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试教育的根源就是学校和上级部门把考分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从而导致师生唯考试科目、考试内容去教与学,使教学内容受到局限,教学方法十分单调,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不能得到主动的、和谐的发展。教学评估这种明显的导向功能,直接左右师生的教学行为。要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就必须改革过去那种片面的教学评价方法。基于这一认识,我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把改革教学评估方法作为一个突破口。其主要作法有三点。  相似文献   

2.
对校本课程的有效性评价,应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所起的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具体可表现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教学和学生素质发展三个维度:维度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校本课程开发不是让教师编教材,而是基于一定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而进行课程编制与实施的过程。这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所需要而且可以得到的条件所进行的评价,是对…  相似文献   

3.
学校评价改革是当前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随着学生评价改革和教师评价改革的实施,学校评价改革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有效的学校评价会促进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改革向纵深推进,不当的学校评价不仅无法促进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改革,相反可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改革的倒退,进而影响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程。新课程背景下学校评价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性学校评价基本理念的确立学校评价一直以来都是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更好地对学校实施统一管理而开展的以督导为特征的…  相似文献   

4.
在评价改革的探索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只建立起学校对教师,学生的评价制度,而不能激发教师和学生对评价的热情,并以评价主体参与到学校所有的评价工作中,评价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教师对少于的评价内容、评价方式如果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就会影响课程改革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华君 《云南教育》2009,(5):45-45
科学、客观地评价教师工作,是学校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教师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媒介,正确评价教师的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环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进行中,作为课程改革实施者的教师直接影响课改的成败结果,而教师评价改革则直接影响教师素质的发展,因此,对教师评价的改革必然成为新的关注点。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努力构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课程改革涉及教育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以及如何实施与评价等学校教育中促进人的发展的核心问题,因此,课程的调整和变革必然受到社会、教师、学生、课程工作者及学校办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在实践中,要实施活动课程,需要对影响活动课程建设的诸多因素,从社会到学校,从思想观念到教学条件,从教师到学生,从设计到实施,从教学到评价与管理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审视。在活动课程的建设中,存在着教育思想与课程观念的转变、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课程内容及操作体系的构建,及如何进行师资培养和增加教学投入等问题。在此仅就树立与活动课程建设相配套的课程观与建立教学评价体系两  相似文献   

7.
学生学习评价改革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难点,其作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推动器和进一步密切联系学校(教师、同学)、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桥梁,对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的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三年来,我们经过大胆摸索和初步实践验证,建立并实施了以“五个结合”为依据,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8.
对校本课程的有效性评价,应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既要评价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和内容,又要评价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为和体验,还要评价校本课程作为教育信息载体在学校所起的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具体可表现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教学和学生素质发展三个维度:  相似文献   

9.
张寿强 《成才之路》2014,(15):18-18
正对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评价来讲,其能够帮助教师直观地掌握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们的知识水平,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活动。所以,作为物理教师,应认识到教学评价的重要性,不断对评价的内容及方法进行改进,从而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精准性。在以往的高中物理课程教学期间,教师多采用考试的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验,根据成绩评估学生们的水平。此种评估方法十分片面,缺少客观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已经出现了相应的转变,所以,教学评估形式及内容也应予以调整。下面,笔者针对教学评价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从2004年秋季开始,广东作为全国首批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区,全面进入新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本次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深度与力度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巨大的变革使我市的高中地理教育面临一次严峻的挑战。普通高中新地理课程的实施,首先是对学校教育管理以及地理教师如何合理地开设必修与选修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如何根据教学的规律、教师资源和教学设备、学生生源等状况,排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地理课程表,是学校地理课程实施首先要碰到的问题。随着高中地理课程实验的深入推进,以下矛盾也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