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曾经见过这样的情形:一位老师拿着张画问孩子:“你画的是什么呀?”孩子兴奋地说:“我画的是荡秋千……”教师严肃地说:“谁叫你画秋千呀,不是说了画火车吗?重新画!”孩子眼中的神采黯淡了,委屈地拿着画离去……或许,在成人眼中那些不过是涂鸦之  相似文献   

2.
我曾听过这样一件事:有两位母亲,带着她们的孩子去学画画,老师对两位家长说:“你们的孩子在绘画方面都是很有天赋的”。于是这两位家长信心百倍地陪着孩子学画画。其中一位家长总是把孩子画好的每一幅画都拿到老师那里,请老师细细  相似文献   

3.
吴晓红 《早期教育》2009,(12):24-24
在非洲加纳的苦马西寄宿学校,有一位老师走进教室.手里拿着一张画有一个小黑点的白纸。他问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黑点。”这时.老师说:“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是张白纸吗?”事例告诉我们:学生与老师之所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是因为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家庭教育:家长们总是向老师抱怨孩子的不对,  相似文献   

4.
正讨论情景(2015年第1期):升入中班了,有时候因为绘画比较难,会让孩子回家练习在幼儿园学习过的画,让他们第二天早上带给老师看一下。但第二天收到画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孩子的画,都是出自家长之手。我向家长询问,家长说:"他画的不好看,也不知道怎么画。"听了家长这样说,我知道家长是担心孩子画的不好看,老师会责备。我就向家长解释:"我们对待孩子交来的作品,哪怕是不好看,我们也会以鼓励为主。  相似文献   

5.
讨论情景:升入中班了,有时候因为绘画比较难,会让孩子回家练习在幼儿园学习过的画,让他们第二天早上带给老师看一下。但第二天收到画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孩子的画,都是出自家长之手。我向家长询问,家长说:"他画得不好看,也不知道怎么画。"听了家长这样说,我知道家长是担心孩子画得不好看,老师会责备。我就向家长解释:"我们对待孩子交来的作品,哪怕是不好看,也会以鼓励为主。孩子有了自信,他对绘画就有了兴趣,  相似文献   

6.
陆玉明 《母婴世界》2014,(8):130-131
每到周五,孩子都会高高兴兴地从幼儿园拿着老师写的评语回家给爸爸妈妈看。作为家长,你是不是每次都认真地看过这些评语呢?你了解老师是怎么写这些评语的吗?你知道老师评语的目的是什么吗?今天,关于评语,我们来看看幼儿园老师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7.
曾经见过这样的情形:一位老师拿着张画问孩子:“你画的是什么呀?”孩子兴奋地说:“我画的是荡秋千……”教师严肃地说:“谁叫你画秋千呀,不是说了画火车吗?重新画!”孩子眼中的神采黯淡了,委屈地拿着画离去……或许,在成人眼中那些不过是涂鸦之作,但在孩子的心里那却是他们所知道的、喜欢的、最有兴趣的部  相似文献   

8.
家长:评小红花可以算是幼儿园里很常用也很传统的一种奖励方法。但实际上,每到周末,一些手里拿着小红花的孩子向他们的父母报告本周的好消息,一些两手空空的孩子则回避家长有关小红花的询问,另有一些孩子和家长对此却是漠不关心。因此,老师、孩子和家长对这一做法的看法,是值得研究的。老师: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这是他们最初的荣誉感的表现。家长们也希望自己的孩  相似文献   

9.
儿童初学画时为什么胆小不敢下笔? 答:孩子是有自尊心的.尤其在陌生的环境中.常常害怕自己画得不好会遭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在精神上感到拘束和压抑。因而不知从何下笔.但在他所熟悉的场合里又会同其他孩子一样玩耍、游戏。所以.教师和家长对初学画的孩子耍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和费备。当孩子熟悉了老师及周围环境时。就会自然摆脱害怕心理.饶有兴趣且得心应手地画起来。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年轻老师。我喜欢把每个小朋友的画展示在墙面上,总是有家长问我:“李教师,我孩子的作品为什么跟教师画的不一样呢?是不是很笨呢?”我不知如何是好?  相似文献   

11.
某日,有个家长来找我聊聊孩子的学习,谈到孩子在家做作业的情况。“每天在家做基础题还行,老师讲过的知识,正确率还不错。可一遇到稍变动一点的题,就束手无策,怎么办啊?”而后,又有一位老师拿着作业本抱怨说:“这些题目只是基础题稍微变化一点,正确率就下降很多。怎么教?”这样的话语还有不少,看着焦急的家长和老师,他们所说的都指向一个问题:孩子思考能力不强,有明显的层次性。作为一线的教师,  相似文献   

12.
钱春蕾 《教师》2015,(6):66-67
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所看所想的经验很有限,在绘画时往往拿着纸和笔却不知如何画起.那怎样才能让孩子乐意画画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幼儿有绘画的兴趣和热情,辅之以教师的循循善诱、正确引导,即使是小班的孩子,也能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  相似文献   

13.
孩子置身于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产生心理负担,是完全正常的。这时,就需要家长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卸下思想上的包袱。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首先要理解孩于,然后以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疏导。下面谈谈我对两件事的处理方法,和家长们交流。在第一天的家长陪伴半日活动中发生了这样一件小事。户外活动后,老师准备发糖了。我带孩子去洗手,回来时看见老师正拿着一个小布熊亲旁边小朋友的脸,一个一个亲过去。我的孩子立刻不高兴了,生气地噘着嘴。我心里很明白,连忙问他:“怎么不高兴了?”孩子委屈地说:“老师不喜欢我。…  相似文献   

14.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孩子从学校回来时,带回家一幅画——一只涂成紫色的小鸟,老师写在画上的评语是:“鸟不是紫色的,请重画一张。”孩子对妈妈说:“可是我的小鸟就是紫色的,这是我想象出来的。”母亲把画贴在了墙上,作为孩子勇于创造、大胆坚持自己真实观点的见证。无独有偶,一个美术班里的孩子在画马。有个孩子画了一匹绿色的马。家长觉得孩子画错了,老师却不纠正,家长很不满意,认为不能让孩子再学下去了,于是退了班。那么想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吗?“沙漠里如  相似文献   

15.
记得有一次,我教幼儿画《金色的房子》,我先出示范例,然后示范,最后幼儿学画,绘画结束时,我发现一个小朋友画得惟妙惟肖,和老师的范画很相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拿着范画和这个小朋友的画向一位富有绘画经验的赵老师请教。我暗想:他看后准吃惊。没想到,他叹了一口气说:“这个小朋友眼睛里有画,而心里没有画。”我着实吃了一惊,忙让赵老师接着讲下去:“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像力和创造力是很独特的,绘画时教师不宜示范,也不宜出示范例,应放手让幼儿自己画,孩子眼里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在欣赏孩子的作品时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  相似文献   

16.
答:帮助孩子学画画,家长不能采取简单和生硬的做法,首先要了解学画画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还是来自孩子自己的需要?是让孩子自己画得满意呢?还是让家长满意?是让孩子在绘画过程中“玩”得开心?还是家长希望得到一幅认为“美”的作品重要?有  相似文献   

17.
常常听到有家长在教孩子画画时说:“这东西画得一点都不像,应该这样画,应该照书上画,照老师的画。”“这孩子尽瞎画,哪有把鱼画在天上的?”“这张画颜色涂得一点都不均匀,用的颜色也不对,人的脸哪有绿色的,难看死了!”……他们用成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这些孩子的画,要孩子照大人的想象来画,画不好就命令:“擦了重画!”反复的指责和否定,  相似文献   

18.
一、套画法 就是用一张透明纸罩在原画上面,将该画的轮廓及各部位的主要线条描绘下来的方法,即描摹法。这是一种启蒙式的教学画法,适合初学绘画的孩子。画时注意把纸放平,固定好,避免画纸挪动与原画错位。这样拓下来的画与原画非常相似,也较易掌握,因此,教调动学生学画的兴趣和积极性。然而,这种方法既不能放大或缩小,只能描绘与原画大小相等的图形。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理想     
女儿四岁去学画.老师从来不布置作业,还总是对家长们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逼孩子画画,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画得不好骂孩子."为了训练画斜线,这位老师想出来画蜘蛛网的游戏:为了训练画圆.她义想出来画蒲公英的游戏:她的课堂总是妙趣横生.所以.女儿很喜欢去画画.在我看来.这是一位高明的幼儿艺术教师.她有自己的教育理想--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画画.  相似文献   

20.
<正>电视连续剧《家有儿女》中有一场戏,小雨和他的同学拿着考试卷互相问:"你考了这个成绩回家敢让家长签字吗?"另一个说:"不敢,当时考试时多打点分就好了。"两个孩子的表情极为痛苦。然后就是老师找家长,反映孩子代替家长签字的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