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数据新闻火爆。无论是专业媒体还是新型的自媒体,都在用数据新闻进行新闻信息产品的生产。笔者通过数据新闻溯源,发现数据新闻是传统精确新闻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发展与进化,在这种条件下,数据新闻以其同时满足专业媒体重掌舆论引导权以及满足受众参与、对新鲜形式的新闻产品的需要迅速发展起来。但于此同时,也应当看到,由于技术原因的限制,数据新闻目前在有温度的关乎人情、人性的新闻生产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并且关于数据获取与开发上在法律层面也存在争议。因此一面要注意对数据新闻的正确定位,一面也要注意数据新闻中对数据开发的合理化和合法化。  相似文献   

2.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数据新闻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数据新闻在报道方式、新闻生产流程、选题等几个方面表现出突出的特点,从而使新闻焕发出新的活力。本文通过对《南方都市报》的数据版新闻进行分析,厘清数据新闻理念的内涵与特征,展望数据新闻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黄骏 《新闻世界》2014,(10):206-208
数据新闻,也称为数据驱动新闻,它是将大数据运用于新闻实践的重要体现。本文将从基础支持、媒体专业和受众三个角度来分析数据新闻流行的原因。但作为新事物,数据新闻也隐含着三种潜在的问题:开放数据、数据隐私和新闻教育。  相似文献   

4.
数据新闻对于传统新闻来说,形成了颠覆性对比。国内数据新闻历经十年发展也已经趋于平稳,跟国外发展较快的数据新闻媒体相比,国内的数据新闻有自己的创新之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差距,本文通过分析国内数据新闻的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国内数据新闻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数据新闻是媒体融合背景下媒体行业转型发展的探索,见证着技术渗透过程中新闻生产的变革.从可视化到交互化,技术赋能不断推动数据新闻从观看到参与的转变,开放化数据不仅重构了新闻生产,也让媒体与用户的关系发生由分向合的重大变革.技术滥觞蕴含的巨大力量给转型阶段的媒体注入了新鲜血液,但是过渡的数据挖掘和"唯数据论"也让数据新闻面临新闻伦理的漩涡,新闻何以为真、隐私何以保障、价值何以坚守、数据何以可能一时间让数据新闻陷入泥潭.数据新闻本质上依旧是新闻,要想突破数据泛化下新闻伦理的边界游离,就必须在明确新闻责任和新闻价值的基础上构建起数据新闻的内核.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数据"的兴起,数据新闻成为媒体争相尝试的新闻生产方式,但是广播节目的尝试却稍显落后,这既与广播自身特点有关,也是数据新闻生产的思维模式转换不畅的结果.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数据新闻在广播节目中的应用困境,结合数据新闻的核心要素,探究数据新闻在广播中的应用路径.  相似文献   

7.
陈星 《采.写.编》2023,(11):64-65+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经济话题也越来越被读者所注意,媒体开始注重生产数据新闻。数据新闻为传媒行业注入新的理念,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在我国还处于较不完善的发展阶段。大多数媒体对数据新闻的认识和理解较浅,新闻作品中也没有真正凸显出数据新闻应有的特征和作用。本文尝试从数据新闻特征和数据获取途径两个维度入手,简要探讨该如何做好数据新闻。  相似文献   

8.
李书甜 《东南传播》2016,(7):161-163
随着大数据的普及与运用,数据新闻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国内一些主流媒体、门户网站等都陆续对数据新闻做出了相关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本文以国内最早建立数据新闻的栏目——网易"数读"为例,了解其在数据新闻上的发展现状,分析数据新闻在我国实践发展中面临的困境,为数据新闻的有效发展提出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9.
戴世富  韩晓丹 《当代传播》2015,(1):26-27,31
大数据思维在新闻传播业中的应用使得"数据化"新闻得以呈现。数据新闻的出现赋予了新闻报道新的活力和魅力,尤其在新闻价值的挖掘和呈现上有着独特的表现力,在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五个维度中都实现了增值效应。但在新闻内容生产层面大数据还存在一定局限性,"数据唯大"的大数据思维也容易导致新闻价值异化,特别是大数据的"全样本""允许降低精准度"理念与新闻报道的"个性化""精确性"相违背,且固化程序式的报道也不利于新闻业的发展。本文就数据新闻在新闻价值层面的增值和异化问题做一些辩证论述。  相似文献   

10.
龙玉 《新闻传播》2023,(1):28-30
数据新闻作为一种新兴的新闻报道方式,自出现后受到了我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实践,并且积极进行数据新闻在我国的本土化改造。澎湃新闻作为我国率先进行数据新闻实践的媒体,其“美数课”栏目在2021年的数据新闻发布情况可以帮助了解我国数据新闻发展到今天的应用特点,同时也可以通过对于个案进行分析总结出数据新闻在我国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反思。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数据技术与新闻实践融合产生了数据新闻,它是处理技术和可视化在新闻上有效应用的成果,也是新闻行业通过数据技术实施的一批创新测试,不仅变革了老式新闻的采编步骤,还革新了新闻的制作方式。本文通过新闻采编的概况阐述,分析了新闻采编的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大数据时代下具体改进的做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自卫报》在2009年期间数据新闻报道的实践后,《纽约时报》等国外传媒机构也组建了专门的数据新闻报道团队,使得数据新闻报道这一新的报道形式得以开创。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出现一种新型报道形态——数据新闻,它的出现使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使新闻的发现、报道、呈现更迅速精准,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文章从数据新闻本身的优劣势出发,对于数据新闻带来的双重影响进行论述,提出了数据新闻和传统新闻的博弈关系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郭燕 《新闻世界》2014,(12):79-80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驱动下的数据新闻报道热潮席卷全球。数据新闻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报道形式,具有以开放数据为基础的新闻报道、以数据图表为呈现方式的新闻叙事和以用户体验为重心的新闻制作的特点。但是数据新闻在报道中要谨防唯数据化倾向的出现,而忽略新闻的思想和价值,同时也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在给各个领域带来深刻变革的同时也引领了新闻报道发展方向和新闻叙事方式的新变化。其中,可视化新闻成为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新闻传播样式和报道方式。本文结合近期的数据新闻案例,探究当前数据可视化新闻的呈现特征,以及此类新闻报道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业态出现了"数据化"转变的发端,数据新闻的出产赋予了新闻报道新的活力和魅力,尤其在新闻价值的挖掘、呈现上,数据新闻有着独特的表现力,在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五个维度中数据新闻都实现了增值效应;但大数据在新闻内容生产层面也存在一定局限性,"数据唯大"容易导致新闻误导,大数据的"全样本""允许降低精准度"理念与新闻报道的"个性化""精确性"相违背,且固化程序式的新闻报道不利于新闻业的发展。本文就数据新闻在新闻价值层级中的表现展开辩证论述。  相似文献   

16.
大数据时代,数据在掀起信息领域变革的同时也引领了新闻媒体发展方向和传播形式新变化。其中,可视化新闻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兴的新闻传播样式和报道方式,成为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领域进行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本文从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概念与意义、报道类型与方式及数据新闻可视化过程应避免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明晰数据新闻可视化运用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7.
张波 《采.写.编》2020,(2):113-114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在各个行业、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传媒行业中,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技术取代了传统的报道模式,让新闻领域呈现出新的特点,也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产生了冲击。本文针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并探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8.
梁芳 《新闻世界》2020,(5):76-79
随着数据新闻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对数据新闻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近年来,学界越来越关注数据新闻的交互性和可视化呈现两个方面的问题。或是由于研究者自身知识结构的原因,这些研究在涉及动画和动画相关领域(如游戏等)的问题上,仍存在一定误区和疏漏。故笔者从数据新闻交互性与可视化呈现中存在的部分误区、动画在数据新闻可视化呈现中的作用及限制、动画提升数据新闻交互性及其可视化呈现的两种方式三个方面,探讨动画在提升数据新闻交互性及其可视化呈现方面的价值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对话     
<正>《中国传媒科技》:您怎样看待数据新闻?王琼:数据新闻并不是一种新的新闻方式,起源于精确新闻和计算机辅助新闻。现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新闻得到了启发的契机。数据新闻要注重数据来源和数据真实性的核查,也应倡导数据的分享,开放。《中国传媒科技》:怎么看待数据新闻和互联网+?王琼:互联网是这个时代的信息基础设施,不管你想不想还是加不加,他就在那儿,不  相似文献   

20.
提及数据新闻,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新事物。事实上,无论是数据还是新闻,抑或数据新闻,都已有很长的历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业也不断革新,出现了现代意义的数据新闻。针对这一新的新闻形态,本文将通过对我国新媒体数据新闻实践进行梳理,总结其发展现状及困难,以期为我国数据新闻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