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王荧 《传媒观察》2003,(5):45-46
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报业都存在十分激烈的竞争。竞争结果造成报纸加厚,运营成本逐年增加,办报内容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报社老总们为摆脱这种竞争胶着状态,在内容定位和版式风格上绞尽脑汁不断创新,对争夺广告资源不惜投入人力财力,而对报纸发行似乎无暇顾及。在很多报社的采编、广告、发行三部门中,发行最没有地位,而且总认为前二者是脑力劳动,发行是体力劳动,人员安排以老弱富余人员居多,工资奖金远不及广告人员,营销策划活动基本没有。  相似文献   

2.
杨克勤 《新闻界》2003,(6):26-26,32
报纸作为商品,它有两次销售过程,第一次销售过程就是把报纸所刊载的内容卖给读者,第二次销售过程是把报纸版面卖给广告客户。要成功实现报纸的这两次销售,主要取决于报纸本身。广告,被称为报纸的血液,它的多少(这里指广告收入的多少,而不是指广告刊登量的多少),代表着报纸健康发展的程度。而报纸本身质量的高低,又反过来决定着广告收入的多少。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报纸发行盈亏点界定报纸发行的盈亏点是指:当报纸的发行量(这是一个相对不变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发行本身就开始盈利;反之,如果没达到这个量时,发行本身就处于亏损状态。这…  相似文献   

3.
陈欣 《新闻界》2001,(5):36-37
对报纸发行来说,实现报纸的传播功能、度量报纸的传播效能、获得报纸的销售收入是其三大主要意义。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报业发行市场,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报纸的传播功能和传播效能,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细分市场是寻找市场机会的必需手段报业市场,是报纸生产者与读者和广告商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总和。报纸生产者与读者之间的报纸买卖关系,称之为报纸发行市场。现代报业在经济上基本靠广告支撑,而报纸发行市场则是广告市场的基础。市场细分的概念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市场营销学家温德乐·史密斯总结市场销售经营…  相似文献   

4.
“发行是报纸的生命 线”,一语道出了发行的重要 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报纸发行量的高低、市场份 额的大小、结构是否合理,直 接影响到报纸的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报纸发行面对的 是读者市场,是支持广告市 场的基础,是报业产品销售 的终端。发行量大,意味着一 张报纸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力,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更 关心的是报纸的另一个市场 ——广告市场,因为广告商 更看重的是一张报纸的广泛 的市场影响力。 当把传媒放在一个产业 环境中去参与竞争时,笔者 根据多年从事报业工作的实 践认为,发行不再以“发行数 量”作为主…  相似文献   

5.
柯旭东 《新闻知识》2002,(11):32-34
在广告投放走向理性、需求增速趋缓,广告市场逐渐走向买方市场,报纸的趋同化现象日趋严重的情况下,报纸如何通过有效发行强化广告影响力,是目前报业普遍关注的一个比较重大的问题。发行量大的报纸,广告收入是否一定大?发行范围广的报纸,广告收入是否一定多?相近的发行量,为何在广告收入上差异迥然?等都在提醒着我们:报纸发行量大小与其广告影响力强弱;广告收益多少之间并非完全是一个正比关系。只有在发行中注重有效发行,才能更好地实现发行投入与广告收益之间少投入、多回报,低投入、高回报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报纸“双重销售”的特殊属性决定了编辑、印刷、发行和广告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笔者认为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做到环环相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托,应该遵循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7.
王荣 《新闻三昧》2001,(6):40-41
从报纸发行的角度来看,广告商的目标消费群体与报纸的读者群,或广告商的目标消费市场区域与报纸的读者市场区域叠合的那一部分发行,对广告才有真正的吸附力,这一部分发行才是“有效发行”。两者的叠合度越高,报纸在某一区域内的影响力越大,对广告的吸附力就越强,发行的效果就越好。因此,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讲,发行量的有效化程度和发行区域化的战略选择,是必须考虑的两大市场因素。  相似文献   

8.
“有效发行论”的反向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禹建强 《传媒观察》2004,(10):25-27
内容、广告和发行被称为拉动报业发展的三驾马车。业内人士推崇发行的主要原因在于报纸发行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着广告收入的多少,而广告是报纸的生命线,因此对一只脚跨进市场门槛的中国报业来说,发行所起到的作用不逊于内容和广告。前两年,石家庄、武汉等地报纸曾发  相似文献   

9.
1、有效发行与无效发行的概念 有效发行就是能够有效地提高报纸的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能直接带来广告回报或对广告有吸引力的发行。否则,就是无效发行。  相似文献   

10.
刘燕 《青年记者》2006,(12):79-80
新媒体的崛起使报纸面临严峻的挑战,发行工作,作为报纸重要生命线成为报纸发展战略的重点.所谓“有效发行”是指在报纸的行销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扩大报纸的市场占有率、阅读率和影响力,并能直接带来广告回报或对广告有吸附力的发行.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报纸做好有效发行,实现广告、读和报社的良性互动将成为报社发行的一大方向.  相似文献   

11.
曹鹏 《新闻三昧》2001,(4):38-39
在报纸实际经营工作中,大家越来越重视有效发行这一概念,以往那种粗放型办报模式,报纸只关心发行的绝对数量,只要总数达到某一目标就大功告成,几乎没有谁对发行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定性定量研究,近来随着报业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广告客户的货币选票,使报业同行们自觉不自觉地明白了必须重视有效发行。  相似文献   

12.
陈菊萍 《声屏世界》2004,(11):33-33
发行工作是实现报纸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直接途径.也就是说“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报纸发行面对的是读者市场.是支持广告市场的基础.是报业产品销售的终端。因此,办报人应将发行工作上升到关系报纸存亡的高度来重视。整合发行资源,调整发行结构,使报纸的发行更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广电报目前营销的迫切需要。笔者认为,做好发行工作有如下三招:  相似文献   

13.
报纸发行会计核算和管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京 《新闻前哨》2003,(6):43-44
“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为争夺市场,报社间降价让利、订报赠送、广告换订报等不惜代价的“发行大战”层出不穷,使本已倒挂的发行成本成倍增长,报社的利润被不断蚕食。主管发行的财会人员如何核算和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回收应收报款,降低发行成本,提升报社的竞争力?笔者根据自身实践经验,对报纸发行的核算和日常管理提出一些浅见。 一、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记录和反映的是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对报纸发行的核算也不例外。报社财务人员应全面了解发行业务流程,各个业务环节的做法和特点,财务应如何监控和反馈相关的成本信息,目前的控制措施是否到位,从业务流程中找出控制点来设计适合本报社的报款核算流程。本文主要探讨自办发行模式下的核算。  相似文献   

14.
王荣 《当代传播》2002,(2):85-86
我国报业经营的基本原则是,在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在导向正确的前提下,报纸的发行量越大,社会效益就越好。然而,从纯经济角度和报业的实践来看,报业利润是以增加发行量为成本代价、以广告收入增加获得补偿而取得的。因此,科学地制定发行目标市场定位,合理地确定发行数量,并不断改善发行结构,提高发行质量,才能以最佳的发行量赢得丰厚的广告回报。报纸作为一种特殊商品拥有与一般商品不同的特性。一般商品的消费对象是单一的,而报纸的消费对象是二元的,即读者和广告商。这…  相似文献   

15.
王爽 《记者摇篮》2004,(1):27-27,55
报纸的“有效发行”和“无效发行”大家知道,报纸的效益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大块。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报纸的每一份发行量都是有效的。“有效发行”或“无效发行”的说法主要是报业经营者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的问题。从纯经济的角度来看,报纸的发行工作是“有效”还是“无效”主要由广告商的媒体选择行为决定的。现代报业的收入主要是依靠广告。而广告收入与发行量有着直接的关联。从总体上来说,报纸  相似文献   

16.
张颖 《青年记者》2003,(8):30-30,52
把报纸卖给读者,再把读者卖给广告商,即报纸的“二次销售”过程。报纸编辑、广告、发行工作的重点,就是完善“二次销售”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和环节,近年崛起的早、晚报和生活报等都市类报纸对此尤为重视。很多媒体人的目光聚焦在如何精确定位读者群体、如何增加或控制发行量、最终如何吸引广告客户上。随着城市人群消费内容的不断丰富,报纸广告的类型也日益多样,因此,对广告类型的细分变得必要。  相似文献   

17.
如前所述,美国报纸广告价格制定的最主要依据就是发行量。由此可见,发行在报纸中的地位有多么重要。美国报人喜欢说的一句话是:“没有发行,哪来广告?”美国报纸的发行在历史上得到过两种环境的支持:一是文盲减少,刺激发行。据统计,1870年美国10岁以上公民不识字者占20%,当年的人口数量和报纸发行总量分别为3845万人和260万份,平均每15个人拥有一份报纸;1960年全国10岁以上文盲下降至1.9%,当年人口数量和报纸发行总量分别为17932万人和5830万份,平均每3人拥有一份报纸。二是农村人口向城…  相似文献   

18.
“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几乎每个报业老总都认同的这一句话道出了发行的重要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发行面对的是读者市场,是支持广告市场的基础,是报业产品销售的终端。因此,办报人不得不将发行工作上升到关系报纸存亡的高度来重视。报纸发行量的高低、市场份额的大小、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报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从一定意义上说,发行是报纸的生命线,报纸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获得均与发行密不可分。中国报业协会常务书记赵连宏认为发行和办报就如弓和箭的关系,发行是弓,报纸是箭,箭的穿透力强必须有强弓。报纸发行不到位就达不到办报的目的,就产生不了社会影响,也无法实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吴锋  陈伟 《传媒观察》2005,(1):31-32
对于区域性城市报纸而言,本埠发行和外埠发行的关系问题是经常引起争议的话题。本埠发行是指报纸在其所在城市的中心城区以内发行。外埠发行是指报纸在其所在城市的中心城区以外发行。一般来说,外埠发行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报纸所在城市的郊区发行,第二个层次是在报纸所在城市以外的省内各大地(市)级城市发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