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机器人技术已经逐渐走进了小学教学领域中,成为社会普遍认可和推崇的课程,尤其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科学技术综合素养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学校的条件限制,很多小学机器人课程的开展比较少,甚至只是在几个班级或者是少数的年级中,以至于机器人课程很难发挥最大的效用,影响了机器人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所发挥的价值。对新形势下小学开展机器人课程的意义进行论述,希望能够对以后的机器人教育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启发。  相似文献   

2.
正一、引言自2003年教育部将中小学机器人比赛纳入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以来,全国各种机器人竞赛举办得如火如荼,在此背景下,相应的机器人教学产品和教材不断涌现,面向青少年的智能机器人教育教学活动也以各种形式开展起来,其中以课程形式开展青少年机器人教学是一种发展趋势。笔者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目前面向青少年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福州市机器人教育的发展状况,对福州市开展机器人活动的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在调查结果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参与机器人教学的经历,阐述福州市机器人教育面临的问题,并提出推进机器人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各种各样有关机器人的科技创新与竞赛活动层出不穷,竞赛评比成为衡量学生学习机器人成绩的主要依据。在机器人教学尚未大规模普及和缺乏课程的引导下,如何科学评价机器人教育的课堂教学目标与效果,是目前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育面临的困惑,亟待探索。本文以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学的实体和虚拟两种主要环境为例,在学校开展机器人学习评价的实践研究,探究在机器人硬件环境并不优越的情况下,如何开展小学机器人教学和学习评价,建立相关学习评价标准,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机器人教育的创新性、实践性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及综合实践能力。目前中小学并没有将机器人作为一门专门课程开设,如此难以充分发挥机器人教育的价值。在三级课程体系下,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有效地实现机器人教育的价值。本文就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机器人教育的创新性、实践性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及综合实践能力。目前中小学并没有将机器人作为一门专门课程开设,如此难以充分发挥机器人教育的价值。在三级课程体系下,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够有效地实现机器人教育的价值。本文就中小学机器人教育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福州市课外机器人教育发展现状,特别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我们对福州市五家课外机器人培训机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尽管我国机器人教育产业由来已久,发展仍然不尽完善,存在专业师资匮乏、课程体系混乱、影响小众等诸多问题。由此提出一些应对措施及发展建议,包括加强校企合作,培训优秀师资;重视思维培养,明确机器人教育定位;成立机器人教育协会,推进行业标准制定;创新教育形式,推动机器人教育普及化;开发网络线上课程等。  相似文献   

8.
机器人教育对学生工程意识培养的意义与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机器人这个看似高深的类人智能电子产品正在走进课堂,走向大众教育,不少地区陆续把机器人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教材中。然而,对于为什么在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育以及如何开展都存在着困惑。本文在分析了我国机器人教育的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工程意识培养的教育价值以及在中小学开展机器人教育对学生工程思维培养的作用,并对如何开展机器人教育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技术课程中人工智能机器人教育课程在中小学课堂的实施给出方案,分析学生接受机器人教育的心里状态,探讨了在机器人课堂中的阶段性课程的设置,给已经具备或即将具备硬件条件开展机器人课程的教育机构提供参考,以促进机器人课程在中小学更好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机器人技术是一门综合学科,它包含数学、物理、电子、编程、机械等各种技术。在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理念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思维,提升其科学精神。文章详细讲述了学校机器人教育开展的课程框架模式、课程设置、课程实施,构建了中小学机器人教育体系,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个维度阐明了两者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为学校进行机器人科技教育提供了充分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对学校机器人教育普及和创新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美国机器人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益  张剑平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11):108-112
机器人教育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有系统的理论指导,也缺乏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本文分别对美国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的机器人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在基础教育领域,从实施类型出发,介绍和分析了若干典型案例及其特色;在高等教育领域,从机器人课程与机器人学习平台两方面,分别选取了较具代表性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程以及俄勒冈州立大学的机器人学习平台TekBots作为案例。最后探讨了美国机器人教育的特点以及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针对6R型机械臂运动学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D-H法建立机械臂关节坐标系并确定其连杆参数,应用MATLAB软件中的Robotics Toolbox仿真工具箱建立该机械臂模型,其次对机械臂进行轨迹规划研究和运动学仿真,最后,基于机械臂运动学模型应用可操作度指标分析机械臂的灵巧性能,本文阐述了机械臂运动学仿真的一般规律,由仿真得出的结果可知,本文的研究对于关节型机械臂的运动学仿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esents Project InterActions, a series of 5-week workshops in which very young learners (4- to 7-year-old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come together to build and program a personally meaningful robotic project in the context of a multigenerational robotics-based community of practice. The goal of these family workshops is to teach both parents and children about the mechanical and programming aspects involved in robotics, as well as to initiate them in a learning trajectory with and about technology. Results from this project address different ways in which parents and children learn together and provide insights into how to develop educational interventions that would educate parents, as well as children, in new domains of knowledge and skills such as robotics and new technologies.
Marina U. BersEmail:
  相似文献   

14.
机器人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战强  闫彩霞  蔡尧 《现代教育技术》2010,20(3):144-146,139
为了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策略,对国内外一些著名高校的机器人教学情况进行了调研。结合"能力培养"的主导思想,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对机器人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实践表明,改革后的机器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机器人技术应用竞赛是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竞赛项目。文章介绍了该赛事的技术规程和机器人的总体设计思路,详细说明了机器人主控制板和驱动电路的设计原理。机器人实际参赛运行表明,所设计的机器人运行稳定可靠,为竞赛优异成绩的获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课程思政改革是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机器人学”作为机器人专业的核心课程,探索课程思政教育在“机器人学”课程中的应用,对于构建新工科背景下机器人领域相关专业全过程育人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以“机器人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中心,从育人的角度讨论课程价值,通过整理课程知识点,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育融为一体,实现知识传播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使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学模式得以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7.
New Pathways into Robotics: Strategies for Broadening Participatio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suggests new strategies for introducing students to robotics technologies and concepts, and argues for the importance of providing multiple entry points into robotics. In particular, the paper describes four strategies that have been successful in engaging a broad range of learners: (1) focusing on themes, not just challenges; (2) combining art and engineering; (3) encouraging storytelling; (4) organizing exhibitions, rather than competitions. The paper describes a new technology, called the PicoCricket, that supports these strategies by enabling young people to design and program artistic creations that integrate light, sound, music, and motion.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an analysis of robotics activities in thre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examining how these new strategies and technologies can engage young people with diverse interests and learning styles.  相似文献   

18.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科创竞赛向着创新性、综合性、团队性等方向发展。为了应对新时代背景下的需求,提高科创竞赛成绩和培养复合式综合性人才,构建了跨学科、跨学院、跨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竞赛培养模式,并在2019年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中进行了具体实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挖掘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最终一举夺得全球总冠军。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运用网络技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课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筑起自己的网络阵地,发挥网络宣传教育功能,防范网络负面侵害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网络素质。  相似文献   

20.
有时和时而都是时间副词,且都属于不定时时间副词的类别,在语义上它们都可以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状态在某段时间可以进行和发生,用法上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许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