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洪敏 《家庭教育》2013,(11):41-41
我不知道是因为父亲太过于心细而显得母爱粗粝,还是母亲一向木讷的缘故,反正从我记事起,母亲就给我一种距离感。赶集回来,我们会争着掏父亲的包,而从不去翻母亲的包,记忆中,母亲是很少给我们买零嘴吃的。  相似文献   

2.
奶奶与父亲     
尹定瀚 《课外阅读》2012,(15):16-17
父亲走时,我17岁。奶奶走时,我18岁。父亲在临终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奶奶活着的时候,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父亲和奶奶讲的是同一个故事。父亲说,村子尽头的那座念母桥,是两代祖上给取的名字,为的是纪念一位老母亲。有一位母亲30多岁的时候,她有个孩子七八岁。一天,下着雨,儿子走在前头,母亲走在后面,因为路滑,孩子一不小心从桥上掉了下去,落到水里。母亲瞧见,像疯了般地跳进水,一把抓住儿子。只可  相似文献   

3.
母亲     
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在一个铁矿山上挖铁矿。母亲知道父亲爱吃炖豆腐,算着父亲该回来的时候,就提前打一块豆腐放着。等父亲一回来,就给他炖豆腐吃。母亲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父亲自然舍不得一人独享,往往吃不到一半,就说:"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  相似文献   

4.
母亲     
母亲从来不擦香水。 从我懂事时起就没见过母亲擦香水。 年轻时候的母亲不需要擦香水。那时候的母亲健康美丽。 自我上学后,印象里的母亲,变得日夜操劳忙碌起来。父亲是一名业务员,经常出差,短则三五天,长则一月半载,家中重担自然  相似文献   

5.
有时候,说实话会带来痛苦。但是如果你对孩子说谎,其伤害会更大,即使谎言是善意的。从小父亲就对卡罗琳和弗丝说,她们的母亲在她俩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姐妹俩对父亲的话一直深信不疑。后来,姐妹俩在大人的谈话中无意中听到她们的母亲并没有死,而是在她们很小的时候与父亲离婚了。不仅如此,卡罗琳还得知父亲扣住了母亲给她们的信件和包裹。“父亲以为他这么做是在爱护我们,不让我们感受到被遗弃的痛苦,”卡罗琳说“,可与此同时,父亲却剥夺了我们与母亲重聚的希望,和我们有可能得到的母爱。”看来,尽管事实是痛苦的,但谎言相比之下则更糟。谎…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废品     
<正>捡废品的父亲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肯用钱,居然向其他卖废品的人买废品。他买的是废品吗?不,是对孩子满满的爱——父爱如山!尽管父亲很慷慨,每个星期都要给刘阳几十块零花钱,但刘阳从来不乱花一分钱,每次他都把父亲给他的钱转手就交给母亲。刘阳知道父亲现在靠捡废品赚钱不容易。虽然父亲很努力,可是毕竟能捡到的废品有限。刘阳很想帮帮父亲,学校的垃圾桶里,每天都会有不少塑料瓶子和废纸,只要刘阳肯伸手,保准他十分钟的收获就能超过父亲一天的收获。但当他看到周围都是同学的时候,就又缩回了手。  相似文献   

7.
煎鸡蛋面     
在媒人撮合下,母亲十四岁的时候,就和十九岁的父亲订婚了。订婚的仪式很简单:母亲给父亲倒了一杯茶,父亲包了一个红包给母亲,红包里是十元钱。婚事就这么订了下来。订婚之后不久,父亲就参军去了,这一去就是七年。  相似文献   

8.
田野 《少年文摘》2011,(10):62-63
一次,两次……,一天,两天……他终于成功了。那一刻,他摸了摸头上疼痛的疙瘩,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是一个孤独的小男孩,父亲是匈牙利人,母亲是法国犹太人。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离他而去。母亲为了工作,常常把他锁到院子里。  相似文献   

9.
〔原文〕父爱在手我开始感受到父亲大手的温暖,是刚上小学的时候。那时,母亲在城里帮人带小孩,回家的日子不多。于是,父亲便担当起既当爹又当妈的双重责任。每天天刚蒙蒙亮,父亲便起床给我做早饭。等我吃饱以后,父亲端来一个小板凳,让我坐在院子里,专心致志地给我扎小辫。父亲的手太大、太糙,我对父亲说:“爸,长头发太费事儿,你还是给我剪短吧!”父亲从我的眼神里读出了异样,顿了一下,对我说:“爹知道爹的手笨,可是小妮子还是留长头发好看,爹会给你扎好小辫的。”自那以后,父亲一有空就往玉米地里跑。原本以为,父亲是去照看庄稼。后来,我偶…  相似文献   

10.
父亲和母亲是一对战斗家。这是母亲自己说的。想来也是,他们结婚四十多年了,在我们有记忆的日子里,家里从来没个消停的时候。俩人从来都不像是一对夫妻,而是一对生活的仇人。在老天不赏脸一口饭都不给吃时他们与贫苦斗,在物资匮乏生活困难时他们与拮据斗。在战胜了苦难和岁月联为一体的对手之后。我们大了。而母亲和父亲的对手变了。母亲实在找不到目标,就把对手转到了父亲身上,大吵三六九,小闹天天有。而父亲呢,父亲和烟斗。  相似文献   

11.
母亲     
母亲一辈子都是为父亲活着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在一个铁矿山上挖铁矿。母亲知道父亲爱吃炖豆腐,算着父亲该回来的时候,就提前打一块豆腐放着。等父亲一回来,就给他炖豆腐吃。母亲对我和姐姐说:“你们日子长着哩。长大了,想吃啥没有?这会儿,先尽着你爹。”父亲自然舍不得一人独享,往往吃不到一半,就说:“吃不下了。真吃不下了。”有一回队里分西瓜,家里分了两个。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我们娘儿三个把那个小的分吃了,留下那个大的给爹。爹好长一段时间也没回来。家里没人的时候,我就把那大西瓜从床底下滚出来,拍拍,听听,闻闻。但也仅是如此而已…  相似文献   

12.
父爱无边     
我的家庭是很普通的农村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家里的主要收入就靠父母开的一家路边小店,还有就是父亲在小店里帮人修摩托车。我和弟弟读书每年开支不小,给父母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我的父亲已经四十九岁了,他是一个非常勤俭、朴实的人。我每次回家母亲就会对我说你爸这几天修车总是修到很晚,有时凌晨一两点钟都还在修。在我的记忆里父亲很少上街,也没有给自己买过新衣服,只记得有一次天气凉了,母亲就去买了一件皮衣给父亲。这是父亲最好、最贵的衣服。而在最近几年里,父亲根本就没有什么好衣服穿,基本上是穿我伯伯和他以前的一些老伙伴(父亲以前…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雨天     
<正>我们小的时候,母亲不喜欢雨天。春雨绵绵,下起来就不爱停歇。我家三间土屋,不出一天就会漏雨,雨水滴落在接雨的盆里罐里,滴滴答答的,让母亲愁容满面。最让她发愁的是,我们兄妹三个不懂事,总趁她不注意就跑出去玩,不玩到衣服湿透、鞋子裹满泥巴,是不会回家的。然而,母亲却拿不出衣服和鞋子来给我们换。那雨天,对她来说,是一场绵绵的愁烦。  相似文献   

14.
陈孝荣 《师道》2006,(6):53-53
小学和初中一直在村里就读,直到上了高中我才离开家到几十里地外的渔峡口九中。那天是父亲送我,我背了吃食和学习用品,父亲背了被子和箱子。离家前的几天,母亲就一直在我的耳边叮嘱,说先把苞谷面放饭盒里,然后再放上洋芋泡,炖熟了再端回来和着腌菜吃,还说洗衣服的时候把领口和袖口多打点肥皂,多清洗几遍。我和父亲离去的时候,母亲又说,你要自己照顾好自己哩,别弄得不像个人。在母亲眼里我总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其实那时我已经是14岁的少年,会料理自己的生活了。那个时候不通车,从老家到学校得走大半天时间。学校放大假,半个月我们就得从学校里…  相似文献   

15.
没有人知道母亲的生日,但母亲总是清楚地记得我们每个小孩的生日,当然还有父亲的生日。记忆之中,每当我们过生日的时候,母亲便会在清晨亲手为我们剥开一枚鸡蛋,含笑看我们吃下去,她并不说什么,但我们都看得出母亲的目光里包含着许多希望。小时候家里经济不宽裕,鸡蛋总是攒起来换钱,所以每次吃鸡蛋我们便觉得格外珍惜,总是慢慢地细细地吃,仿佛想在一年里都能记起这枚鸡蛋的滋味。而父亲过生日的时候,母亲总会给他打来一壶烧酒,炒几碟小菜,让父亲美美地吃上一顿,这时母亲也并不说什么,只是不住地往父亲杯里斟酒。好像因为生日…  相似文献   

16.
我的父亲     
从小很少写父亲,可能是因为潮流的趋势,作文选上总是不停地出现《我的母亲》类似的文章。但是我知道,母亲是天,父亲是地;母亲是船,父亲是舵。没了地就没了方圆,没了舵就没了方向。父亲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那张怎么也看不厌的笑  相似文献   

17.
午夜安魂曲     
随父母调职到K市,公司在市郊安排一处公寓给天寺一家三口暂住。一路颠簸总算看到一片类似公寓的建筑群,兴奋雀跃之余却开始感受到四周的荒凉。天寺记得父亲那天脸上带着赔罪的笑容在饭桌上宣布新家的时候,母亲皱着眉头一副不情愿的模样。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花     
父亲以前是做测绘工作的,一年中有大半时间在外面的崇山峻岭中度过。每次家信,都不忘叮嘱母亲:“带好阳阳,别忘了浇花。”母亲看后无不嗔怪地说:“他的两个宝贝,谁敢忘了呢!”后来,父亲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也不适宜到野外,我们全家终于可以________了。于是家里和单位的阳台与窗台上就到处生机勃勃地长起各种各样的花草植物。我出嫁后,偶尔回来看看,总能________到父亲的春华秋实。母亲________父亲,说他是用刻度的瓶子计算水量给花浇水,就像小时候给我喂药一样。我有了小双双后,就忘了父亲的花,倒是父亲常来看小双双。一天,…  相似文献   

19.
母爱     
母亲的爱,没有大爱的深明广博,没有友爱的礼尚往来,没有情爱的海誓山盟,它不需要任何华丽的词藻作修饰,它是朴素的,只需一颗爱你的心就够了。 有人说:父亲是天,母亲是地。因为父亲永远是高大严肃的,而母亲却如土地般养育着我们,滋润着我们,包容着我们。是的,母亲没有过多的言语,她往往一个眼神就能给我们精神上无限的支持和安慰。  相似文献   

20.
父亲年逾古稀,身体虽然还硬朗,但听力却一天不如一天。父亲偏爱电视剧,尤其是《西游记》,百看不厌,尤其喜欢边看电视边给坐在一旁大字不识一箩筐的母亲耐心讲解,母亲常常像个谦虚好问的学生,总有提不完的稀奇问题,问不完的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