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秋天闲话     
<正>九十月份,微信朋友圈中关于秋天的话题多了起来。大家纷纷晒出秋景和感受,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共识",这种"共识"又会加深人们对秋天的感受。当大家都赞美秋天时,每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得到了精神上的满足。"听我把春水叫寒,看我把绿野催黄。谁道秋霞一心愁,烟波林野意悠悠。"老歌《秋蝉》唱出了秋天的古典韵味,把我们带入到历代文人墨客营造的秋天气场中。传统文化常年的浸染,让我们对秋风秋叶的审美,有了特定的指向,那些描写秋天的作文大部分很"安全"。  相似文献   

2.
秋天     
"雨侵坏甃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秋天不但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更是一个景色迷人的季节。秋天一到,映入眼帘的满是红彤彤的枫叶和金灿灿的麦田。本期赵彩云同学的《秋天》与我们共同分享迷人的秋色。  相似文献   

3.
《秋天》是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的看图学文。这一课是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达到背诵,从而更好地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象。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中,运用了各种朗读手段,调动学生积极背诵的能力。一、...  相似文献   

4.
常虹 《河南教育》2015,(4):24-25
在语文课堂上,我一般采用"四步读书法"让学生展开学习,即认读、解读、品读、创读。认读是要读对,解读是要读懂,品读是要读出美,创读是要读出新意。下面我就以"秋天多么美"为主题的课堂来谈谈我的语文教学以及思考。"秋天多么美"主要包括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的《菜园里》以及"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以下简称丛书)里的儿歌《秋天到》。《菜园里》要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的名称、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儿歌《秋天到》则是对教材的拓展延伸,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更好地感受  相似文献   

5.
《秋天到了》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课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秋天消息》中第一个子课题。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对秋天资料的收集体会秋天特点并感受秋天的美。  相似文献   

6.
秋天的田野     
习作要求:秋天来了,让我们走进秋天,观察秋天,再把你心中的秋天写下来。秋天是美丽、迷人的季节。一天上午,老师要我们走出校门,去观察深秋田野的景色。我们一出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排高大而挺拔的梧桐树,树上的黄叶被秋风一吹,飘飘悠悠地落下来,好像仙女在撒金花呢!我们一蹦一跳地来到田野上,只见那一片金黄色的稻田上,沉甸  相似文献   

7.
走在秋天     
(配合四年级上册课文《秋天》)《秋天》这首诗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为我们展现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洋溢着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整首诗歌共有七个小节,语言生动优美。第一小节为课文的第一部分,主要写了秋天的太阳和空气这两个方面,如"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第二小节到第六小节是课文的第二部分,详细地描绘了秋天迷人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秋天到,秋风来,桂花开。接着从不同的视角,抓住稻穗、  相似文献   

8.
秋天的树叶     
第九册习作三要求:同学们看了上面这些树叶的照片,一定会认为秋天的树叶很美。(图略)组织一次秋游,到野外去,到山上去,到植物园里去,到公园里去,观察一下植物叶子的颜色与形状。活动中,还可以搜集各种植物的落叶,把它们带回学校与大家一起观察、交流。然后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习作。  相似文献   

9.
习作要求现在正值秋季,你感受到秋的气息了吗?秋天的气候、秋天的景物、秋天的庄稼、秋天的果园、秋天的人们都有哪些变化?请你抓住秋天的特点,写一写自己眼中的秋天。习作指导·轻松解文题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着自己的特点,温暖的春季、炎热的夏季、凉爽的秋季、寒冷的冬季。秋天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可以到田野里或果园里找一找秋天,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可以到公园里或菜市场里感受一下秋天。重点观察秋天里各种事物的变化,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尝一尝、听一听,感受到什么就写什么,写出自己眼中的秋天…  相似文献   

10.
王平 《中小学电教》2009,(11):144-144
<正>一、教材说明《秋天到了》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课第三册第二单元中的《秋天消息》中第一个子课题。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对秋天资料的收集体会秋天特点并感受秋天的美。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初步收集资料能力。  相似文献   

11.
秋天的图画     
教学内容:<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三. 教学目标: 1.读写结合,灵活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好句,说写美丽的秋景、生动的活动场面. 2.养成按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有目的地进行观察的习惯,感受秋天的美好,加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相似文献   

12.
<正>【文本】《秋天的风》刘益善(选自《小学语文新补充读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毕国瑛(选自《小学语文新补充读本》)《山茶花》郭沫若(选自《小学语文新补充读本》)【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走进秋的怀抱,感受秋天的声色美。2.赏读诗文,在语言情境中进一步学习观察,  相似文献   

13.
感受秋天     
习作目标:1.能围绕秋天的色彩写一段话。2.按一定的顺序写,用上表达色彩的词语。能力强的同学尝试写三段或三段以上。习作内容: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调一调,画一幅秋天的景色图,并围绕秋天的色彩写一段话。  相似文献   

14.
迷人的秋天     
正主题层林尽染,硕果累累,好一个迷人的秋天。这是收获的季节,五谷丰登,收获着成熟,收获着希望,收获着喜悦。人生的秋天因此多了一份老练与豁达,也多了些许惆怅与失意。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感受秋天带给我们的独特的美吧!  相似文献   

15.
秋天的图画     
习作内容: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一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选的或画的画。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后读给同桌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改一改。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习作指导:1.写景文章难度较大,把秋天的图画转换成写秋景的  相似文献   

16.
<正>《我的拿手好戏》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习作题目,小学创意写作课程中,也有与之对应的《我的"绝活"》习作题目。此次习作要求学生能发现自己的闪亮之处,并能把自己的感受、看法写出来,既要写出真情实感,又要通过一些具体事例来呈现。本次习作还要教会学生掌握列提纲这个整合材料、安排详略的习作步骤。  相似文献   

17.
在我的抽屉里,珍藏着一幅画。它是我在一个绚丽的秋天里收到的一幅没有色彩的秋天的画。那是我刚踏上工作岗位的第一个年头。正是秋高气爽,稻田里一片金黄,我教孩子们学《秋天》这一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秋天的气息,我带着他们来到学校后面广阔的田野上“找秋天”。孩子们兴致盎然,抛下一路欢声笑语。回来以后,我布置了一道作业:“发挥你们丰富的想象,用你们美丽的画笔,把心  相似文献   

18.
走进秋天的梦亲爱的朋友,当带着墨香的《时事》奔向祖国四面八方,来到你手中的时候,秋天正踏着金黄向我们走来。多少灰,我们在秋天相识、相知,又在秋天相别。一分希冀、一片憧憬,我们的读者中,增加了多少年轻而陌生的面孔。一分惜别、一丝留恋,多少熟悉的身影告别...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简析《秋天到了》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第二单元"走进秋天"中的第一篇课文,通过对秋天气候的感触、对秋天花草树木的观察,引导学生认识秋天的特征;从对秋天瓜果蔬菜的认识,告诉学生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让学生更热爱秋天。  相似文献   

20.
秋天的树叶     
〖习作要求〗这是一篇观察作文。拥抱自然,用心体会,你会发现秋天树叶独具的魅力,你也会真正理解什么叫“一叶知秋”。〖名师导写〗搜集各种植物的落叶,认真观察它们的形状、色彩,向同学们介绍一番,再以《秋天的树叶》为题写一篇作文。一、仔细观察是基础。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别急着回答,到大自然中走一走,先看一看一片树林给你的总体印象,再选一些植物的叶子重点观察———它们是什么形状的?色彩比起夏天时的颜色来有什么变化?那些四季常青的叶子又有哪些微小的变化?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二、作好介绍是铺垫。“习作要求”先让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