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反规避--国际反倾销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避是国际反倾销的产物,反规避是国际反倾销措施的新趋势。为规避反倾销.中国企业必须遵守和利用国际贸易法规,规范企业管理和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并尽快完善我国的反倾销和反规避立法。  相似文献   

2.
规避是国际反倾销的产物,反规避是国际反倾销措施的新趋势。反规避调查条款,是20世80年代初由欧美从反倾销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自我国加入WTO以来,遭遇反规避调查的案件呈增多趋势,对我国国际贸易造成了不良影响。面对这一现象,我们应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反规避调查这一国际贸易新壁垒。  相似文献   

3.
反倾销规避措施是反倾销措施的延伸和发展,已演化成一种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建立我国的反规避法律制度对维护我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的利益具有巨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的反倾销条例对反规避问题作了相关规定,但内容简单且操作性不强。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对欧美国家的反倾销立法考察和借鉴,尽快完善反规避的法律制度,使其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在国际贸易中真正起到维护国家及企业合法利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健 《甘肃高师学报》2011,16(1):137-139
反倾销(anti-dumping)之规避(circumvention)是国际竞争手段更加隐蔽、竞争形势更加激烈的产物,而反规避(anti-circumvention)制度是国家加强对外贸易管理,维护国家利益的体现。在深入分析欧美反规避制度立法与实践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体制之下统一反规避制度的可行性,并结合我国实际讨论完善我国反规避制度及如何应对外国反倾销主管机构针对我国企业发起的反规避调查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被征收反倾销税的出口商通过改变贸易方式、生产方式等来规避反倾销税征收的做法日益增多。这种规避行为架空了反倾销措施,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纷纷出台反规避措施。本主要介绍了反倾销立法比较完善的欧盟和美国的反规避措施,对两的具体制度进行比较和评析,并对我国的相关立法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尽管现行WTO规则体系中并无统一的国际反规避立法,但从GATT反倾销法的历史和实践看,欧芙在国际贸易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以及欧芙反规避立法的完善决定了以欧芙意见为主导的反规避法迟早会被纳入WTO统一的反倾销协议中。我国加入WTO后系统构建反规避立法不仅极为必要,而且应根据WTO反规避立法动向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尽可能地增强我国反规避立法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7.
国际反规避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规避是反倾销法的补充和延伸,虽然国际三大反规避立法体系对反规避的内容规定各异,但反规避措施的实施不但影响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影响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我国反倾销立法起步较晚,反规避立法规定更是简单模糊。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加强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必须完善我国反规避立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反倾销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补救措施出现了滥用的趋势,并且出现了反规避这种新形势。对反倾销的不正当使用使实施国的企业得到利益,而反倾销的目标国的企业则受到了严重损害。目前,中国已成为西方国家反倾销的主要对象,西方国家对华采取不公平的歧视性做法,使中国出口贸易受阻,经济遭受损失,对此,中国应采取必要措施以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  相似文献   

9.
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反规避列入谈判的议题,但由于各方意见不一《邓克尔条款》最终"流产"。自日本改锥案,欧盟制定改锥条款约束规避行为,GATT专家组最初的裁定起,反规避措施的合法性就引起经济法学家、国际法学家们的激烈讨论。文章主要探讨了在WTO体系中反规避措施的合法性问题,并提出了中国应尽快完善反规避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反规避措施是当前美国及欧盟对外贸易法律体系中反倾销法的新发展.反规避措施有助于消除倾销,但在另一方面被用作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的非关税壁垒手段.本文根据当前欧美等国反规避措施不断发展的现状,力图从反规避措施的概念、范围及规避行为的确认等角度,对这一新生法律现象进行粗浅的分析,并针对其中存在的消极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结合我国的外贸实践,提出了该法律现象对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借鉴意义和对外贸易实践的警戒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正式入世意味着中国企业的全球化经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随着对外贸易市场的不断拓展,中国对外贸易额的迅速增长以及众多企业对反倾销诉讼应诉不力,加之国际上对中国的“非市场经济”待遇,使中国成为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针对反倾销的现状,中国企业应提高产品质量,增强行业竞争力,对反倾销诉讼积极应诉、及时抗辩。政府应对被提起反倾销诉讼的行业、企业提供帮助,并建立反倾销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世界遭受反倾销数最多的国家,统计分析揭示:对华反倾销总数排名前十的国家占我国遭受反倾销总数的主要比重;少数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绝对数量小,但其占对外反倾销案件总数的比重大;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更加倾向对华反倾销。因此应该重点防范主要对华反倾销国家;预防少数国家对华反倾销的跟随行为;重视发展中国家的对华反倾销。  相似文献   

13.
文章阐述了澳大利亚、新加坡运用反倾销手段维护本国产业安全的经验,围绕加强产业损害工作,就完善法律体系、健全预警机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提升相关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国际比较,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 世界市场的日趋饱和, 以及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国际间的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显得更为激烈。时下, 面对国际上汹涌的对华反倾销狂潮, 中国政府立场鲜明, 中国政府一向反对企业倾销, 更反对借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中国企业界要不失时机地采取对策, 利用法律武器, 理直气壮地迎战反倾销。  相似文献   

15.
国外对我出口企业提起反倾销诉讼案件不断,造成了严重的市场萎缩和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企业对反倾销的应诉积极性不够,胜诉率不高,原因之一是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在信息沟通过程中企业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应该协同商务部、地方政府和行业商协会建立健全反倾销的信息沟通机制。四体各司其职,联动协作,理解信息沟通的重要性,畅通沟通渠道,完善反馈机制,才能提高“四体联动”应对反倾销的事前防范和事中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6.
当代国际贸易中,反倾销成为世界各国对付不公平贸易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一些发达国家在反倾销法案中针对非市场经济国家提出替代国制度,借机利用这一工具构筑起贸易壁垒,推行单方贸易保护主义。由于替代国制度存在不可类比性、不可预测性、不公平性和不确定性,我国政府应深化改革,加强外交,尽快改变“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角色,充分利用世贸组织反倾销协议及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此外,我国企业应争取市场经济待遇或个案待遇,争取分别税率,选择并提供好替代国信息。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多角度考察,尝试对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屡遭反倾销调查的原因进行总结,使我们对其原因有更加宏观和深刻的认识,为相关对策的提出以及完善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