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音乐教学传达的是对真善美的认知,能够起到教化、促进学生情感认知发展的目的。情感教育对音乐教学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但是,目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着以下问题:教师对情感教育认识缺乏理念;教育场所限制情感教育实施;教学方法不当。想要加强小学音乐教育中情感教育的实施,必须要让教师认真贯彻情感教育理念、改善教学设施、宣扬正确实施方法等策略,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孙洁 《考试周刊》2012,(65):183-183
小学音乐课堂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塑造思想道德教育和小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使小学生得到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音乐教师应该把握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3.
小学是启蒙阶段,同时也是学生学习音乐最好的时期,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以及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在小学教育当中,音乐教学是其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高低将会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内容,都有了全新的改变,使得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仍然会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出现无法忽视的问题。就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一忠 《天津教育》2023,(22):126-128
<正>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不是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让其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兴趣是引导学习的最佳手段,但是在实际的教育中却难以很好地实施,巨大的应试压力使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育程度远远不足。而通过研究发现,在文化课的间隔适当插入音乐教育,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文化课的课堂注意力。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不仅是提高学生音乐审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版课程标准的颁布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等都有了新的变化,新版课程标准的颁布对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标准,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认真研究新版课程标准,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文化课学习以及道德观念的培养,要用过音乐的美育功能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人格。本文从音乐课程在教育专业中的定位与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两个方面深入浅出的分析了小学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学生音乐学习的需要,高等音乐教育面临扩大招生规模的问题。培养音乐教师的高等师范音乐教育改革是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扩大招生也给高师音乐教育带来了挑战,如导致教学质量滑坡等。质量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培养优秀的音乐教师是高师音乐教育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教师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同时组织相应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小学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发挥音乐艺术教育本身的优势,从音乐艺术的自身特征中去进行探索,强化学生的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为此,小学音乐教师要把握儿童的发展方向,强化学生对音乐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小学音乐教育是新课改要求中的必要课程,是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这个阶段的音乐教育能够增强小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形成音乐思维,通过音乐的情感教育,逐渐使小学生喜欢上音乐。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要注重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一、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对小学生的作用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念是,重视小学数、理、化等传统重要课程,忽略对音乐教育的学习,造成学生的情感教育缺失。随着我国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是小学阶段课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识谱能力,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对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音乐教学创新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21,(74):145-147
在我国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培养小学阶段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学科。但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如何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关系到音乐教育教学工作成效,关系到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学习效率。文章首先对小学音乐教育实施的意义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钮苏苏 《文教资料》2011,(26):105-10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制度随之不断改革创新,教育模式也随老师观念的改变而改变,如今小学音乐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模仿,也不是简单的接受,而是在此基础上用更灵活的方式进行教学。快乐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积极情绪,音乐是情感艺术,是让我们快乐生活的源泉,而小学音乐教育则是让孩子在早期对音乐"快乐参与"的过程。语言和艺术是同源的,在小学教学中,教师用艺术手法教学生学习,可以给学生一个更轻松的学习环境。应通过对小学音乐教育方案的探究,找出一个让教师快乐教学、学生快乐学习的方案,让学生从内心感到快乐。本文就小学教育的现状、小学教育模式进行分析,同时提出措施、建议,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  相似文献   

12.
新课标的提出使得小学音乐教育的方向发生了巨大转变,同时也加强了小学院校对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因此,现阶段音乐教师主要的工作就是对音乐教学进行创新,使音乐教学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而增强小学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小学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向中小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尤其在小学,音乐教育对学生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进行审美教育、陶冶情操都起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忽视音乐教育,特别在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奇缺,严重影响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全国小学有822,309所,入学儿童有一亿三千多万,但音乐教师只有69000多名。据此推算,平均每百所学校只有8名音乐教师,万名学生中才只有5名音乐教师。从小学音乐教师在全国的分布来看,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教育机制体制的改革,加强音乐教学,成为当下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如何采取有效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是当下音乐教育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针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探讨了激励性原则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相似文献   

15.
《学周刊C版》2017,(12):212-213
在当今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由于专业音乐教师的缺乏,再加上教师、家长、学生对音乐课程的认识不足,致使小学音乐课形同虚设,现状堪忧。为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小学音乐教师要不断更新音乐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推介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众多学者已经深刻认识到音乐教育的德育功用,认为音乐教育能够陶冶情感、净化心灵.教师通过音乐教学,能对学生产生完善人格、提高素养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但音乐教师要想真正有效的实施音乐教育的德育功效,必须深刻了解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所在、有的放矢,音乐教育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德育功效.反之,若音乐教师固守陈规,忽视学生的音乐兴趣所在,势必无法吸引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更无从谈起通过音乐教育实施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功能了.因此,进行音乐教育时如何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优秀音乐作品对于音乐德育效果实施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小学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小学的重要课程之一。怎样提高农村小学非专业音乐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就该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怀勇 《教师》2011,(8):62-62
小学音乐教育是音乐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实施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小学的重要课程之一。怎样提高农村小学非专业音乐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就该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不纯粹是音乐方面的教育,不仅仅是让每个学生在音乐上得到发展,它肩负着培养和发现其他方面的潜能。贫困山区小学音乐课该如何在新时期以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是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担负起来的责任。贫困山区的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贫困山区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我们有必要针对贫困山区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在小学教育活动中,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舞蹈与音乐都属于艺术教育范畴。在新时代背景下,音乐和舞蹈都是相对独立的艺术,当小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时,往往离不开肢体动作的配合,所以,小学音乐教师运用音舞结合教学模式,可有效升华音乐教育效果,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说十分重要。一、实现舞蹈趣味化的编创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主要内在驱动力,教师在应用音舞结合教学模式时,首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