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牛顿第二定律在某个任意方向的分量式进行恒等数学变形,证明合力、位移、速度在该方向的三个投影之间存在类似于"分量形式"的动能定理,并对如何正确应用这种形式的动能定理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定理,也是高考中的一个热点.因此对每一位同学来说,在物理的学习中,都必须能灵活地运用动能定理.下面就动能定理的理解和应用中的问题给予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子弹木块模型”极其变形的综合应用,一直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解决此类问题常常需要选择恰当的规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能量守恒观点解题,研究这类问题,对于深刻理解物理概念,熟练掌握力学规律,有效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而选择规律之前,对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进行正确分析,“子弹木块模型”极其变形的综合应用,一直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解决此类问题常常需要选择恰当的规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能量守恒观点解题,研究这类问题,对于深刻理解物理概念,熟练掌握力学规律,有效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而选择规律之前,对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进行正确分析,从而对正确、快速理解题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在高考考点中,“功”是一个基本概念。“动能定理”是一个重点、难点,也是热点.我们知道,做功离不开力,做功的过程也必然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动能定理中又离不开力做功,同时也必然与动能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本文中,笔者将结合例题, 从“力”与“能”的角度来分析求解有关“功”和“动能定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变速圆周运动,主要有两种模型:一类是"绳子"模型,另一类是"杆"模型。中学物理中主要研究物体通过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的情况,对于此种题型,往往会跟动能定理的知识点结合起来考查,而学生困惑的是合外力做功到底有几个。  相似文献   

6.
“子弹打木块”模型是高中物理中常见的物理模型之一,解决这类问题常常需要综合运用动量守恒、动能定理、能量守恒.而通过画图分析物理过程,记住一些有用的推论可提高解题效率.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下面三个问题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7.
刘晓娟 《黑河教育》2014,(10):54-54
正动能定理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在力学乃至电磁学中均有广泛的应用。运用动能定理来进行解题,在很多题目的处理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奇效,尤其是在力学问题的处理中。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动能定理在解决力学问题中的优势。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知道,动能定理是从牛顿第二定理(F=ma)和运动学公式(Vt2–Vo2=2as)中推导出来的,但在解决一些恒力作用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用动能定理求解一般比用  相似文献   

8.
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中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定理之一,所以要想正确应用动能定理解题,必须从各方面深刻认识动能定理.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探讨动能定理.首先是动能定理与牛顿运动定律的联系,然后是它的两大优越性,还有利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三大注意事项.一个联系:动能定理的推导过程体现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结合得出的结  相似文献   

9.
动能定理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其考查题型多样,并与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因此在物理的学习中,能灵活地运用动能定理尤为重要.动能定理的内容:合外力对物体所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表达式为W总=E K2-E K1,是一个标量式,无方向性;特殊情况下也能体现矢量的"方向性",笔者就动能定理"方向性"对比新旧方法来谈谈,希望对大家解题能有所帮助.平时在解题过程中,选好研究对象和过程后,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找出初、末状态的动能,再利用动能  相似文献   

10.
动能定理是由牛顿定律推导出来的,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动能定理比牛顿定律的应用更加广泛.有的问题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来解,必须分阶段考虑,且必须分别求每个阶段中的加速度和末速度,计算较烦琐,如果应用动能定理来解就比较简捷.下面通过几例来谈谈动能定理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应用动能定理建立了常速率运动航天器的数学模型并求出两组稳态解.首先将动能定理推广到受非线性非完整约束系统.对于受速率为常数约束的运动质点,可以应用动能定理建立其运动微分方程.最后得到该方程的两组特解.  相似文献   

12.
牛顿第二定律与动能定理这两种观点被称为处理力学问题的两把“金钥匙”.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使用牛顿第二定律,还是动能定理离不开受力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人根据动能定理应用的相关练习在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问题,敏锐觉察到学生对动能定理参考系选择只是习惯性选择地面进行求解,但并没有深刻认识到运用动能定理需要选择同一惯性参考系的原因.为此,本文从动能定理的推导重新阐述需要选择同一惯性参考系的逻辑理由,并且让学生开阔视野,提升物理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了在非惯性系下应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4.
普通高中物理必修2粤教版,在处理动能定理的教学时,先进行一个探究实验,实验内容是“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通过这个实验,得出动能定理。编者的编写意图,是想让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得出动能定理。我认为,教材这样编写动能定理。从大的方向看,教材企图通过实验得出动能定理,这种想法是不符合物理研究的本来面目的。动能定理之所以叫定理而不叫定律,是因为在物理学的历史上,它首先是一个数学推论,而不是一个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15.
动能定理为高考的必考点.利用动能定理可求变力做的功,求物体的位移、速度、动摩擦因数等一些物理量,应用十分广泛.动能定理的内容是:"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其数学表达式为Fs=1/2mv22-1/2mv21.动能定理应用广泛,求解方便,是高考的热点和重点,下面通过几道高考试题分类例析,供参考.一、求变力做的功  相似文献   

16.
动能定理在高一物理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它可以用理论推导出结论,也可以通过实验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动能定理不同于其它运动学的公式,它具有通用性.但很多学生不知道动能定理的优越性,有的甚至认为还不如其它的公式适用、方便.其实动能定理有它特殊的地方,只要灵活应用好它,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考点分析】动能定理是力学的重要规律之一 ,它表明力对空间的累积效应是物体动能的变化 ,具体体现功和物体能量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对动能定理的考查 ,其一是应用动能定理来求解变力功的问题 .其二是应用动能定理来解决动力学和运动学的综合习题 ,而且可以解决牛顿第二定律无法解决的问题 .动能定理可以和力学、热学、电学等项知识综合构成各种类型的综合题 .是在例年高考中频频出现 ,而且选择、填空、计算各种题型都有 ,是高考中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 ,在高考试题中常占有较大的比例 .【高考聚焦】1.正确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力对物体所做…  相似文献   

18.
动能定理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外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之间的关系,它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大纲要求考生要着重理解动能的概念,会用动能定理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下面谈谈关于动能定理应用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对系统应用动能定理时,要考虑上内力做的功,对单个物体应用动能定理,通常不存在内力做功的问题,但也有例外,像人等单个物体就往往存在内力做功的问题,故对人体应用动能定理时要谨慎,要考虑到人体内力是否做了功.  相似文献   

20.
在某些物理问题中,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比使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综合解题更简捷、更迅速.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是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动能定理1.内容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或物体所受各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数学表达式为:W总=ΔEk=E末-E初或W1+W2+W3+…=ΔEk=E末-E初.2.应用动能定理时必须注意的问题(1)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或可视为整体的物体系.合力指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的总和,因此必须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2)动能定理中的位移和速度必须是相对于同一个参考系,一般以地面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