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刘国钧先生的"图书馆学五要素"谈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刘国钧先生“图书馆学五要素”的提出过程。指出尽管已时过50年 ,“图书馆学五要素”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但是,作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除了“五 要素”外,还应包括图书馆精神、规律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超越与生存:"非图书馆学"现象透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近年来,图书馆学界内外出现了一种否定既有的图书馆学研究成就的倾向,对图书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研究对象、学科名称、学科发展阶段等的传统结论提出质疑。作者认为这种倾向可称为“非图书馆学”现象,并对其作了分析与批判。  相似文献   

3.
“抽象图书馆学”提出者就大家的置疑而做了回应。这些回应没有“锁定”问题,因而难以让人信服。“抽象图书馆学”招致置疑的主要原因是其内在资源建设的根基不牢,缺少哲学品位,缺乏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土化"及"图书馆学本土化"之审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对近几年图书馆学及其它人文社会科学有关“本土化”的讨论进行了简略的回顾与梳理。从学术命题规范的角度检验了“图书馆学本土化”命题,认为“图书馆学本土化”是一个不成立的命题。对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并无多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如果要用降龙十八掌的招式给图书馆学各分支领域的研究技法起名,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只能对应“亢龙有悔”。 搞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第一个诀窍是“亢”,也就是搞研究时应该处于一种兴奋、激昂或愤怒的状态。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是研究理论观念与思潮的学问,各种观念的碰撞、新旧思潮的交接,都是令人亢奋的现象。如果研究者自己无  相似文献   

6.
在图书馆学的词典中“文献”、“资料”这两个概念像一对姐妹,似乎没有什么区别。认为从图书馆学的视角,对“文献”、“资料”这两个概念进行辨析,有助于人们对图书馆原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范并思 《图书馆》2006,(4):1-2,16
文章回顾了“武大中青会”前后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变革及中青会在变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术规范与"学术生态环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自身。违规。行为作了自我忏悔和辩护,进而反思了学术的目标追求、价值原则和评价标准.并提出了学术期刊的学术规范“三原则”。认为解决学术规范问题。应当自觉追求、自我规范与优化“学术生态环境”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美、英、加、日、韩、俄等国家的图书情报教育颇有特色,主要表现在:图书情报教育与图书馆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相辅相成;强调培育自己的专业特色;设计模块化的课程结构;重视儿童与中小学图书馆人才的培养;对研究生的教育方式比较灵活;贯彻“改革、创新”的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10.
信息时代的呼唤——谈图书馆"馆员"的更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随着信息的不断发展及计算机网络化的普及,从“图书馆学”到“信息管理学”这一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学科发展变化而引发了“馆员”与“信息员”,从职称称谓到职能变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试论"图书馆产业"与"图书馆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图书馆产业化”这个名词在我们图书馆界广为流传,也频频出现在我们图书馆学刊物上。“图书馆产业化”的理论影响着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论述了图书馆能不能产业化、如何判别图书馆产业化的部分。结论是:图书馆是产业,但不能产业化。  相似文献   

12.
我们赞成"统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用“统一论”的观点,就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六个统一”(守格与出格的统一,盲区与热点的统一,业内与科外的统一,单干与合作的统一,质疑与立论的统一,握简与驾繁的统一),这是一个极为有用的思维方法和有效的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13.
"藏书"刍议     
藏书这一词语已经面临着现代科技的挑战和管理实践的检验。我们如果仍囿于固有的藏书概念,则不能适应新的情况。尽管有价值的藏书对于保存珍贵的文化遗产有其无可非议的重要作用,但不合理的藏书却极易导致误入歧途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若误用或滥用传统的藏书词语去牵强附会地解释现代图书馆中的许多特殊现象或随意构成某些固定词组,则不够妥当。因此,笔者乃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分析藏书词语的局限性,并尝试更新传统的“藏书”概念,从而达到符合现代社会中知识或信息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学是一门前科学"质疑 --与马恒通先生商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图书馆学是一门前科学,这在图书馆学界几成共识但依据库恩的观点,前科学与常规科学是以有无范式来区分的。图书馆学是有范式的。因此具有常规科学的特征。“前科学说”对图书馆学的发展起着不良的负面效应。应该看到,图书馆学目前的深刻危机,正表明其处于科学革命的前夜。  相似文献   

15.
对“可获得性论”的一些理论观点提出了质疑,以求能以更加科学和理性的态度对待“可获得性论”。  相似文献   

16.
时下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构建和谐社会,是国人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对于“和谐”、“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等流行词语的内涵和实质,学者们多有阐发,但对其源流却鲜有考释。“和”、“谐”二字最早见于金文,其义相近相通,都有调和谐顺之义。《广雅·释诂》云:“和,谐也。”《尔雅·广言》云:  相似文献   

17.
要搞好新闻舆论监督,有必要念好“三字”经:“多”,即多为群众解难题;“少”,即少为自己添难题;“不”,即不为政府出难题。 一、多为群众解难题 群众是绝大多数,又是相对的“弱者”,尽可能多地为群众解决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18.
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分析表述及其逻辑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用“一个轴心、三条原则、五种模型”作为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分析内核,一个轴心是“资源-知识-服务(信息资源-文化知识-信息服务)”,三条原则是“书是基础(信息资源是基础)”、“人是关键(文化知识是关键)”和“用是目的(信息服务是目的)”,五种模型是单参量模型、双参量模型、三参量模型、四参量模型和五参量以上多参量模型。“一个轴心、三条原则、五种模型”形成分析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的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19.
对"主义"的批判要适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图书馆学而言,“主义研究”非常重要,缺乏“主义”,图书馆学的思考则丧失一种彻底精神和整体思考。图书馆学“主义研究”的实质是“学科研究”,除了受“定量研究”者批评外,还要受到同属于“定性研究”的“领域研究”者的批评。这是一种正常的学术现象,但如果对“主义”批判过度,则会出现学理研究的“浮躁”。所以,对“主义”的批判要适度,简单地否定“主义”,其结论必将失之偏颇,存在“主义”批评的悖论。  相似文献   

20.
谈"真问题"与"真道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业界崇实务本的传统进一步得到弘扬。但部分同行为达到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而唤起的“写作”欲望,也使本学科论文数量膨胀。在陡然繁荣的表象背后,研究水准问题似宜引起人们的关注。其中关键之一是人们能否直面真问题,讲出真道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