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和录像分析法,对2011年花样滑冰世锦赛的双人滑、女子单人滑、男子单人滑和冰舞4个单项比赛进化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花样滑冰整体水平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总结出我国双人滑后备力量亟待加强、单人滑和冰舞水平与世界高水平选手差距明显等问题,提出加强梯队建设,保持双人滑整体优势以及加大科学训练力度,全面提高单人滑和冰舞运动员整体水平等改进措施,为继续保持现有优势,改进不足与差距,促进我国花样滑冰运动整体实力的提高以及备战2014年索契冬奥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我国运动员在参加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曾经获得过金银铜牌,是我国冬季的优势项目。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比赛中,我国运动员仅获得了第4名的成绩,从比赛成绩下降的原因看,与运动员的年龄偏大、运动性伤病、新老选手配合不够默契有较大关系。客观地认识当今国际双人滑选手技术动作难度、表演状况,项目发展的趋势,对提高我国双人滑整体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以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自由滑前8对选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观察、数理统计的方法,对选手得分、排位与技术动作难度、稳定性、艺术表现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论表明,当今国际双人滑选手的技术较为均衡,单人跳跃失误是选手失分的主要因素,动作难度普遍达到4级;从加分和后半程10%高难动作奖励加分情况看,运动员良好的体能是高难度技术动作稳定发挥的保障;规则的掌握、运用达到有利于得分的最大化;节目内容中的音乐特点表达、滑行技术和编排选手均有良好表现,但动作连接和表演完成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世界冠军     
《新体育》2002,(5)
3月15日 在挪威特隆赫姆举行的世界杯跳台滑雪系列赛第21站的比赛中,波兰选手马利茨在总积分榜上以14115分的成绩,领先第二名选手236分,提前蝉联世界杯系列赛总冠军。 3月16日 世界杯北欧两项系列赛本赛季的比赛全部结束,德国选手罗·阿克曼以2110分的总成绩,摘取了总冠军头衔。 3月18日 为期7天的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在日本长野举行。中国选手申雪/赵宏博夺得双人滑冠军,这是中国运动员在双人滑项目上首次获得世界冠军;俄罗斯选手亚古今夺得男人单人滑冠军,另一位俄罗斯选手斯卢特斯卡娅夺得女子单人滑冠军;冰上舞蹈冠军被俄罗斯选手洛巴切娃/阿维布赫夺得。  相似文献   

4.
杨德洪 《新体育》2006,(4):50-51
2006年2月14日,在浪漫的情人节这一天,意大利都灵冬奥会的花样滑冰馆中上演了一幕浪漫舞剧。在经典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音乐的伴奏下,俄罗斯著名花样滑冰双人滑组合托特米安尼娜和马里宁以一套完美的动作,成功演绎了现代版的冰上恋歌,以204.48分的成绩获得冬奥会双人滑的金牌,从而延续了前苏联及俄罗斯在奥运会双人滑项目上自1962年冬奥会以来的不败历史。圣彼得堡·寻梦两人最初的配对在1996年。之前,两人都是单人滑选手。托特米安尼娜1981年出生在俄罗斯彼尔姆市,4岁时,被妈妈领进了滑冰馆。小女孩自幼志向高远:6岁时,站着凳子才颤…  相似文献   

5.
去年十二月,日本著名花样滑冰教练员都筑章一郎来我国讲学.对第14届冬奥会的单人滑6种比赛图形做了较深刻细致的指导;对单人滑和双人滑的规定自由滑和自由滑,进行了单个动作和成套动作的全面指导.现将单人滑图形和自由滑技术理论的讲授和指导分别写在下面:  相似文献   

6.
在花样滑冰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花样滑冰女子单人滑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男子单人滑也涌现出大批年轻的优秀选手。这标志着我国花样滑冰在单人滑方面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我国双人滑在单人跳跃、抛跳、两人协调配合以及音乐的编排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已逐渐向世界水平靠拢。冰舞项目在步法的难度、姿势的变化和音乐  相似文献   

7.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申雪/赵宏博终于在2002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上,首度冲击世界冠军成功。这是中国人在花样滑冰这个项目上,继1995年陈露获女子单人滑世界冠军之后,又征服的一座高峰。在本届世锦赛上,中国花样滑冰选手3对双人滑选手分列第一,五、九名。申雪/赵宏博更以其出色的艺术表现力和向高难度挑战的勇气征服了裁判,获得一枚具突破意义的金牌。在男子单人滑比赛中,中国三位选手也都跻身前10名之列,其中李成江还获得了第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12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中,前3名运动员与中国参赛选手的成绩、临场表现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我国男子单人滑选手无论在技术分还是节目内容分上均与世界优秀选手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女子单人滑选手在技术上已接近世界优秀选手,但是节目内容上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双人滑老将的体能较差,影响了自由滑技术的发挥,年轻选手在技术上可以和世界优秀水平比拼,但在节目内容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冰上舞蹈运动员术动作上基本发挥了自己的水平,捻转步和直线托举都得到了四级的高定级并获得了技术加分,但在节目内容中的音乐表达与节奏配合分上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差距较大。认为我国花样滑冰项目发展存在项目发展不平衡、各项目在技术与艺术表现力上发展不均衡和选手经验不足等问题。提出加大资金投入,打造科训结合、大众结合的发展之路;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艺术修养;多举办内的大型花样滑冰比赛,增加年轻运动员的经验;在南方城市尝试设立花样滑冰基点校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36名13~22岁单人、双人和冰上舞蹈花样滑冰优秀女子运动员(国家一级以上)骨密度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能量、维生素D和钙摄入对不同花样滑冰项目优秀女子运动员骨密度有着明显影响;女子单人滑运动员整个身体、腿和骨盆的骨密度明显高于冰上舞蹈运动员的骨密度;双人滑冰运动员骨盆骨密度高于冰上舞蹈选手;女子单人滑和双人滑冰运动员骨密度高于冰上舞蹈运动员骨密度。  相似文献   

10.
资料库     
《新体育》1995,(5)
世界冠军(3月11日至4月10日) 3月11日 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在英国伯明翰结束。加拿大选手埃·斯托伊科蝉联男子单人滑世界冠军,中国选手陈露首次夺得女子单人滑冠军,捷克选手拉·科瓦里科娃和雷·诺沃特尼获得双人滑冠军,俄罗斯选手奥·格里丘科和叶·普拉托夫获得冰上舞蹈冠军。 3月12日 第5届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3月10日至12日在  相似文献   

11.
对世界花样滑冰优秀运动员总体实力、艺术、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指出了2000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双人滑和男子单人滑各国的竞争实力情况以及我国选手在本届比赛中将可能取得的成绩和名次。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各项目的比赛竞技水平进行分析,将我国运动员的竞技现状与世界前三名强者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从整体水平来看,我国花样滑冰竞技实力与冰雪运动历史悠久的大国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我国在双人滑项目上表现出世界顶级水平,我国其他项目都在慢慢向世界高水平靠近;世界花样滑冰欧美大国仍然具有高优势领先地位,亚洲选手也在个别项目中占居世界级水平。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我国花样滑冰竞技水平提升策略:让冠军运动员带出冠军;合理布局项目,发展更多得奖项目;提高技艺水准,在弱项中取得突破;挖掘新人培养,打造雄厚人才基础;提升培养策略,握紧顶尖运动员、教练员。  相似文献   

13.
第十四届冬奥会结束了.我国双人滑运动员在15对选手中获得最后一名,这是值得花样界的同志们和有关领导深思的问题.李耀明同志是我国双人滑著名教练员,参加了笫十四届冬奥会,总结了冬奥会双人滑的特点,介绍了技术现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在这方面发表意见,以期早日摆脱此种落后状态.双人滑是最有可能先取得好成绩的项目,但是,从淘汰的单人滑中选拔双人滑运动员的这种现状是没有出路的.  相似文献   

14.
客观分析中国花样滑冰队的实力,为中国花样滑冰的发展提供参考。采用录像观察等方法对2011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4个项目前三名和中国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的差距。主要结论:中国队的整体实力与日本、加拿大等强队有较大差距;优势项目双人滑的实力有下滑趋势;单人滑和冰舞竞技水平较低,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的差距较大。建议:保持双人滑的竞争力,加强艺术表现力培养,借鉴欧美强国的技术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双人滑是我国花样滑冰优势项目,为了继续保持优势、找出不足,以2014年索契冬奥会花样滑冰双人滑短节目前7名选手为研究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观察、数理统计和对比等方法,通过选手短节目成绩和得分进行分析,指出当今国际双人滑选手的技术较为均衡,单人跳跃失误是选手失分的主要因素,旋转、步法、托举、螺旋线等动作难度等级普遍达到4级,动作的点滴差错瑕疵都会影响选手得分和名次,水平相当时动作质量的加分成为各组合的得分重要因素等问题;提出补齐技术和表演的瘸腿,使技术和表演同步发展,研究规则、掌握规则、运用规则,是得高分、少失分的根本等建议,旨在客观地反映当今国际双人滑的技术和表演水平,为我国双人滑整体水平的提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世界冠军     
《新体育》2003,(4)
2月23日至3月1日 青少年花样滑冰世锦赛在捷克俄斯特拉发市举行,来自近50个国家和地区的约190名优秀青少年选手参赛。 俄罗斯选手舒宾在男子单人滑决赛中,以微弱优势击败美国选手莱萨切克获得冠军。 在女子单人滑决赛中,日本选手太田由希奈夺得冠军。 俄罗斯选手多姆尼娜/沙巴林在冰舞决赛中优势明显,获得冠军。 在双人滑决赛中,中国的两对选手张丹/张昊和丁扬/任重非包揽了该项目的冠、亚军。 2月23日 第36届世界雪撬锦标赛在拉脱维亚旅游胜地西古尔达举行,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124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意大利选…  相似文献   

17.
今年,参加世界锦标赛双人滑的人数多于去年,而少于前年,人员变化不大,基本是上两届的选手。随着花样滑冰技术的不断发展,动作难度日益提高,双人滑对运动员各方面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运动员不但要准确地完成各种托举、捻转、抛跳、双人旋转和螺旋线等典型的双人滑动作,还要熟练地掌握单人的跳跃、旋转和步法等,并且在跳跃的难度上,也要求基本接近单人滑运动员所能完成的难度。换句话说,一对优秀的双人滑运动员最基本的条件必须由具备一定单人滑技术水平的运动员来组配,否则,就要在单人跳跃等难度动作上受限,  相似文献   

18.
新华社波恩三月七日电历时五天的一九九一年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今天在德国慕尼黑降下帷幕。在四个正式比赛项目的较量中,美国、苏联、加拿大和法国选手分别夺得女子单人滑、双人滑、  相似文献   

19.
孙雨  王旋 《冰雪运动》2010,32(4):18-22
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男子单人滑比赛中,雷萨切克在技术难度低于对手的情况下战胜了普鲁申科,将各国对花样滑冰规则变化的不同看法推向台前。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录像观察法对比赛成绩单和比赛视频进行研究,对2010年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冠、亚军的技术、编排和表现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讨花样滑冰规则变化的实质和趋势。认为2004年以来实行的新裁判系统促进了旋转和步法技术的发展,抑制了跳跃技术的发展。指出2010年以后规则将再一次修改,将鼓励跳跃技术难度的发展;规则的变更遵循了花样滑冰项目的规律,进一步促进了花样滑冰项目的发展,有利于花样滑冰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世界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于1990年11月27日至12月2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来自29个会员国的140名运动员分别参加了男女单人滑、双人滑和冰上舞蹈的比赛.这是有史以来参赛国家和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国花样滑冰队一行9人参加了赛会.领队和副领队由王淑荣、李秉权(兼翻译)担任,教练员是李明珠和姚滨.运动员有陈露(女子单人滑)、李晓东(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