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句话既指出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又告诉我们:“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必须以语言为载体,必须在“发展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进行。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在发展学生语言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呢?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人们总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它、使用它。这只是从语言的交际功能出发的一种认识,从语言和“说话人”的关系上看,语言是个“多媒体”———既可作为工具,同时也是心智能力的一种反映。比如,同样发出声音,同样要表达一种意思,同样说一个长度相等的句子,为什么有的人会“妙语连珠”,而有的人却“辞不达意”?这就是心智能力的差异。有人不一定同意这个观点。他们举例,不是有的人不善言辞,可照样成为作家、科学家吗?你能说他们心智不优吗?其实,这些人固然很优秀,但问题是,如果他们抓住了幼儿期对…  相似文献   

3.
日前.孙双金老师关于“执教者哪里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哪里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哪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哪里提升了学生的语感?”之间,强烈拨动了笔者的思维之弦。笔者以为,当下的语文课应该立即跳出内容分析理解的老路,转向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上来。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解密阅读文本语言形式,找准文本涵咏的着力点的角度,谈谈如何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是一种实践的语言观,是一种“言”与“行”辩证统一的语言观。这种语言观反对将语言作为一个抽象的符号王国来看待,主张语言是建立在整个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一种现实的交际活动。与“语言决定论”和“思维决定论”不同,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观认为:实践决定了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维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依赖彼此制约,语言是人们借助于特定的意指符号系统进行社会交往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学生如何在议论文写作中建构体现自己思想、情感和思维的语言?广东中山的张华提出了“句径”的概念,议论文“句径”建构途径应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以此指导学生建构议论文语言,学生就能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获得应有的思维品质,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以一带三”。只有语句的结构与内容表达相适应,议论文才能展现其议论性、深刻性、思辨性。  相似文献   

6.
伏荣超 《语文知识》2014,(12):56-59
关于“语文”有着不同的解释,无论将语文理解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化”,都离不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内的广义的“语言”。语文教育家朱绍禹说过:“语文科是语言学科,同时也是思维学科。”语言和思维从来都是相互依存的,离开了语言,思维将陷入混乱;没有思维,语言也没有了意义。所以,语言与思维互为工具和目的。听说读写既需要语言参与,又需要思维参与,语文是语言和思维的统一体。正如乌申斯基所说:“语言并不是什么脱离思想的东西,相反的,语言乃是思想的有机的创造,它扎根于思想之中,并且从思想中不断地发展起来;所以,谁要发展学生的语言,首先应该发展他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对于庄子的理论已有很深入的研究 ,只是专门研究庄子思维与语言关系的文章尚不多见。本文认为 ,庄子对思维对象“道”的精神生命的体认 ,使得思维及用于思维的语言具有了诗意。庄子以这一具有诗意的语言 ,表达了他对对象世界的诗意的思维 ,致使思维与语言达到了“思”即是“言”、“言”即是“思”的完美融合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8.
教师要用语言来“传道、授业、解惑”,在讲求教学实效的今天。掌握运用语言的艺术,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数学语言是我们的职业语言,同是数学课,为什么有些教师的教学让学生感到枯燥、生涩.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而有的却让学生感到有趣、生动,受益匪浅?究其原因,除与教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关于英汉语言对比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语言形式与思维方式的对比,且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以语言和思维关系为切入口,通过语言现象展示与研究思维,对比研究才显得高效科学。借鉴语言与思维关系的相关理论,并基于此从“群体观念”与“自我中心”,“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悟性”与“理性”,“曲径通幽”与“开门见山”四个方面就汉英思维方式与语言形式进行对比研究。语言对比并非简单地比较异同,而是需要结合语言、思维和人类行为等方向综合分析,跨学科研究,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顺应全球化多文化语境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耀军 《学周刊C版》2014,(4):101-101
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语言是紧密相连的,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有效表达,学生能否对数学知识有深刻的理解,从他们的数学语言上就可以完全体现出来。有时候,我们会在观摩学习时听到其他教师这样感叹:“这个班的学生说得真不错,很有条理,头头是道的,”诚然,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有这样的发现:当教师让学生“说”的时候,有的人就能够用清晰、精练的语言准确表达。  相似文献   

11.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以Chomsky为代表的语言普遍论者强调语言是独立于认知的人类天生的官能,Fodor和Pinker对Chomsky的观点进行了理论继承,分别提出人类通过“思维语言”和“心理语言”进行思维的观点,Goldin—Meadow等学者从实验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验证了Chomsky观点的正确性。相关的理论探讨及跨学科的实验研究为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你们家是否有宠物?如果有的话,你们是否为听不懂它们的语言而烦恼?好了,现在有“动物语言翻译机”为你解决烦恼,只要戴上它,你就可以听匿你家宠物说的“话”,倾听它们的烦恼,了解它们的心声,做一名称职的主人。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学生作文来说,语言功底的深浅能体现作文水平的高低。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如果说文章是产品的话,那么语言就是产品的表现形式。再好的材料,没有好的语言去描述,它也平淡无奇;再深刻的道理,没有好的语言去揭示,它也闪光不起来。有的同学的作文语言总是让人满意不起来,有的是语言平淡,缺乏活力和韵味,读来味同嚼蜡;有的是喜欢堆砌、滥用词语,所用词语言不由衷,词不达意,华而不实,不知所云。究其原因,是源于“误将平淡当朴实”或“多用词语成好文”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4.
“语言学概论释要(二)”对教材第五章“语言的发展”、第六章“语言的分类”、第七章“文字”的一些重点、疑难问题作了一定的阐释和补充讲解,供函授学员们参考。一、语言发展的特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这是由事物的性质决定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一种符号系统,这就使得语言的发展具有两个特点:渐变性和不平衡性。1.渐变性。事物由量变到质变,有的是采取渐变的方式,有的是采取爆发的方式。语言是人们须臾不可离的交际工具,它的发展自然不能采取爆发的方式。如果语言采取爆发的方式,一夜之间…  相似文献   

15.
语言训练与发展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数学离不开思维,思维离不开语言。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数学语言的启蒙训练,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语言是以教学语言为“基”,以数学语言为“体”的混合型特有语言,它是数学语言与教学语言的有机融合体。数学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发展。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用生动形象的数学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思维的多重性就决定了数学教学语言范式的多重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多种思维的辨证统一。中学数学教学中应该从语义与句法两方面分析教学,不可偏重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7.
语言建构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基础,有效的语言学习则是有序的逻辑思维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实行“语言”与“思维”训练一体化,引导学生巧用语言知识点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可以综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依托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本,通过“语言”,体悟文本逻辑艺术之美,进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8.
幼儿的自言自语是其思维由外部出声思维向内部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幼儿的自言自语主要表现为“游戏语言”与“问题语言”两种形式,如果能充分利用“游戏语言”与“问题语言”则会较好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语文教育已由“文字———语言”型转变为“语言———思维”型,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要双管齐下已成为共识。因此,要兼顾各自的特点,重视二者的关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沃尔夫假说无疑是本世纪语言研究一个极富魅力的语言人文课题。该假说有两种表述:“语言决定论”,即语言决定思维;“语言相对论”,即思维相对于语言,思维模式随着语言的不同而不同。沃尔夫对人类“世界图景”的深层模式的语言性的深刻洞察,推动了20世纪对语言的思考,促进了广泛的语言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