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骆仁彬 《班主任》2005,(7):24-24
记得师范刚毕业那年,初为人师很是得意,走上讲台,面对几十双黑溜溜的眼睛,我感到了教师的神圣,于是我挺着胸膛教育他们:"你们要……不要……"当有的学生犯错误时,我毫不留情地训斥他们,看着他们耷拉着脑袋,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我又感到了教师的威严.有时我特别生气,就动手揪揪他们的耳朵,戳戳他们的脑袋,学生就更加害怕了.  相似文献   

2.
读者俱乐部     
读者来信亲爱的叔叔阿姨:你们好!我是一个特别爱看《科学启蒙》的女生,现在马上就要毕业了。平时我们的学习比较辛苦,但是,当我看到《科学启蒙》时,我就感到很轻松。它的内容丰富,阅读后给人一种很“爽”的感觉。谢谢你们让我看到这么精彩的杂志。我衷心祝愿《科学启蒙》越办越  相似文献   

3.
流水光阴     
<正>看《中国合伙人》,片尾曲响起的时候,心中蓦然一动,几欲落泪。罗大佑一首《光阴的故事》,用20世纪80年代歌曲惯有的抒情方式,唤起了无数人的旧日情怀。当然,也包括我这个"90后"。就如影片最后的字幕所写那样——"他们的故事,或许也是你们的故事",每个人都曾有过忧郁  相似文献   

4.
舒倩 《老年教育》2006,(3):32-32
每当我聚精会神捧读《老年教育》时,很多同事感到不解:“年纪轻轻的,怎么喜欢看老年人的书?”“你们是没看,看了也会上瘾。”我向他们讲起自己与《老年教育》的故事。  相似文献   

5.
黄老师素描     
<正>我初到《作文新天地》编辑部时,手头资源少,做约稿、访谈等需要老师抽出宝贵时间予以配合的工作,心里总有点惴惴。但我与浙江省乐清市白象中学黄忠老师的联系却十分顺利,他的热情极大地鼓舞了我。我们约定,我给他们文学社一位学生作家作个"印象"人物访谈,顺便和文学社的同学们交流座谈。记得那次,我坐巴士在温州大桥边下车,等黄老师来接。身边幽暗灯光中呼啸来去的车流,让人感到一丝惊悚。这时黄老师的车赶到了,他打  相似文献   

6.
我一直很喜欢《今日中学生》,觉得里面的内容很精彩,让人受到启发。阅读里面形形色色美妙的文字,我感觉自己很充实。——广汉市和兴中学阳菡真的非常感谢你们编辑的《今日中学生》。每当我被这个世界的"花花绿绿"遮住双眼时,是《今日中学生》用温暖的双手拨开了眼前的浓雾;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 我在电视台专搞幼儿节目,在幼儿园录节目时看到了你们出版的《幼儿教育》月刊,感到办得颇有特色。你们的杂志对我们办节目很有启发,使我们打开了思路,开阔了视野,我们办的幼儿节目中有的节目就是走你们趟出的路子,或者是全盘端上。  相似文献   

8.
卢新宁 《当代学生》2013,(18):27-28
谢谢你们叫我回家,让我有幸再次聆听老师的教诲,分享我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的特殊喜悦。就像刚才那首歌唱的,"记忆中最美的春天,难以再回首的昨天"。如果把生活比作一段将理想"变现"的历程,我们只是一叠面额有限的现钞,而你们是即将上市的股票。从一张白纸起步的书写,前程无远弗届,一切皆有可能。面对你们,我甚至缺少一分抒发"过来人"心得的勇气。但我的先生力劝我来,我的朋友也劝我来,他们都是1984级的中文系学长。今天,他们有的仍然是一介文人,清贫淡泊;有的已经主政一方,功成名就;有的发了财,做了"富二代"的爹;也有的离了婚,生活并不如意。但在网上交流时,听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让我一定要来,代表他们,代表那一代人,向自己的弟弟妹妹说点什么。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我在电视台专搞幼儿节目,在幼儿园录节目时看到了你们出版的《幼儿教育》月刊,感到办得颇有特色。你们的杂志对我们办节目很有启发,使我们打开了思路,开阔了视野,我们办的幼儿节目中有的节目就是走你们趟出的路子,或者是全盘端上。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与班上五名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座谈时,我向他们提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们每个人用一个词来描述一下你当前的心态。他们的回答分别是"无助""压抑""寂寞""迷茫""困惑"。前三种情况可以说是高三学困生的常态。他们由于高一、高二学习下功夫不够,各科基础不太厚实,到高三冲刺时,老师按知识板  相似文献   

11.
读者来信     
亲爱的可可: 您好!我非常喜欢《中学生阅读》,尤其是书里介绍的一些名著和时文佳作,我对它们很有感觉,就像是遇到了适合自己的衣服,全身每一个毛孔都感到很舒心。真的很喜欢你们!  相似文献   

12.
正为了让学生学会阅读经典名著,喜欢阅读经典名著,笔者所在的学校开设了阅读室,要求教师每周利用一节语文课带领学生在阅读室阅读经典名著。然而,笔者发现,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投入地阅读,大部分学生只满足于完成读书笔记的任务,有的学生则捧着书本发呆,有的学生会悄悄地问我:"老师,我能拿《老夫子》来看吗?"有的学生说:"这些书读来有什么用呢?"确实,《昆虫记》《童年》《骆驼祥子》  相似文献   

13.
我的儿子一年之后就3岁了,很快就要上幼儿园了,但孩子入园前后的教育问题让我这个做家长的感到无所适从.当我看到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时,欣喜异常.我认为,应该把这份真正的"育儿指南"送到每一个幼儿家长手中,指导他们更好地教育孩子. 《指南》让家长明白了自己应该如何对幼儿进行教育.在幼儿入园之前,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按照《指南》的要求去做.比如在身心健康方面,《指南》指出:"成人用恰当的方式表达情绪,为幼儿做出榜样.如,生气时不乱发脾气,不迁怒于人.成人和幼儿一起谈论自己高兴或生气的事,鼓励幼儿与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引导……"这些科学的方法对3岁以前的孩子同样有效.我学习了《指南》之后,就反思了自己平时不当的教育方法,明确了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在大学校园里,他是中文系教授;在儿童文学的道路上,他是著名作家;在爱他的读者那儿,他是子涵叔叔、子涵伯伯、子涵爷爷;在《妙笔阅读》中,他是特约主编,告诉小读者如何从阅读中汲取能量……"梅子涵老师的妙笔阅读坊"正式推出啦!小读者们,你们准备好在梅子涵老师的陪伴下,一起阅读、共同成长了吗?这一期,我要给大家推荐的是图画书《小王子》。它的图来自法国的动画电影。是法国那位飞行员作家写出了这个梦幻、迷离的童话故事,法国人当然也最渴望让小王子走进各种艺术景象中。他们不会舍得让这个小男孩只在一种书中,必须设法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阅读与作文》的所有老师们:你们好、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在高一前未读过《阅读与作文》,高二开学时同学推荐我读,怎么说呢?现在每天打完球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读《阅读与作文》,伴着东方的第一缕阳光,我便在精神的殿堂里遨翔。这是我第一次向你们投稿,还是在朋友的鼓舞下才有的信心,平常我喜欢读诗,读李白的明月酒愁,读杜甫的杜陵春伤,读李煜的亡国深秋,读李清照的黄花深闺……有时也写首小诗表达一下自己浅陋的体会。谢谢你们的辛勤工作,是你们让我在黑夜找到了天空中最亮的星,是你们让我在寒冷的冬季找到了世界最暖的火,是你们让我在人…  相似文献   

16.
有人问我:"书在你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这样问,就好像问我"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一样。我4岁就学会了阅读。大概就跟你们当中的很多人相似,刚开始认招牌上的字,后来就读起书来了。我还记得读过的第一本书——《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那是小书铺出售的一本通俗读物,很便宜,五  相似文献   

17.
邂逅名著,兴趣盎然酷爱读书的我,长久以来都有一个夙愿:要把我的孩子们带到书山墨海里去,让他们能与不朽的名著为伴,能与伟大的作家为友,能与充满生气与丰富情感的文字一起呼吸、一起成长,能让醉心的阅读成为他们最重要的生活方式。在经历过阅读科技幻想类书籍《终极水源》及童话类书籍《男生童话》与《女生童话》之后,学生们的读书兴趣达到了最高潮。课下,他们追在我的后面不停地问:"老师,接下来我们要读什么书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个初二的学生,想不到第一次投稿,就被你们选中,在"少年作家"里面发表了。我高兴又惊讶,想都不敢想自己的作品会登上《今日中学生》!看见自己醒目的名字,仿佛自己真的成了大作家一样,感觉实在美好极了。谢谢你们给我这样的肯定,也谢谢你们一直这么鼓励、扶持和培养乡村孩子。  相似文献   

19.
林卓宇的文学世界是从3岁时,妈妈每晚的故事联播开始的,《杨柳风》《丛林故事》《野天鹅》……妈妈讲得细心,小卓宇听得入迷。有一天,林卓宇捧着故事书,问:"妈,这些故事都是怎么写出来的呀?真是太有意思了!"妈妈回答道:"这些故事都是作家创作出来的,他们可了不起了……"林卓宇说":那我也想当作家。"  相似文献   

20.
现在我上初中了,应该懂事了。以前我常常对许多事情感到迷惑,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许多疑问吧。我的胆子小,从不敢向任何人诉说。自从我看了《初中生“》情感地带”栏目里的文章,我很受鼓舞,也想说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我的爸妈是农民,他们辛苦把我养大。每次我从学校回来,爸妈都给我点零用钱,我收下了,但我从不轻易用掉,而是一分一角地存起来,把它当作纪念。我时常想,爸妈把他们用血汗换来的钱给我,我应该用什么来报答他们呢?应该用知识。爸、妈,我想对你们说“:我会当一个好女儿的,我不会因为你们是农民而感到悲伤。虽然家里不富有,但我感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