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麦田守望者的悲剧性命运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麦田里的守望者》在美国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小说,国内也有不少关于它的评论。本文采取文本细读的方式解读小说主人公悲剧性的命运的产生,社会与自身的原因及其具体表现。主人公霍尔顿看透了周围世界的虚假,他试图超越这个虚假的社会,努力去寻求真诚与友爱。作者把他放入了一个两难的处境:反抗,目光敏税的霍尔顿知道是无用的;妥协,爱好真实的他无法接受。他只能用消极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个虚假社会的愤怒,同时向往做一个麦田城的守望者挽救孩子的纯真。但现实注定了他的寻找一次一次失败,他的向往只是一场不切实际的白日梦。他的这些行动一步步把自己带入孤独与绝望,最后无路可走的悲剧性境地。  相似文献   

2.
抱慰     
波兰著名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十诫》中的一个故事:平安夜,男主人公前女友说丈夫失踪了,要他陪着自己一起去找。真相是,前女友已独自度过了两次平安夜,她觉得自己撑不了第三次,所以,求前男友陪伴。男主人公答应了,他隐约知道真相是什么,但还是陪着她找了一夜。  相似文献   

3.
在风靡全球的电影《哈里·波特》中,每当主人公身临险境的时候,都有一个“神奇宝贝”可以让他隐身,从而一次次死里逃生。电影《择日再死》也不例外,主人公詹姆斯·邦德因为拥有一辆隐形汽车,也使他数次化险为夷。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场面只能发生在电影里,那可就“老土”了,因为日  相似文献   

4.
《教授的房子》是美国著名女作家薇拉·凯瑟20世纪20年代的一部小说,作者刻画了一位中年大学教授在美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所感受的困惑和失落,主人公陷于理想的自我和社会责任的矛盾中不能自拔。分析了主人公所面对的冲突以及他试图寻求解脱的方法,主人公的内心冲突反映了美国进入商业社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的强烈冲击,批判了美国传统价值的沦丧,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社会的怀旧之情。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又一次重温了《爱的教育》这部经典。该书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主人公恩里科的日记,一部分是主人公的父母、姐姐写给主人公的信,还有一部分是老师交给学生抄写的“每月故事”。全书借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讲述了主人公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亲子之爱、师生之情、  相似文献   

6.
细节描写主要是指对表现人物有深刻意义和特殊作用的动作、神情等方面所作的细微描写。成功的细节描写在文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刻画人物性格。如俄国小说家契河夫在《变色龙》一文中,就先后四次描写了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身上的那件军大衣。第一次交代他作为沙皇警犬的身价第二、三次,通过他一"脱"一"穿"两个细节,表现他内心的惊惧、恐慌和见风使舵的狡猾;第四次再写他"裹紧大衣"的动作,暗示他将恢复走狗常态,继续去耀武扬威。主人公欺下媚上的丑恶灵魂在四个细节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二、深化作品主题。如法国小说家都德在《最后一…  相似文献   

7.
职场前传     
五年前,主人公带着一张中专毕业的文凭来到繁华的上海找寻自己的梦想,在经过了最初的速惑、执著后,如今的他在上海已经开创了属于自己的事业,拥有了自己的一家公司。今天,主人公向我们讲述了他刚到上海找工作的一段经历,希望能对初涉社会的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瓦西里·舒克申是当代俄苏文坛上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既是一位作家 ,又是一名编剧、导演和演员。在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的名字同时回响在俄罗斯文坛和影坛上。他的文学和影视作品触及到当代俄国社会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如城乡矛盾、农村人口外流 ,以及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本文通过舒克申作品中创作问题和各类“创作型”主人公的分析 ,指出作家在创作问题上的鲜明立场以及他对“创作型”主人公复杂、矛盾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纳博柯夫认为小说必应该是美学的,而不是伦理的,文学创作不过是一种审美游戏,不存在什么社会意义,小说只是给人带来审美快感的东西。但作者也知道他无法回避读者的伦理审视,于是他在他的小说《洛丽塔》中设计了一系列的自辩手段,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对小说主人公,也是故事叙事者的不论行为产生了同情,从而达到自我辩护的目的。这些自辩手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精神分析法,巧合和重影人物。通过这些自辩手法的运用,作者表达了他的艺术观,既所谓的真实都是主观的,阅读小说就是一次对生命真实的一次体验。  相似文献   

10.
《鼻子》是芥川龙之介的成名之作。在小说《鼻子》中,不正常的鼻子为主人公带来了数十年的心理苦痛,正常的鼻子虽然为主人公带来了一时的内心欢乐,却增添了他长久的烦恼与愁苦。而再次恢复怪异模样的鼻子又一次使主人公现出欣喜之情。通过对心理活动、动作描写的分析,深刻揭示主人公微妙的内心世界,并进一步阐述主人公自卑的心理、试图改变的积极态度以及过于敏感脆弱的自尊心。同时也批判了他人的自私冷漠、利己主义人性的阴暗面。  相似文献   

11.
历史回音     
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活了68岁,发表过100多部小说,他的写作速度是非常惊人的.他白天同他作品中的主人公生活在一起,晚上则与一些朋友交往聊天.在一次盛大的私人聚会上,有人问他:"你苦  相似文献   

12.
马尔库塞认为当代工业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他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向人们指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繁荣昌盛只是一种虚假现象,掩盖在这一现象背后的却是个完全不同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中途》之主人公因受自身殖民身份所限,在空间上和时间两个维度上表现出非裔美国人与生俱来的中间性。他在空间上斡旋于美国白人社会与被贩卖的黑人之间,徘徊于贩奴派与贸易派之间;在时间上,他游移于他父亲所代表的充满反抗性的逃奴与他兄弟所代表的"良好黑鬼"这两代非裔美国人之间。中间性使主人公无所归依。作者安排主人公重写贩奴史上的"中途",书写历史空白,为非裔美国人提供了一条超越中间性,迈向自由的通途。  相似文献   

14.
《镜宫》以“镜子”和“迷宫”的双重隐喻,讲述了主人公在青春成长过程中透过“他者”之镜,成就“自我”认同的故事。小说为主人公设置了四组镜像,分别是勇气、信任、爱情和死亡。主人公在每组镜像中经历的人生,都是成长中的一次蜕变,在看似虚幻的故事背后,却抵达现实深处,最终帮助其建构了新的自我,走出成长的迷宫。  相似文献   

15.
《追寻卡奇亚托》中的主人公柏林由于无法忍受战争的残酷,于是借助战友卡奇亚托的失踪,开始了一段出逃经历。本文以柏林在空间上的一次次转移为主线,通过挖掘他在困难境遇中的心理来揭示柏林为何最终返回战场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6.
海明威塑造了一系列的硬汉形象,桑地亚哥作为《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是其中之一。在小说中,他被刻画成孤独、坚定、高贵,充满信仰和理想的形象,在经历一次次死亡的洗礼之后,灵魂最终得到升华。  相似文献   

17.
看完一场场爱情片之后,感到很失望,不是为两个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失落,而是为那失实的情节失落,为虚假的情感失望,因为主人公永远也逃离不出地位和金钱的纠缠。我不禁感叹:人间还有没有真情在?跟随妈妈来到这个城市已经四年了,总感觉到有些许的遗憾。尽管这里的房子很大,尽管妈妈  相似文献   

18.
美国文学中以青少年人物为主人公的小说层出不穷。50年代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以其鲜明的形象成为一个消费社会中的“好的坏男孩”,他的言行揭示和批判了美国消费社会中人们对物的狂热追求与迷恋,指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凡卡》一文记叙了主人公凡卡的悲惨遭遇,激起了无数读者对沙皇统治下黑暗社会的无比憎恨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我也一样。主人公凡卡刚刚9岁,就被送到鞋匠阿里希涅那儿做童工,吃尽了苦头。正如他在信中写的那样:  相似文献   

20.
张翌晨 《新读写》2011,(10):17-17
很早就看过了《肖申克的救赎》,每看一遍,都会被震撼一次,一直找不到生活中与主人公安迪经历相同精神磨难的人,偶然间看到“中国达人秀”里的一名选手,他的名字叫刘伟。一个失去双臂的小伙子,他走上台来,没有讲述任何苦难,而是用他的双脚演奏他的梦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