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现状进行研究。指出目前所遇到的困难:课程设置不太合理;实验设施条件缺乏。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课程改革方案:重新修订培养目标,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化课程设置;进一步加强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完善实验设施;加强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作为学校体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余暇体育对于弥补体育课程教学不足,传承体育文化,掌握体育知识,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限制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并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自编的《广东医学院校大学生学校归属感调查表》,对广东药学院及广州中医药大学共153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研究广东医学类院校学生学校归属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建设改善校园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河北师范大学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体育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消费动机具有专业倾向性;体育专业学生的消费水平高于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学生的消费结构比较合理,并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对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服务需求的内容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是影响青少年学生不愿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原因之一.青少年学生对体育活动项目、体育活动组织、体育活动次数需求、体育活动时间需求和体育活动场所需求都有相对具体的需求.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服务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青少年体育活动的效果.青少年学生体育活动服务应在满足青少年体育活动服务需求基础上运行.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浙江省中职与高职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通过了解中职与高职学生体育消费的特点和动机,找出中职与高职学生之间体育消费的差距及其形成内因,从而帮助中职与高职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消费行为方式,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肥胖中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及行为价值取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湖南省肥胖中学生体育意识行为特点,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部分中学肥胖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行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湖南省肥胖中学生总体体育意识水平低于体重正常学生、体育行为较体重正常学生消极.结论:中学体育教育中应加强肥胖学生体育意识及行为的培养,加强肥胖与健康知识的教育;根据肥胖学生特点,制定科学的健身运动处方,以培养其锻炼兴趣和提高其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之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人们对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不少,但关于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的作用探讨却不多。本文从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层面入手,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讨,旨在为高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依据课程设计理论,对研究性教学视角下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校体育学》课程设计进行探讨,认为:《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基本知识和经典理论、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能力四个方面;课程内容体系分为学校体育基本概述、体育课程、体育教学、课外体育和学校体育管理五个模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进行研究性教学的模块细化为基本知识和研究课题两大部分;应从学习态度、掌握知识和研究能力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学习,其中以学生研究能力和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评价为主要评价内容。  相似文献   

10.
关于体育专业学生择业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193名体育专业学生的择业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体育专业学生的择业形式单一,择业观和择业期望上存在落差,择业时没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导致的主要原因是体育专业学生的自我认识不足和心理问题,为了进一步改善体育专业学生的择业现状,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课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中医药大学体育课选课系统是基于校园网设计实现的,采用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与流行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安全性高、系统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2.
郑怀贤教授的武医一生促发了关于武医结合的思考。武医同根同理,有着共同的哲学方法论基础。阴阳调和、刚柔相济是练武行医的共同行为准则。功与力的共性和共识使武术练习对中医骨伤科医生的手法技术等的发挥具有训练学意义。一些法于自然的武术功法套路或节选可应用于健身和康复锻炼。伤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应更多地从肢体运动规律分析伤病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机制。武医结合的历史实际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量化指标为特征的知识中心教育使体育教育中学生越来越失去自我,成为数字表征的抽象人。在此“刺激-反应”话语下,学校武术表现出实践性本体教育缺失的“去中国”化异化现象。鉴于此,通过文献资料法、辩证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传承进行分析,认为:拳种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话语的隐喻,传统武术以“拳种人-武术人-中国人”的教育模式,在生理身体、社会身体、心理身体教育方面实现对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而进行自我认同人化教育。当前学校武术要进行拳种的“内外、己人、身心”话语转换,以“己-人-己”路径进行精神培育从而实现中国特色的育人,服从“学武术,做中国人”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4.
技能综合型体育教师是互联网盛行与信息爆炸时代学校体育教育的需求.通过对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师综合技能训练中心的设计思路、构建目标、建设特色以及前期应用效果进行论述,表明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师综合技能训练中心是集多场地、多学科、多功能于一体的体育术科实验室,为体育教师综合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5.
广州市体育健身娱乐场所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全民健身计划提出了要开发适应群众消费水平的体育健身、康复、娱乐等市场。本文通过对广州市体育健身娱乐场所的调查,调查显示广州市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具有健身与娱乐、群体参与、经济效益和竞争激烈的特征。建议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今后应向多功能大众化方向发展,并使部分能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服务。  相似文献   

16.
文献、问卷和谈访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大学城整体体育资源集中、先进和全面,但分布不均衡,在各院校孤立的体育教学与训练条件下,资源集中、全面的优势得不到体现;同时,体能要求和难度较高的课程,因选修人数不足而不能开课,造成部分学生得不到自由选课的满足和体育开课不全面;由于师资分布不均等原因,晚上和周末授课与训练的机率降低,白天和非周末的机率增多,凸显场地和师资不足。这些问题造成各院校的学生在场地使用、体育课选项和拥有体育师资等方面相对不平等,同时,由于缺乏组织管理和指导、缺少锻炼伙伴和合适的项目、时间和场所不足等原因,造成大学城自觉锻炼的学生比例不高,且锻炼时间不足等。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整合教学与训练可得到相应的改善,同时,各院校现行的体育教学与训练形式,为大学城整合教学与训练,提供了实践运作条件和经验。大学城大部分学生认同付费健身的做法,为整合教学与训练的经费来源提供了观念保障。  相似文献   

17.
围绕着“美何以在作为中国武术载体的人的身体上落地和生命中实现”这一尚未解决的研究议题,提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在哲学、美学、体育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指导下,对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进行建构与解构。研究认为,1、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的理论建构包括:“身心一体论”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提供了身体哲学的立论依据,“身体主体观”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提供了身体美学的理论支撑,“反思性身体训练”为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提供了身体实践的主要内容;2、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的理论建构包括:顺随通达的身体知觉之美,以动入静的身体感通之美,自然适度的身体愉悦之美,关怀生命的身体康养之美,内向超越的身体意向之美。文章最后指出:以身体哲学为依据、身体美学为支撑的中国武术“以身为美”理论有着丰富的身体实践资源。对其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不但能够对中国武术理论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最为关键的是它让我们对“下学而上达”的中国武术传统有了更多期待。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健美操专项课"男女生合班"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行体育教学模式中,部分高校还在实行男女生分班教学模式.这种体制已经无法实现发展体育兴趣,培养终身体育观、提高体育文化素养的高层目标,也阻碍了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结合本校体育教学改革情况,针对性的对健美操专项课男女生分班、合班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对比,通过了解他们生理、心理情况以及对他们身体素质测试和考试成绩进行分析,认为健美操专项课实行男女生合班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战略任务,广州市委、市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也提出"努力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发展目标。学习型社会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保障和实现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各种学习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获得社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具有系统网络和远程教育优势的广播电视大学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大有作为,广州电大通过明确办学与服务的功能定位、推进数字化学习港建设、开展职工素质教育、拓展数字化社区教育、形成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互沟通机制、加强学习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等为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20.
运用测验法、数理统计法对湖北医药学院2008级的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三年跟踪监测,分析发现,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良好,体质健康状况改善显著,男生体质状况优于女生。学生总体身体形态偏瘦,身体机能改善明显,身体素质具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指出高校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对于增进学生体质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并提出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