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教育的真谛     
林玉春 《师道》2013,(12):1-1
教育即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包蕴丰富宝藏的矿床,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一双慧眼能敏锐识珠,并有计划地去开采;每一个孩子都是姹紫嫣红的小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观察发现每一朵的可爱迷人,并用心呵护其成长;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总是善于发现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去读书,善于发现问题是积极思维的结果,而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高。读书有所疑,方能读有所思;读有所思,方能...  相似文献   

3.
<正>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提出问题后,善于质疑的学生通常会因对未知产生好奇而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解答和学习之中,在求知的过程中巩固自身掌握的知识点,培养创造能力.但由于受到部分教师陈旧观念的影响不敢质疑也没有自信去研究问题,对标准解答深信不疑,不具备探索的精神严重损坏了学生的学习吸收能力.数学问题不是孤立地产生的,必须要善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才能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一 《科学启蒙》2011,(9):49-51
李四光出生在淠北黄冈的回龙山下,一共有7个兄弟姊妹,爸爸是一个乡村教书先生。李四光从小就很爱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并努力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赵英 《宁夏教育》2013,(12):27-27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善于发现并营造教育契机,并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善于发现;要有迅疾的手,善于捕捉;要有睿智的脑,善于思考;要有勤快的嘴,善于教导。一句话,教师要用心地去创设教育的契机,对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6.
高青  乔峰 《考试周刊》2008,(52):48-48
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的元认知研究的一个重要意义是解决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研究表明:元认知水平的高低,联系着学生是否具有较多的关于学习及学习策略方面的知识,并能否善于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地应用各种策略去达到特定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问题应该从自己的科学实验中去发现,从创设观察的情境中让学生去发现,从小培养学生善于提出科学问题,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作了说明,并提出了正确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要善于发现,要积极去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后进生身上的优点.要依靠和发扬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因素,去克服或限制消极因素,因势利导地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9.
"问"就是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美籍华人当代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也曾经说过:"遇到问题,要敢于问个为什么……。可怕的倒是提不出问题,迈不开第一步。""新"就是创新,就是善于利用感官能力全方位地感知周围的世界,并且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理顺并能够看清多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重视发现,激活创新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帅要善于挖掘问题的多向性以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要善于利用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去设想。教师要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敢于怀疑和超越,对同一个习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来解决。尤其要安排时间让学生去想、去琢磨、去探索,发现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激活他们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在导数学习中常遇见的一个不等式lnx≤x-1(x〉0)在解数学综合题时应用.告诉读者,在平时教学中善于探究和发现特殊结论,善于利用这些特殊结论去解决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解题思路.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善于发现问题,而且要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引导学生充分发表见解,逐步解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然而,有时存疑于学生的继续发散思维之中,更能激发学生不断地去探索、去寻找独特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正>"学贵有思,思起于疑",学习与问题应该是相伴相生的。所谓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提出问题,并自主地探究问题,特别是提出问题最为重要。可是令人疑惑的是,现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学生自己不善于甚至不会主动提出问题,更多的是教师提问,学生被动回答。学习兴趣是一种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意识倾向。它能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钻研问题,开阔眼  相似文献   

14.
正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曾说过:"语文教学特别强调情感活动,语文教育要努力形成教学风格,你只有渊博的知识,还是当不好语文教师。你必须会传达,能绘声绘色,以独特的魅力来感染学生,来产生情感的共鸣……"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善于以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善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善于进入你所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去,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进入境界中去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并适当地解决问题。为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老师与学生情感投入,读者与作者心灵碰撞,探索与兴趣共行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五)     
60.怎样区分学生思维的个别差异? 思维的品质是区分学生思维个别差异的标准。①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思维的广阔性是指一个人在思维过程中能够全面地看问题,着眼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从多方面去分析、研究,找出问题的本质,并能在许多不同知识和实践的领域内进行创造性思考。广阔性的反面就是片面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善于钻研问题,善于从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中,发现最本质最核心的问题。而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深刻性的反面是肤浅。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的关键是认真研究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步步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生活永远是数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生活中的素材,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养成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再应用到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因此,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9.
美是到处都存在的,只要我们去研究就会发现。语文教学也是这样,只要我们善于研究,善于讨论,就能发现语文教学其实就是美的教学。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教”,必须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要善于鼓励、调动,启发学生自己去钻研课文,去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关于“发现问题”,并不就是专指去“发现”教材中存在的瑕疵。正面领会课文遣词、造句、立意,布局,谋篇之妙同样需要培养学生去“发现”。鼓励学生“提问”,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首先引导学生看清文义,还要让学生有步骤地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