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新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幼儿的健康问题却愈发突出:近视、肥胖等身体问题,孤僻、自私等心理问题都在影响着幼儿的健康发展。幼儿教育中我们要认识到造成幼儿健康问题背后的原因,并结合这些因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更好的开展幼儿健康教育引导工作,使孩子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养成良好的健康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最终实现幼儿身心健康的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幼儿园里,几乎每个班都有一两个甚至更多这样的孩子:整天喜欢一个人独坐。不爱说话,不爱活动,也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对教师和同伴有一种本能的抵触情绪……幼儿性格不健全,必将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如何关爱这些缺少朋友、性格孤僻的孩子,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和恢复活泼烂漫的天性,值得幼儿教师关注。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城市家庭中普遍是独生子女,通常是四个老人、一对夫妻照顾一个孩子。优越的社会条件,特殊的家庭地位,狭小的交往范围,淡漠的人际关系等因素,使这些孩子在家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要怎样就怎样,不仅任性、执拗,还自私、孤僻、独占心强、合作意识差。进入幼儿园,小朋友多,教师少,各种资源有限,幼儿经常为了争抢同一件玩具而发生争吵甚至打斗,严重缺乏谦让、分享意识。幼儿在家中说一不二的地位在幼儿园丧失,以  相似文献   

4.
幼儿美术教育一直以来备受老师、家长关注,美术是美的化身,我们希望孩子通过美术感知世界,体会生活的美,提升绘画能力与水平。然而事与愿违,实际的幼儿美术教育并不尽如人意,其中包括幼儿学习兴趣、感知生活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应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加强指导,从而有效促进幼儿美术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既无生理缺憾,也没有智障,但是,由于个性的偏差,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动作迟缓、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胆小怕事、性情孤僻、缺乏参与感,对幼儿园活动缺乏兴趣。我们称之为“特殊幼儿”。如何使这些幼儿“亲其言,信其道,笃其行”,做到“一个都不能少”,让每一个幼儿在体、智、德、美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定要亲近幼儿,了解幼儿,善待幼儿,信任幼儿,帮助幼儿,引导幼儿。1.主动亲近,给予关爱。德国著名教育家卡乐·威特说:“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  相似文献   

6.
幼儿是人生阶段的萌芽期,幼儿教育的好与坏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现如今,由于家长的溺爱,许多孩子性格孤僻、内向、总是以自我为中心,面对这一现状,必须加强幼儿的合作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素质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它包括科学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现在的家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居住环境基本也是封闭的,导致孩子失去了交往的环境和氛围,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的正常发展。所以教师不仅要注重幼儿的行为习惯培养,更要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离婚这一社会问题的出现,在学校里出现了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的孩子。这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被贴上了孤僻、不上进、另类等一些不好的标签。也有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家里的变故由一个乖巧、品学兼优的孩子变成一个性格孤僻或者调皮捣蛋的孩子。单亲家庭孩子的这个群体正在不断的扩大,应该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面对这个群体时,家庭、学校、社  相似文献   

9.
当前,不少家长感觉学前儿童普遍存在任性、贪心、自私、孤僻、急躁、不依不饶等不良性格,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些不良行为,是我们家长在处理问题上存在的弊端。有的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是有求必应;有的家长是虚荣心在作怪,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有的东西,自己的孩子就应该有;有的是家长思想意识不对,认为都是一个宝贝孙子,样样事情都包办代替。孩子整天享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幸福"生活,剥夺了孩子很多学习、锻炼的机会。优裕的生活环境纵容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我们的这份"爱心"让孩子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家长对待孩子的这种有求必应、百依百顺的"爱心"对孩子的成长是一剂"毒药",让我们的孩子变得越来越贪心。自私、孤僻、急躁、不依不饶等不良性格也就随之助长。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做,才能预防这些不良性格的养成呢?我觉得:家长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善于运用延迟满足,让我们的孩子在延迟满足中学会等待、学会忍耐、学会抗挫,以此来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  相似文献   

10.
邓丹妮 《家教世界》2012,(20):26-27
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在不断的提高,特别是幼儿教育,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就是在幼儿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如何做好幼儿的教育工作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幼儿时期,幼儿的教育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课程上,还必须关注幼儿孩子们的身心发展。由于音乐活动是一种融合各种幼儿孩子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音乐教学活动来关注幼儿活动实效性策略的探讨,从而达到提高幼儿园音乐活动实效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最基础的幼儿教育离不开幼儿教师,关注基础教育应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素养。当今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由于教养上存在诸多问题,幼儿不良性格和行为较为突出,如挑食、偏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独立性差、"小皇帝"任性、专横、孤僻、焦虑、社会适应能力差等。为使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必须从小夯实心理品质基础,从而茁壮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2.
帮助幼儿发展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早期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竞争激烈的社会化环境中,成人开始过早地将沉重的"学业枷锁"——读书写字套在了幼小的幼儿身上,所谓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使幼儿出现孤独或孤立化倾向;普遍地存在着依赖而独立性差、孤僻而胆小不合群、任性和自我为中心等问题,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批又一批越来越有个性的独子家长和越来越多的祖辈家长,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孩子。我们会发现一些孩子的特别行为:爱发脾气的、好动的、孤僻的等等。本文就这些孩子的特别行为,展开探讨:是生理的问题还是心理问题,如何进行调整或训练,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心态,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4-2-1家庭环境中,家长较为娇惯他们,所以他们普遍有着心理脆弱、独立性差、生活自理能力弱、缺乏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不强等问题,有些幼儿还存在孤僻、攻击性行为、胆怯、多动、情绪障碍等问题。这些状况如不重视将会对幼儿造成一生的影响。为了让幼儿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身体,文章结合指南健康领域的目标,创设了以健康为主题的研究性区域。  相似文献   

15.
自幼儿升上中班后,我发现了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班上幼儿的能力发展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本来活动能力强的幼儿现在更强了,本来能力弱的幼儿相比之下更弱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在仔细观察下,我发现了其中的原因,能力强的幼儿对活动都很热情、主动,乐于与别人交往,是勇于探索新事物的孩子,而那些能力弱的幼儿相当部分都是胆小、孤僻,不喜欢跟别人交往的孩子。经  相似文献   

16.
陈燕 《考试周刊》2013,(97):193-193
<正>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需要。如今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是家庭的中心和重心。由于家长的溺爱,事事包办代替,让许多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私、胆小、孤僻的性格。进入幼儿园后,往往造成许多孩子不会与同伴交往,不能很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是幼儿世界的通用语言,好的游戏是幼儿未来发展的前奏。他们通过游戏表达意愿、宣泄情  相似文献   

17.
胡晨雪 《考试周刊》2012,(59):193-194
现如今,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视,家长往往尽一切可能保证孩子健康成长,但往往忽视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对幼儿没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我认为对待幼儿,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有足够的耐心,把孩子当朋友,关心、爱护他们,他们便会和你交心。  相似文献   

18.
性格孤僻、行为特殊的幼儿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关爱。本文通过实际案例论述了如何针对特殊幼儿进行生活化的教育。  相似文献   

19.
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孩子,他们既无生理缺憾,也没有智障,但是,由于个性的偏差,在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中,表现出动作迟缓、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胆小怕事、性情孤僻、缺乏参与感,对幼儿园活动缺乏兴趣。我们称之为“特殊幼儿”。如何使这些幼儿“亲其言,信其道,  相似文献   

20.
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园教育中要注重与家长联合,共同教育和引导幼儿,可定期召开家长会,告诉家长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还应讲解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逐渐使家长意识到要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多关注孩子在生活中的行为举止,及时纠正孩子不文明的行为,逐渐使幼儿讲文明、懂礼貌。充分体现出落实家园联合的教育方式非常重要,有利于促进幼儿更好地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