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子庄同志:你来信询问:“必须”这个词到底是个什么词?现将我的看法,简述如下:一般说来,“必须”是副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边,对动词或形容词起修饰作用,作状语,表示“一定要”的意思。例如:  相似文献   

2.
郝世宁 《考试周刊》2009,(46):23-23
“精”、“老”、“稀”、“溜”等词在普通话中多数是形容词,少数是动词,在邢台方言中,它们既是动词或形容词,又是程度副词,尤其是作为程度副词,具有特殊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3.
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是依靠词序或表示语法关系的“孤立语”,而属于印欧语系的俄语则是词的本身有形态变化的“屈折语”。对汉语动态形容词与俄语形动词在概念、构成、体、意义、功能六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二者在特征上相似,都能做动词,又能做形容词。但汉语中的动态形容词由形容词转化而来,动态性和动词性很强,而俄语中的形动词由动词转化而来,形容词性强,动词性弱  相似文献   

4.
这里所说的“实词”,主要是指名词、形容词和动词。文言文中,某词属于某一词类,一股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中的职务也有一定的分工。例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谓语等等。但也有某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春风又绿江南岸”。“绿”字在古今汉语中一般都用作形容词,但在这里却用如使动词。象这种由这一类词用如另一类词的现象,语法上就叫做词类活用。实词活用与一个词属于几个不同词类的一词多类现象是不同的。一词多类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很”的组合式有两种:一种是与形容词组合,一种是与动词短语(VP)组合,前者是一般的,后者是特殊的。“很”与形容词组合,这是形容词的主要语法特征。人们经常用“很”分别与形容词、动词组合,从而区别这两类不同的词。“很”几乎成了鉴别词类的“试剂”了。本文主要以“很+VP”式作一点粗浅的语法语义分析,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程度副词“好”可以修饰形容词、心理动词、某些其他动词和数量词。“好”表达的是一种现实的(realis)情态,其主观化程度介乎“太”和“很”之间;“好不+形”的解读涉及说话人心理上的正负期待。程度副词“好”来源于并列式“好+形”的重新分析,其动因是转喻;通过类推机制,“好”从最初修饰形容词扩展到修饰心理动词、某些其他动词和数量词。  相似文献   

7.
关于现代汉语动词、形容词的划分问题,语法学界历来还有一些不同的意见。 赵元任先生在《汉语口语语法》中认为:因为动词和形容词都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成分的词,故把形容词包括在动词一类之中。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题》中认为:“如果把形容词合并于动词,把它作为一种半独立的小类,也不失为一种办法。”不但“只有一件事为难:一般所说形容词,其中有的只能修饰名词,不能作谓语,(即非谓  相似文献   

8.
不管是在初中还是高中教学时 ,偶尔涉及到要求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词性 ,找出句子的主干再理解句意。这时 ,学生很容易找出表行动的动词 (一般是句子的谓语 ) ,对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和表心理状态的形容词 ,多混为一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一类的词的词性难以明确呢 ?原来 ,它们有许多共同点 :①这一类的词都与“心理”有关。②这类词都具有形容词的一般特点 :受否定副词“不”和程度副词“很”“非常”“十分”等的限制。如 :不关心、很关心、十分关心、很痛苦、非常痛苦、很难受、十分难受。正因为它们有这些共同点 ,所以难以判定是动词还是形…  相似文献   

9.
“可”是古汉语中常用的一个副词,它经常用于数量结构之前,也经常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大约”、“约数”。中古汉语中,“可”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时位置不十分固定,既可以位于动词或形容词前,也可以位于动词或形容词后,“可方”就是这种用法的体现。《搜神记》中“可方”或并非“辟方”之误。  相似文献   

10.
词组是汉语的四级语法单位之一,它是由词和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是大于词又小于句子的一种语言单位。在现代汉语里,词组的组合主要是依靠词序和虚词这两种方式。词序不同,词和词之间的关系不同,如: 建设祖国(动词在前,名词在后,表示动宾关系) 祖国建设(名词在前,动词在后,表示主谓关系) 认真学习(形容词在前,动词在后,表示偏正关系) 学习认真(动词在前,形容词在后,表示主谓关系) 有些词组要用虚词的帮助才能组合起来,如“我的书包”、“伟大的祖国”中的  相似文献   

11.
汉魏以后的汉语,新词数量增加很大,其中出现了通过比喻手段使古汉语中的两个单音节词组合成新的双音词,并被广泛运用。这些词主要是动词、名词和形容词。这类动词的结构特点是“名词语素+动词(名词)语素”;名词的结构特点是,结构中前后语素之间的语法关系一是定中关系,二是并列关系;形容词的结构特点是“名词语素+形容词语素”  相似文献   

12.
第一,在意义范围相同的词里找。所谓意义范围,主要是看一个词的基本义所揭示的内涵和外延,简单地说,就是看它主要运用在哪个方面。如“贫困”,指经济,应配上“富裕”,如果配上“丰富”(指内容)或“富贵”(指地位)就不对。又如“柔软”,指质地,应配上“坚硬”,如果配上“生硬”(指态度)或“倔强”(指性格)也不妥。第二,在相同的词类中找。所谓相同的词类,是指词性相同的词。一般要求做到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名词对名词、方位词对方位词。如“前进”是动词,应配上“后退”,如果配上“落后”(形容词)就不对。…  相似文献   

13.
合肥方言“子”尾词和“头”尾词比较丰富,代表安徽江淮方言词汇的一种典型特征。其中“子”尾词以两字组、三字组为主,“头”尾词以两字组居多。“子”尾词词性大多为名词,也有少数是代词、数量词、动词或形容词;“头”尾词分别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词缀“子”在“子”尾词中主要用来表达说话人“指小增恶”的主观评价态度,词缀“头”在“头”尾词中分别表达“指小增恶”、事物发展的势头或来由以及某件事是否值得去做等多种功用。  相似文献   

14.
名词、动词和形容词,是汉语实词的主要类别,也是语言中运用极为广泛的三类词。然而怎样简便而明确地辨别某个词该属哪一类呢?这有时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说“障碍”是什么词?“智慧”又是什么词?便不能立即回答。传统的办法是按名、动、形的定义去套。比如名词是表示事物的名称的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变化的词,形容词  相似文献   

15.
在黄冈方言中有一个特殊词“乜”,它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副词。“乜”作名词时语法功能与普通话基本一致。“乜”作副词时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修饰形容词,二是修饰动词,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乜”修饰形容词和动词时,他们各自的表现形式不同,语法功能不一样,特点各异。  相似文献   

16.
说说系动词     
系动词本身有一定的意义,但其后必须加上名词、形容词或动词的-ing形式,构成名词性复合谓语。英语里系动词很多,但be是最常见的系动词。例如:I am a student.(名词作表语)H e is very young.(形容词作表语)She w as here yesterday.(副词作表语)The news is exciting.(动词的-ing形式作表语)The fog is gone.(过去分词作表语)英语中除了be以外,还有其他的系动词。归纳起来,这些系动词可以分为两大类:一、表示“变化”的系动词有:1.becom e意为“变成”、“成为”。例如:Itbecom es m uch warm er.天气变得暖多了。Later she becam e a fa…  相似文献   

17.
贵刊八三年二期的《难词难句解》一文在谈形容词用作使动词时,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句里的“先”和“后”当成形容词用作使动词,是错误的。例句里的“先”和“后”,单独讲都是时间名词。一般地说,时间名词是不能用作使动词的。因而,它们,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相似文献   

18.
“化”缀词中“X”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语素组或准词组,其语法性质可以是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区别词性成分、数量词性成分甚至副词性成分等。通过实例考察,“化”缀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动词,但不排除为形容词甚至是区别词,而其整体意义与词根“X”的联系也有很强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一册教材语法知识词性辨析,要求学生基本掌握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实词类);副词、介词、助词、连词、叹词、拟声词(虚词类)等12种词的分类,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划出词的意义单位,辨别词的性质。名词、动词、形容词在实际当中运用最广,学生对动词和形容词往往掌握不好,容易混淆。怎样能准确区分动词和形容词呢?教学中发现动词和形容词有如下几点不同:  相似文献   

20.
<正>动词和形容词在语法特点上有许多交叉的地方,给区分这两类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吕淑湘、朱德熙两先生主张把动词和形容词合为一类.朱先生着眼于他们都能作谓语,因而把他们合称为谓词.吕先生着眼于一部分动词动作意味比较弱,和形容词差不多,进而主张把形容词作为动词的一个附类来处理.这些都说明动词和形容词在语法特点上有许多一致的地方.不过大多数语法学家还是主张把他们分成两类,因为他们毕竟有着截然不同的语法特点,如形容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动词可以带宾语等.但是用这两条标准能不能把动词和形容词很好地加以区分,学术界有许多争论.其中最突出的是形容词能否带宾语的间题、一部分形容词后面可以跟名词,例如“红着脸”、“姐姐大我一岁”、“活跃气氛”等,这样的形容词是保持原有词性不变呢?还是转化为动词了呢?主张动词能带宾语,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