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研究在专业虚拟社区中如何激励用户创新。提出专业虚拟社区成员创新的影响因素为社交需求、获得关注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以及社区联结程度;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识别意见领袖,并以意见领袖为中心构建成员网络关系,分为中间层、边缘层和意见领袖;基于成员网络关系,结合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成员创新行为产生的动机,并以MIUI社区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专业虚拟社区成员的联系越紧密越有利于创新,靠近意见领袖的中间层表现出社交需求,距离意见领袖较远的边缘层表现出获得关注的需求;对比流失的成员,留存的成员表现出自我实现的需求促使其产生创新行为。最后基于研究发现,给出管理启示包括:企业应多关注专业虚拟社区的创新激励建设,提高社区联结程度,满足成员的社交需求、获得关注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探究辟谣信息对社交媒体用户的影响,特别是对意见领袖形成现象机制的挖掘。构建社交媒体用户角色演变行为模型,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意见领袖的形成原因,刻画辟谣信息对社交媒体用户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对参与辟谣的“准意见领袖”进行合理引导,以提高社交媒体舆情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方法/过程]首先,对微博社交媒体平台中的特定主题事件进行跟踪,识别并筛选出“新生意见领袖”群体,并利用质性访谈对此群体进行深度访谈。然后,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利用NVivo 12软件进行扎根编码构建模型,并通过理论饱和度检验验证模型的完整性。最后,对社交媒体用户角色演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结果/结论]在辟谣信息作用下,个体主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辟谣信息因素对一般用户向新生意见领袖的演变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个体主观因素在辟谣信息的作用下对意见领袖形成的影响更加显著,自我认知清晰、高情绪需求且情绪稳定的个体更容易成为影响力持久的意见领袖;社会公众认可、实质性奖励和政策法律支持共同构成社会环境因素,是意见领袖形成的重要保障;辟谣信息因素中的辟谣信息热度、可信度和发布质量等方面都会直接影响“潜在意见...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对意见领袖的关注逐步从Web网络转向社交网络.以传统意见领袖、网络意见领袖和社交网络意见领袖的研究发展作为主线,梳理了各个阶段意见领袖的筛选特征及筛选算法,针对各方法的不足,提出了系统化的筛选特征指标.同时,提出了采用结构洞的方法筛选社交网络意见领袖及其基本步骤.基于结构洞的筛选方法的特征指标更加全面,而且操作更便捷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通过对在线健康社区意见领袖交互行为的分析,探讨其识别、特征、影响和作用,为社区的良好运转和管理提供建议。[方法/过程]构建两级传播理论下的在线健康社区意见领袖模型,并以百度"自闭症吧"数据为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社区整体网络特征、意见领袖个体网络特征和用户间交互网络。[结果/结论]百度"自闭症吧"整体网络中间密集,边缘稀疏,具有小世界效应;通过中心度分析及k核分析发现识别出的意见领袖各项个体指标数值均偏高,处在整体网络核心位置,有效连接信息传播两级,推动信息在来源层、意见领袖层和受众层间稳定流动,为其他用户提供帮助鼓励;验证了所建模型并根据研究发现提出两点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学术社交网络是开展知识交流与学术合作的重要平台,对iSchool成员用户的研究有助于图情学科研究人员合理利用学术社交网络。[方法/过程]本文以ResearchGate (RG)为例,采集61所iSchool成员机构的用户行为数据,依据被关注—关注比例指标进行用户细分,并从地区与层级角度对用户结构及利用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论]地区角度,北美机构拥有较多明星型用户且注重展现与互动,亚太机构用户则更倾向于搜寻信息;层级角度,iCaucus机构用户更偏好学术资源分享,低层级机构用户跟踪获取学术资源的需求则更普遍。此外,iSchool成员机构能被RG指标进行良好的层级区分,学术影响力和层级领先的机构表现出更大的学术影响,因此应进一步合理拓展对学术社交网络的利用。  相似文献   

6.
王益成  张梅 《现代情报》2023,(11):158-167
[目的/意义]为避免个体落入信息茧房窠臼,对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关联路径进行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整体性的“破茧”策略。[方法/过程]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意见确定影响信息茧房的16项因素及其直接影响关系,构建解释结构模型,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层级关系和关联路径,借助交叉影响矩阵相乘分类法进一步分析因素的驱动力和依赖性,同时验证解释结构模型的科学性。[结果/结论]网络用户信息茧房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模型包括6个层级,可划分为直接层、中间层和根源层3个层次。MICMAC分析得出影响用户信息茧房的自治簇、依赖簇和独立簇因素。两者在影响性质上具有统一性,表明构建的解释结构模型科学合理,据此从信息素养、意见领袖、社群影响、选择性心理和个性化信息需求5个方面提出突破信息茧房效应束缚的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在线健康社区成员的互动模式和网络结构,探讨其价值共创行为特征,为社区的持续运营和管理提供建议。【方法/过程】以百度抑郁症吧为研究对象,采取质性和定量混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所爬取的数据进行编码,再利用社交网络分析对各价值网络的网络结构特征和关键用户进行了探究。【结果/结论】结果显示,在在线健康社区中成员以独特的方式进行价值共创,其产生的三种类型的价值互相共存,其中整体网络与社交价值网络相关性最高,知识价值网络和文化价值网络相关性最低;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并不密集,并不存在核心-边缘结构;网络中的大多数关键用户角色存在重叠;并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了三点针对性建议。【创新/局限】首次从在线社区的整体网络结构和成员之间的交互关系探究在线健康社区价值共创行为。但在数据的选择、收集与研究方法的运用上仍有所不足,未来需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深入探究意见领袖在网络舆情中的传播策略,讨论意见领袖与政府、网民之间的博弈关系,为我国网络舆情治理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引入意见领袖对舆论的传播速率参数β,考虑博弈主体不同的行为特征,构建“意见领袖-政府-网民”三方演化博弈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出结论,进而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结果/结论]由于意见领袖负向传播的影响,不同的传播速率β会影响政府和网民采取不同的行为策略,最终产生两种稳定策略集合。  相似文献   

9.
李根强  方从慧 《情报科学》2017,35(5):125-131
【目的/意义】从复杂网络视角构建考虑关系强度的有界信任模型,分析网络集群行为的观点演化机制,以 期为引导和化解网络集群行为提供指导。【方法/过程】基于网络社群用户观点演化规则,运用计算实验法分析网络 结构、关系强度和意见领袖对网络集群行为主体观点演化的影响作用。【结果/结论】稀疏网络结构中的个体进行观 点交互的对象较少,聚合需要的时间较少,有利于网络社群观点聚合;强关系更利于网络社群成员观点的快速聚 合,且观点聚合达到稳态时的观点数量和观点分布方差均小于弱关系环境下;意见领袖在观点演化过程中发挥主 导性作用,分散的群体观点最终朝向意见领袖所持的观点逐渐偏移。  相似文献   

10.
《软科学》2015,(8):29-32
以西安市生物制药和电子通信行业中的典型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创新合作行为网络,采用层次回归方法检验假设。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成员间联合经验越丰富,网络惯例越稳定;创新合作网络环境变化越多,网络惯例越容易产生变化;随着网络成员间联合经验的增加,网络环境对网络惯例变化的影响作用降低。  相似文献   

11.
刘嘉琪  齐佳音  陈曼仪 《情报科学》2018,36(11):138-145
【目的/意义】随着在线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作为信息传播主体的在线群体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意 见领袖作为在线群体中的关键角色,其在在线群体发挥影响力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尚未被深入探讨。【方法/过程】 本文利用社会网络研究方法和计量经济学建模法,以雪球网为实证研究平台,创新性地对在线群体内部影响力和 外部影响力进行区分并度量。对比分析意见领袖、普通节点与在线群体影响力间的关系,同时,对研究结论的实践 与理论启示进行说明。【结果/结论】意见领袖行为对群体内部成员非常重要,其强大的影响力和权威度可以增强群 体内部影响力。然而对于缺乏共同兴趣和情感驱动的群体外部节点而言,它们并不具有明显的号召力,其高活跃 度反而可能引起外部节点的抵触情绪,对群体发挥外部影响力和信息传播产生负向效用。  相似文献   

12.
陈远  刘欣宇 《情报科学》2015,(4):13-19,92
随着意见领袖在网络中作用的增大,发掘和利用潜在意见领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按社会网络中结构洞位置,中心度位置和边缘位置对虚拟社区,博客和qq群中的意见领袖角色进行识别,与网络中公认的意见领袖进行比较,得出网络意见领袖与社会网络中位置的关系。并选择科学网图书馆社区,运用网络分析法,引文分析法和pajek、ucinet软件,对本文的识别方法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提高社交招聘网站用户之间的信息共享意愿和习惯。【方法/过程】了解社交招聘网站的概念 和分类,在社交招聘网站信息传播过程中揭示用户信息发布和接受意愿对共享行为的积极作用。基于技术接受模 型,结合需求层次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等,选取社会身份、社交需求、经济情况、自我实现、隐私保障、身份确认和个 性化作为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经济情况、自我实现以及个性化对用户的感知可信性有显著影 响,社交需求、自我实现和个性化用户感知可用性有显著影响,用户的感知可信性与感知可用性对用户的信息接受 意愿和信息发布意愿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结合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领导-成员交换理论,基于607份在职员工的多时段配对数据,构建亲社会行为通过影响自身情绪资源的消耗及获取,进而影响员工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验证了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实施亲社会行为会获得情绪资源从而产生积极情绪,但其也会消耗情绪资源使员工感到情绪耗竭;积极情绪和情绪耗竭中介亲社会行为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领导-成员交换关系能够调节亲社会行为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强度。  相似文献   

15.
季丹  郭政 《情报杂志》2015,(2):22-27
意见领袖在危机事件网络传播过程中的地位备受关注,其在网络舆论形成期、扩散期、转折期和消弭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实证研究对信息传播能力、网络位置及与受众的关系程度等影响意见领袖在危机信息传播中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与危机信息传播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试图厘清网络危机传播中意见领袖发挥作用的机制,为建立意见领袖的管理体系,完善网络危机传播的有效应对机制,加强对危机传播中意见领袖的信息控制与引导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6.
据马斯洛德需求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在低层次需求满足之后,人们总是有高层次需求的愿望。而成就感的获得,正是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一种很好的满足。通过创新成功而获得成就感,将会得到高层次的心理满足,反过  相似文献   

17.
严玲艳  张窈 《情报杂志》2022,(11):164-170
[研究目的]为了探究学术网络成员所处的位置、特征及所扮演的角色对于网络内知识获取、传播所产生的影响,帮助学术社交网站有效提升学术和社交的双重价值,推动在线学术交流有效性的提升。[研究方法]基于结构洞理论中的网络测量体系和中间人角色构建分析框架,以最常用学术社交网站ResearchGate上的用户数据为分析样本,通过问卷调研,随机志愿者数据抓取、个体网络分区、中间人角色运算,以及深度访谈,获得相关的角色信息及其所处的网络位置对科研信息传播的影响。[研究结论]研究结果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结构洞的数量与信息控制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而数量的多寡在不同学科领域中并未有太多差异,主要与学术身份相关;相比于讲师/博士后/博士生用户,结构洞对教授/副教授的影响更为显著;不同中间人角色在学术信息交流中所产生的作用各异,其相对应的角色承担者表现出一定的匹配规律,主要与用户的教学科研需求和社交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8.
张敏  孟蝶  张艳 《现代情报》2019,39(4):42-50
[目的/意义]探究强关系社交媒体用户消极使用行为的形成机理及各变量的交互作用模式,为强关系社交媒体开发商及运营商在改进服务品质、优化使用体验和提高用户黏性等方面提供具有积极意义的意见和建议。[方法/过程]基于使能和抑能的双重分析视角,以强关系社交网络的典型应用微信朋友圈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对经验用户进行深度访谈获取文本数据,并采用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等3个步骤提取概念、范畴来构建概念模型,并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结果/结论]信息过载、社交过载、系统不满意度等情境因素和感知隐私风险、心理疲劳、使用沉溺等认知因素促进了用户的消极使用行为。网络外部性、群体规范、附加功能价值、转换障碍等情境因素和信息需求、功能需求、情感需求等认知因素抑制了用户的消极使用行为。用户在使能因素和抑能因素的双重力量的作用下产生取消提示、屏蔽、节制使用、潜水、间断使用等不同程度的消极使用行为。此外,人口学特征、人格特征、关系特征和使用特征等个体因素对使能因素和抑能因素与用户的消极使用行为之间的强度关系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社交网络信息传播多维度、多元化和基于人际关系的特点,构建一种基于用户相对传播能力的分层网络传播模型,对社交网络传播模型研究中缺少实例验证和用户层次分类的问题进行补充分析和证明。通过调查收集"平江火电厂重启事件"中公众对火电项目的态度变化数据,对政府相关宣传内容的传播过程、方式和效果进行归纳总结;采取K-Means方式对抽样的数据节点进行分类,构建以节点传播能力为划分标准的分层网络传播模型,分析模型中信息的传播路径、传播特征及权重关系。研究表明:(1)基于用户相对传播能力的分层网络传播模型更能真实地体现社交网络中信息传递的特点;(2)意见领袖层节点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具有导向性作用,其网络影响程度约为普通群众的4倍(意见领袖节点的平均权重为2.6,普通群众节点的平均权重为0.6);(3)用户网络地位影响信息传递的效果,政府在提高公众支持度的问题上应该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引导社会舆论。社会信息传播网络仍然是复杂网络研究中的难点,信息传递的方向、节点出度和入度都有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移动社交网络在过去二十多年间的快速发展及主要研究成果,分析了意见领袖人格特质,并在此基础上,从意见领袖人格魅力、时间扭曲及代际差异三个方面,提出了移动社交媒体意见领袖正能量信息传播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