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1 毫秒
1.
探讨了高校教学中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内容。提出了两种方法模式,一是作为公共学科的数学建模,二是作为专业课的建模与仿真课,两种模式相辅相成。在教学内容方面,在开设建模课之前适当先加强有关应用数学课程的学习,这样可提高学习数学建模的效率。在环节上,可采用课堂教学,课下兴趣小组和毕业设计相结合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由于现实系统的复杂性和开放性,在进行分析过程中,通常借助计算机手段对复杂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介绍了复杂系统计算机建模与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计算机建模与仿真.  相似文献   

3.
本分析了集成3DSMAX与AutoCAD进行机械三维建模方法,讲述了二各自建模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及运用3DSMAX进行动画设计的要点,从而实现三维机械设计及机构运行的动态仿真,为建立多媒体素材库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连续导通模式下Buck变换器各阶段运行特性的基础上,借助Matlab/Simulink强大的数学功能和仿真平台,利用模块化建模的思想,搭建Buck变换器模型,得到其电感电流、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波形.通过对仿真波形的详细分析,验证了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的一致性,确认了建模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数学建模就是用数学语言描述实际现象的过程,是实际事物的一种数学简化。到了21世纪,数学已经成为一种能够普遍实施的技术,应用数学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时,建立数学模型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而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实际问题的桥梁。本文简单介绍了数学建模的基本概念,以及数学建模的一些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连续导通模式下Buck变换器各阶段运行特性的基础上,借助Matlab/Simulink强大的数学功能和仿真平台,利用模块化建模的思想,搭建Buck变换器模型,得到其电感电流、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波形。通过对仿真波形的详细分析,验证了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的一致性,确认了建模方法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仿真建模中存在的缺陷,本文提出了一种动态仿真建模思想,并以这个思想为核心构造了基于专家系统、智能体(Agent)以及图形建模技术的动态仿真建模框架,研究了实现该框架的关键技术及其相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建模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数学建模写作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有效路径.文章从数学表达的视角阐释数学建模和数学写作的内涵,分析数学建模与数学写作的融通机理,指出数学建模写作是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和阐释,最终形成文本性研究成果的过程.基于广义数学模型和狭义数学模型的理解,探索数学建模写作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塑料异型材挤出成型模具在设计与制造中的建模和仿真的基本方法,指出产品开发过程及塑料挤出成型模具的仿真和虚拟样机及虚拟制造技术是加快开发塑料挤出成型新产品步伐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0.
吴珊 《华章》2009,(11)
本文论述了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分析了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结合辅导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论述了独立学院如何有效组织数学建模竞赛方案.  相似文献   

11.
网络环境对高职数学建模教学与学习带来了巨大变革。文章在研究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理论基础上,结合高职数学建模实际,探索了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教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优化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数学建模学习方式如何朝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向发展,提出了一些数学建模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数学建模与仿真(通信系统)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优化教学目标、开发课程思政案例库、采用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方法以及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探讨,以发挥课程思政的德育功能,实现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培育有机结合与相互促进,提高数学建模与仿真(通信系统)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而培养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新时代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数学建模竞赛是培养学生科技探索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的有效途径,给参赛学生提供了充足的思考想象和探索空间,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对数学建模竞赛过程的各个步骤进行剖析和研究,探讨了数学建模竞赛各过程中采用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分析了在建模过程中各环节对提升学生分析复杂问题能力以及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颖 《数学教学通讯》2023,(18):52-53+60
高中数学学科教育的核心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就是高中数学学科教育核心之一.在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的过程中,当大部分教师重视灌输定义、定理、公式,以快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时,往往远离了学生的生活现实,脱离了数学建模实践,而这也就造成了很多人对数学作用的质疑,认为高中数学不过是高考选拔工具罢了.这样的数学建模教学过程可以简称为“知识建模”.但实践证明,取向正确的是建立在生活基础上的数学建模教学,能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生活味”,这样的数学建模教学过程可以简称为“生活建模”.它包含着“知识建模”,看似影响的因素更多,却更接近学生的学习核心.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要求,中学生要形成数学建模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所以,教者应充分认识数学建模、建模的步骤与方法.从而教者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建模能力:一是在概念、定理教学中突出建模方法;二是增强学生理解实际问题的素质;三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四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工具,通过实验验证数学模型的素质;五是在解题教学中实施建模方法;六是加强学生建模论文写作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数学建模是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实践。即通过抽象、简化、假设、引进变量等处理过程后,将实际问题用数学方式表达,建立起数学模型,然后运用先进的数学方法及计算机技术进行求解。笔者通过两个具体的实例阐述了数据建模的过程,最后总结了数学建模的步骤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近十多年来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专科组试题的类型和变化趋势,分析对比了高职高专类学生的综合数学素质与竞赛所需的素质的差距.最后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维为出发点,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把数学建模思维与具体的专业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仿真建模是进行网络拓扑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研究网络协议、网络流量的基础。全面论述了网络拓扑的类型及各种拓扑的仿真建模方法,为广大网络工作者提供了一种研究网络拓扑及构造拓扑仿真模型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国际建模现状1985年美国组织了第一届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简称MCM),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举办此类竞赛的国家,此后每年一届。我国最早是在1989年由北京的三所大学组队参加了美国的MCM竞赛,到后来我国参加MCM的学校越来越多,而且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可以预测,数学建模教育将作为一次教育革命席卷世界上的每一个校园。二、中国中学建模现状尽管数学建模在大学里成为一项重要比赛,但中学建模尚处于萌芽阶段。近几年高考试题中虽有应用题出现,但建模在整个数学教育中仍处于较为次要的地位,多数数学教学将学生带入一个…  相似文献   

20.
在归纳数学建模竞赛历年试题求解方法的基础上,从数据分析、插值与拟合、数据仿真和回归分析4个方面总结了数据处理方法和数学软件在数据建模竞赛中的应用,可为数学建模中合理选择数据处理方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