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认为清末资政院的建立和院章的制定,以及民选议员的组构并通过提交和议决议案,是清末国民参政的重要手段。清末国民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的实践,反映了清末“宪政”的自身特征。资政院是清廷模仿西方资产阶级议会模式而又经过改塑而出现的中央议事机构;资政院院章及选举章程反映出资政院与立宪国议院不同的特点;资政院议员推出和议决议案是直接参与国家政治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资政院由民选议员和钦选议员组成,两者比照,民选议员有着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参政议政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洲地方民主改革中参与式治理与代议制民主的同时并存产生了既互补又冲突的复杂关系.两者之间的张力主要体现于政策实践中的各自为政;决策者难以适应参与式治理改革;地方议会处于两难困境以及公民参与自身的局限性.很多欧洲国家的地方政府一直着力协调参与式治理与代议制民主之间的紧张关系,在地方议会与政府行政的权力关系、地方议员的角色作用以及治理创新与过程管理之间寻求新的平衡.梳理西方学者对参与式治理与代议制民主的关系研究,有助于借鉴西方地方民主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以促进我国的地方民主治理.  相似文献   

3.
生活天天     
英女议员喂奶想在哪就在哪 英国下议院的女性议员可能是全世界最幸福的议员了。因为下议院通过一项规定,允许女性议员在议会里的任何地方给孩子喂奶,只要议长一点头,就可能会出现女议员在议会上哺乳的奇特景观。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议会成立于1913年2月,国民党议员约占四分之三,但其内部不能团结一致,大多数人与革命党并很深的渊源。在二次革命前,浙议会与国民党的政治立场基本一致,积极参与反对袁世凯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和进行专制独裁活动的各项斗争,是全国反袁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二次革命发生后,都督朱瑞以保境安民、局外中立为既定方针。浙议会大多数议员在关键时刻不敢挺身而出,没能通过一个以省议会的名义宣布浙江反袁独立的议案,仅仅“制造“了一个有16位议员具名的要求朱瑞宣布独立的“公函”。国民党在占有绝对优势的浙议会内没能取得强有力的支持,议会内还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自保求安心理,正预示着二次革命的结局。  相似文献   

5.
从清末顺直谘议局到民国顺直省议会,直隶省议员的工资呈增加趋势.从当时工资水平来看,远高于一般工人及农民,说明议员处于社会中上层.但是议员的工资低于行政官员的工资水平,又说明作为地方立法机关的顺直省议会,在地方权力结构的地位仍低于行政机关.由于财政枯竭,议员的薪水到后期往往长时期拖欠,致使议会的会务难以正常维持,成为近代直隶议会衰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从清末顺直咨议局到民国顺直省议会,直隶省议员的工资呈增加趋势。从当时工资水平来看,远高于一般工人及农民,说明议员处于社会中上层。但是议员的工资低于行政官员的工资水平,又说明作为地方立法机关的顺直省议会,在地方权力结构的地位仍低于行政机关。由于财政枯竭,议员的薪水到后期往往长时期拖欠,致使议会的会务难以正常维持,成为近代直隶议会衰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晚清报刊在对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批判的同时,对西方国家政治制度中的宪法、选举制度、文官制度、特别是议会制度等进行了宣传报道,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较系统地宣传报道西方议会民主政治,对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各国议会联盟IPU 简称"议联",总部在瑞士日内瓦,1889年6月在巴黎创立。中国于1984年加入各国议会联盟。联盟的宗旨:加强各国议会议员的团结,增进各国议员之间的个人接触,采取共同行动以加强和发展各国的代议制,特别是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宗旨,从而全面地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伊斯兰会议组织OIC 简称伊斯兰会议,1970年3月在吉达外长会议上宣布建立,总部在沙特阿拉伯吉达。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伊斯兰各国之  相似文献   

9.
从小学到中学。我从未当过学生干部,也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可是在进大学后,我被选为了学生议会的议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的日益临近,瑞士报端不时见到瑞士人对自己的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立场提出质疑的文字。 瑞士议会最近开会讨论如何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议员们提出各种建议,其中包括举行特别议会会议以示纪念,但是最后都被否决,只决定5月7日在伯尔尼大教堂举行一个宗教仪式。届时联邦  相似文献   

11.
《顺直临时省议会法》是顺直临时省议会于1912年7月议决通过的直隶地方议会法,该法采用了立法权高于行政权的分权模式。但直隶都督认为议会权力过大,拒不公布施行。议会与都督围绕《顺直法》展开了较量。1913年4月,北京政府公布了全国统一的《省议会暂行法》,大大削减了议会的权力。《顺直临时省议会法》之争表面上是法律问题,实际是政治问题法律化的体现,是民初由集权向分权政制转型初期,新生的利益集团与传统的既得利益集团在权力和利益再分配中的政治博弈。  相似文献   

12.
明治前期,在西方议会政治思潮影响下,日本社会兴起了近代化的议会主义思潮。思想家们从各种不同视角论证了在日本设立近代资产阶级代议政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极力强调尽快在日本建立议会的迫切性。由此,引起了在日本设立议会是否紧迫的论争。通过论争,不仅使近代化议会政治思想观念深入民心,而且促使统治集团定下了召开议会的具体时间表。  相似文献   

13.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与国会分掌美国的外交决策权。在权力分配上,宪法倾向于国会的权力稍微占优势,但两者大体上呈现均衡状态的关系格局。但从历史发展来看,总统在外交决策领域所占优势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4.
民国初年,奉天临时省议会进行政府部门财政核查时,发现盐运使周肇祥冒支公款问题,引出周挪用公款、私设账目、僭越司法、强占民妇、贿买差缺等一系列违法逾规行径。围绕周肇祥案,奉天临时省议会展开了一场控诉与反控诉的博弈。在奉天临时省议会力争之下,周肇祥最终被迫引退并离开奉天。这场议员与官僚的政治冲突中,民主派获得政治胜利,上演了民初地方议员与官员政治博弈中罕见一幕。奉天临时省议会弹劾周肇祥案是研究民初议会与政府关系在地方层级运作一个重要案例,揭示了民初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真实一面。  相似文献   

15.
民国时期,国民党曾经有过党内民主的制度设计,但是这一制度在实际运行中却演变为独裁统治。依照国民党领袖的设想.党内民主可以模拟代议民主,但是党内民主和代议民主存在本质性的区别,由此也导致了国民党党内民主制的失败。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的宪政思想内容极为丰富。在维新运动时期,其宪政思想主要是提倡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戊戌变法失败后,其宪政思想主要是重视宪法与国会、主张建立责任政府、实行真正的政党政治、推崇司法独立等等。梁启超认为其宪政思想实行的途径主要有:开民智,新民德;“贤人”政治;国民运动。梁启超的宪政思想对当今我国的政治明建设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顺直谘议局是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中以官方为主筹办得较好的一个。南方各省谘议局成立时地方立宪派人士起了主要作用,与官方显得较混乱的状况相比,直隶官方在顺直谘议局成立的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16世纪宗教改革对英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旧有的政治体系遭到破坏,神权与王权并存的双重社会结构被王权至上的一元结构所取代。神权、王权与议会的斗争贯穿了整个宗教改革过程的始末,从而引发出一系列政治观念的演变,这些演变促成英国走向近代政治民主化的道路,获得独立自主的国家尊严,唤醒英国人民的民权至上的民主意识。  相似文献   

19.
“民初政党政治史”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我国近代政治史研究的热点。20多年来,其研究从对民初政党的个体组织的考察及其深化细化,党魁与政党的关系及其政党思想,政党与议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到整体上探讨民初政党政治在短暂的试行后即走向失败的原因,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外债问题是民初国会议事的重要问题之一。得到国会批准是民初外债合同有效的基本保证,外债合法与否在一定程度决定了民初举借外债的最终结局。同时,民初国会是各种利益集团冲突、妥协的主要场所,外债在国会中的命运实际上是民初政局变化最为直接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