午后,我和学生一起静静地徜徉书海。太阳从云层后探出头,把温暖的阳光洒进窗内的每个角落。教室里静悄悄的,偶尔翻动书页的轻微声响听来也是那么悦耳。我情不自禁地抬起头来,看着学生一个个都埋头书卷,神情各异:或微倾身子、怡然自得;或目不转睛、凝神沉思;或手托腮帮、闲情逸致;或全神贯注、爱不释卷。学生一张张可爱的脸庞不禁令我浮想联翩:学生不就是书?一本本独特而极富内涵的书。  相似文献   

9.
<正>做一名有专业追求的校长,不仅是当代校长个体生命的必需,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时代诉求。一本好书,让我重获了发展的动力由于平时或忙于行政事务,或忙于各级各类的学习听课,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习惯:利用每年的寒假或暑假时间,去读上几本自己心仪已久的好书。源于对我校开展的朱永新教授倡导的"新教育运动"的思考,在  相似文献   

10.
杨洪芳 《山东教育》2004,(26):58-59
闲暇之际总要翻开一本本读书笔记,寻找往日读书的踪迹。封面早已磨损,字迹或浓或淡,或大或小,或幼稚或成熟,一切都是那样遥远而亲切。我钟爱读书,更喜欢做读书笔记,多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几近雷打不动。每晚临睡之前,总要翻翻自己的读书笔记,这时的我,自由而坦荡,释然而超脱,于是一天的劳累或忧愁,甚至喜悦,便在阅读中抒发,一个香甜美满的梦又为我所拥有。  相似文献   

11.
一得集     
旧年逝,新年至,旧挂历即便再精美也毕竟过时了,于是只好将其弃之一边或卖到废品收购站。我觉得很可惜,便发动幼儿把一本本旧挂历带到幼儿园。课余时间,我和幼儿一起欣赏挂  相似文献   

12.
杨蔚 《学周刊C版》2014,(10):141-141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曾经憧憬过这样美好的场面:学生抱着一本本英语课外书,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或教室,或校园,或宿舍,或走廊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遗憾的是,目前我们的学生对于英语阅读没有兴趣,缺乏一定的阅读能力。我根据平时的观察和思考,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我的几点看法和建议。问题一:缺乏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未知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对于英文表达的西方哲理与故事应当有着浓郁的探究兴趣。  相似文献   

13.
每逢星期一的上午,我班小朋友总要带着“说话本”上幼儿园。这个“说话本”由家长记录,幼儿口述自己最感兴趣的、印象最深的事或是当天学的内容。“说话本”能帮助我了解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实际发展水平。发现好的句子、用得准确的词汇,我都打上波浪线,画上五角星,篇末还要提几句希望的话或具体要求。针对报“流水帐”的现象,我就经常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说话木”,一有空就念给他们听,边听边议,相互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穷,那种带硬壳厚厚的日记本,对我一直是件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那时候我偷偷地喜欢上了文学,开始抄东西和写一些自以为是文学的东西,只好买几分钱一个田格本或横格本。那时我住在前门外的打磨厂,胡同口有一家专卖处理文具的小商店,路过那里我常瞥一眼柜台上鲜艳的日记本,心  相似文献   

15.
读书与教书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很赞同,一本经典在手,确有与大师会晤之感。所以,我喜欢读书。五年前的我,读书全凭个人喜好。每逢闲暇,随手捻起或《美文》,或《人民文学》,或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细细品读。不一会儿,整个人就完全陷入文章构筑的意境中,随着主人公的经历或忧郁或  相似文献   

16.
<正>我爱书,特别是好书。"每一本出自不同作者的书,都自有它独特的风格,或深沉,或轻快,或悲伤,或欢愉。"是书让我慢慢地认识了这个世界,是书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是书让我开阔了视野,也是书教会了我无数的知识。这可真是"一日无书,百事荒芜"啊!自从上了三年级,爸爸妈妈就给我买来  相似文献   

17.
阅读学生     
春日的午后。我和学生起静静地徜祥书海.白玉兰的芬芳.在春风中飘溢。教室里静悄悄的。偶尔翻动书页的轻微声响听来也是那么悦耳。我情不自禁地抬起头来。看着学生一个个都埋头书卷、神情各异:或徽倾身子、怡然自得,或手托腮帮、凝神沉思.或全神贯注、手不释卷。那一张张可爱的脸庞令我不禁浮想联翩:学生不就是书,一本本独特而极富内涵的书?  相似文献   

18.
我喜欢买书,当然作为自用,每一种都是“孤本”。然而,也有一个例外,《教育改革家——魏书生》一书,我却有3本。第一本《魏书生》是我经过8年寻购,好不容易邮购到的。8年前,第一次听到魏书生的报告录音,我就为之倾倒,敬佩之情促使我产生了要读读魏书生写的或写  相似文献   

19.
邓遂夫在《走出象牙之塔》一书中说,畸笏两次修改并增补了甲戌本,他还誊录过丙子本,对此我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甲戌本自成系统,或与靖藏本为一系,其余版本是另一系,其祖本是丙子本,而其近亲皆为已卯、庚辰本。  相似文献   

20.
在学校联欢会上,数学老师出的一道趣题,吸引了不少同学。数学老师拿出一本大家都没有见过的新书说:“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谁能猜得出它有多少面(或多少页),我就当场把这本书奖给他。现在,我只告诉你们一个数字:用来标面次(或页码)的铅字,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