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个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制度。多年来,班级授课制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由于在班级授课制中学生是集体受教,班额的大小对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英语这样需要多练习的语言课程。  相似文献   

2.
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始将班级授课制引入我国,此后,班级授课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根据所学专业承担各门课程,面向全班学生,组织、设计并上"课",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它不仅要求班  相似文献   

3.
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是指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班级授课制起源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是为了普及教育、扩大教育教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提  相似文献   

4.
真正发挥课程结构功能,真正实现新课程方案的核心价值,其关键在于赋予学生课程选择权,实现学生课程选择权。走班制打破了固定班级授课制的同一性与同步性,以其灵活的流动性切合了课程选择的要求,使学生独立选择课程、自主制定个性化修习计划切实可行,从而保证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多样化发展,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规划能力的提高,有利于“让每一位学生成功”。  相似文献   

5.
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个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授课的制度。多年来,班级授课制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由于在班级授课制中学生是集体受教,班额的大小对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英语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后的班级管理模式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分析了高校扩招后班级管理的一般模式,提出年级辅导员制和跨年级辅导制是扩招后的班级管理的理想模式。作对年级辅导员制和跨年级辅导员制的含义、管理时间的安排、班级工作管理及班级间关系、师生关系的处理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班级是培养中学生各项能力以及品质的场所,因此要不断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中学班级管理模式新构想做出了进一步探究,对制订合情合理的新规范、新目标、新管理模式以及多班主任制的全新构想给出了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正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我总结出高效管理班级的两种基本方式——部门制和小组合作制。现分述如下:一、部门制1.基本模式在完成班级工作分工后,各个岗位都有了承包人,但这些学生不是各自为战。班主任需要将他们组织起来,由每个班干部对口实施管理。其基本模式为:班主任→班干部→岗位承包人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让班级在纵向管理上井井有条,学生之间横向联系密切,有助于分工与合作完成任务。新一班班级组织结构见下图:  相似文献   

9.
学分制打破了传统的班级建制,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从传统的以班级为主的方式发生转变。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从实效性出发,通过导师制、督导制、选课班级制、宿舍小组制以及以系为单位的大型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才能有效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全面推进学分制后,班级概念日趋淡化,打破了过去的班级和年级,甚至专业界限。相对于传统的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来说,有不利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集体活动的方面,全面推进学分制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顺应形势,及时改进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1.
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始将班级授课制引入我国,此后,班级授课制逐步发展成为我国中小学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在班级授课制下,教师根据所学专业承担各门课程,面向全班学生,组织、设计并上“课”,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它不仅要求班级每一位授课教师拥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扎实的理论功底、完备的知识结构和高超的教学技巧,更要求班级授课教师集体具有结构层次上的科学性、行动目标上的一致性、成员关系上的和谐性。  相似文献   

12.
《上海教育》2011,(24):35-35
1987年,芬兰开始在全国多所普通高中进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实验。1994年,芬兰国家教育事务委员会颁布《高中教育课程框架大纲》。该大纲围绕让学生更自由地发挥特长,对高中课程设置进行了大的调整,确定在全国高中全面实行“无固定班级授课制”,形成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3.
"包班制"是指在一个班级中由两到三名教师组成一个基本教育工作单元,全面承担一个班级的日常教学训练、班级常规管理和学生生活管理等工作任务的新班级教育模式,它对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与综合教学等教学改革的推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包班制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与弊端,如包班停留在表面形式上,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教师精力、能力限制,多领域教学专业性不足;以及监督评价体系不完善导致包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盲目性。这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学校和教师双方面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桂浩 《上海教育》2011,(23):51-51
英国北爱尔兰地区小学的班级教学实行包班制,即一名教师承担所教班级的所有课程,一名教师除教学文学、数学和科学这三门核心课程外,还需完成体育、音乐、美术等系列课程(教会学校还有宗教知识课程)的教学,因此,教师的授课量与压力较大,而且需要具备各种素养与技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在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工作的难度也不断加大,学生中出现了许多以前从未有过的一些新情况、新特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方面面临许多问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的能力也应与时俱进,不断提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胜任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经验的积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正>什么是"走班制"什么是"走班制"?简单地说,就是打破固定的班级编排,不再由固定的学生组成固定的班级,而是经常变换班级的人员构成。"走班制"是对"非固定班级"的通俗说法,它的学名叫做"不分年级制"或"无年级制",即"nongraded",强调学生个人对课程的选择权利,改变学校对学生课程学习的统一安排。在这个意义上,"走班  相似文献   

17.
<正>一、为什么要翻转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起源于16世纪的欧洲,它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班学生进行上课的教学制度。它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在大工业革命时代,班级授课制无疑是最高效的教学方式。但是班级授课制也存在着弊端:同一个教室里,坐着的是学  相似文献   

18.
班级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的,教师必须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将"小先生制"充分应用到与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可让中职学生在良好的班级管理中健康成长。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艰难的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学校、各科教师、学生之间的配合,为了促进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班主任必须转变传统班级管理方法,采用"小先生制"班级管理模式,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9.
"班级授课制"是夸美纽斯最早提出的教育思想,他强调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以班级为单位。这一观点在最开始对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经过教学实践的不断进步,"班本化课程"概念得到衍生。通过建设班级文化、优化课程结构、开展以阅读为特色的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需求,实现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多元选择。实践证明,班本化课程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班级特色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在对特朗普制教学组织形式以及"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移植特朗普制到"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模式,并运用行动研究方法开展特朗普制移植"小学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职前教师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授课教师素质、班级人数、授课时数是影响这种教学模式实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