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克 《文化学刊》2009,(4):156-158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裂变时期。政治上战争不断、朝代频迭;思想上自由开放、百家共鸣;学术上出现了“聃周当路,与尼父争涂”的儒道鼎立之势。这一时期出现的中国古代文论巨著《文心雕龙》,在许多方面都体现了儒道并存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佛教道教与中国诗歌之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佛教道教与中国诗歌之关系马大品在我国,人们总把中国文化视为儒家文化之统治。实际上,中国文化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已是儒释道三家文化的混合体,是这三种文化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化的辉煌与繁荣。它们之间互相吸收,互相补充,互相融合,大至治国方略,伦理道德,小至为人...  相似文献   

3.
魏晋南北朝时期,以佛教东传为契机,中、印两大古老文明第一次在文化思想层面上相遇并展开激烈的交锋。印度文明以宗教出世主义为导向,中国文化则以现世主义为中心,因此,中国人在初次遭遇这种异质文化冲击时在一定范围内出现对本土文化全盘矮化的声音。另一方面,中华文明在应对印度文明主动挑战的过程中,对佛教采取的开放、接纳、改造的系列姿态,使得印度佛教为适应中国社会的特殊土壤而做出适度的修改,从而最终造就了极富思想创造性的中国佛教。此后佛教以中国为基地对东亚各国进行全面辐射,最终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公元十二世纪之后,佛教在印度由于种种原因而绝迹,中国反而代之而起成为宣播佛教的主要中心之一。就中国文化来看,佛教及其所承载的印度思想的传入,大大拓展了中国文化的精神视域,提高了中国思想的思维抽象能力,弥补了中国文化现世主义导向过于强烈的俗世主义弊端。  相似文献   

4.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文人集团所作,反映了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皇权削弱,世家大族逐渐崛起,形成世家林立的局面,也由此加强了当时世人的家族观念。这一家族观念在《世说新语》中得以充分体现,表现在举荐贤才、教育子弟、婚姻联合、排斥寒门和重家族利益五方面。家族观念的盛行对当时社会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魏晋南北朝的自然观与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自然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自觉为发端 ,中国文学艺术出现了最具民族特色的两大种类 :山水诗与山水画。由此 ,中国审美范畴中出现许多与“山水”有关的范畴 ,其中最典型的是“自然”,“自然”的审美范畴一俟产生 ,它又成为一种规则和标准 ,不断地制约、规范着具体的文学艺术创作 ;  相似文献   

6.
日本著名史学家川本芳昭在其《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一书中,以外族自觉、外部势力反过来影响中国的独特视角对那段动荡的历史进行研究,强调胡族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南方的"蛮族"在汉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现通过分析与总结该书的著史特点,反观日本史学家如何打破以"汉人"与"汉人王朝"为中心的著史传统,如何以"边缘与中心"频繁互动的研究路径为我们展开一幅魏晋南北朝的历史画卷。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持续动乱,各民族语言接触频繁。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佛经翻译中梵、汉语言接触,涌现大量新兴词语,引起了汉语原有词汇系统较大的变化。考释中古佛经词语,有助于厘清词源,助益现代大型辞典的编纂工作。  相似文献   

8.
山东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体现了与之相关的北朝佛教造像的趋同风格,却又有不同于其它地区造像的特征和艺术风格,史学界称为“青州风格”。通过与青州周边相关的佛教造像的先后时期或同一时期的比较和分析,确认了青州风格界定的结论与形成的青州风格的内在原因。提出了青州佛教造像对隋唐时期的云门山、驼山石窟造像产生的重要影响。为揭示从魏晋与隋唐时期之间佛教造像的演化过程提供了新的物证。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时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各民族文化大融合时期,历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承前启后。而梳妆奁,如同固体的文化,每一个细节都深刻展现了它对秦汉文明,甚至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艺术的吸收继承和发展,并对随后的隋唐时期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梳妆奁不但继承了秦汉以来古朴简洁大方的风格,同时为隋唐时代的兴盛奠定了基础。从侧面展现了魏晋梳妆奁在历史上的混杂风格和联系古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汉医学经典的受孕机制论建基于《灵枢》的两个条文。一条说生命来源是精,两精相搏叫做神;另一条说两神相搏,合成之物叫做精。明显地,这两条文义上彼此取消。稽诸马王堆汉墓帛书至唐代传世文献,惟头一条符合文献及思想实际,而从无“搏神”概念;至于受孕机制,是两精相抟,而不是相搏。抟精在帛书原是男子单方面积聚、保持生命力,到《灵枢》则用为男女构精的意义,是“抟生论”;到杨上善则引佛教关于神(中有、中阴)的“投生论”以解经,受孕思想慢慢改变。这样就澄清了汉医学早期受孕机制思想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通过对宋朝出海商人和高丽日本两国入宋求法僧侣在宋版图书外流过程中所起作用的考察 ,意在揭示高丽和日本两国接受宋朝文化的民族性差异。本文认为 ,宋学传播到日本却未播及于高丽 ,是与两国入宋求法僧侣的书籍选择倾向相关的。而两国社会在接受汉文化方面也存在着不小差异 :高丽追求对中国古典文化的全面吸收和模仿 ,而日本却有鲜明的“筛选”意识和现实意识  相似文献   

13.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  相似文献   

14.
“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碑刻经书、规范文字的浩大工程。后人多从传播书法艺术、规范书面用字的角度认识它和评价它。本文用文化分析的方法,试图通过对“熹平石经”产生背景及其正经定字作用的剖析,揭示出隐藏在文字、学术规范后的文化、政治规范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姝 《文化交流》2017,(6):48-49
正近年来,美国迪士尼出现了一批用真人电影翻拍原来的动画经典电影的趋势,借助高超精湛的CG技术,让以往只能在动画中呈现的神奇魔幻想像,在真人世界中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几被模糊。《奇幻森林》票房大卖,《美女与野兽》正在热映。自杭州动漫节连续举办形成相当影响力以来,走在中国动画前列的浙江动画是否可以从以上现象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名词句是完全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合而成的,体现汉语自身特色的特殊句型.在对名词句的讨论中,名词句成因是关注最多,分歧最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名词句大量出现的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及文化因素综合探讨名词句的产生发展原因.  相似文献   

17.
18.
The major distinctive feature of cultural goods is that consumers must learn how to consume them, implying that preferences should be modelled as intertemporally dependent. The canonical model in the literature uses a habit formation analogy.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in detail, though in the simplest setup, a consistent preference structure for that model. Then, we derive the implications for the dynamics of two aggregate equilibrium models, a fixed price model and a flexible price model. The learning-by-consuming behaviour is characterised by a preference structure displaying bounded adjacent complementarity in the demand for the cultural good. This implies that there will be short run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the stocks of culture and financial wealth and that the adjustment of the demand for cultural goods, or of their relative price, will have some inertia. In the exogenous price model, we find that increases in income will raise the long run demand for cultural goods while increases in the relative price will decrease it. In the endogenous price model, an increase in the supply of cultural goods will imply an initial undershooting of the price of cultural goods followed by an upward transition process. Our results seem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empirical results on the demand for cultural goods and seem to offer an explanation for the Baumol and Bowen paradox.JEL Classification: Z1, E21Earlier versions of this paper have been presented at the 1st Conference of the Sociedade Portuguesa de Investigação em Economia (SPiE, 1997) and at the Xth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ultural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1998, Barcelona.  相似文献   

19.
Gissing  Philip 《Minerva》2004,42(3):315-319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