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0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6,(96):182-183
要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就要打造一个优秀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策略是从教室的黑板、墙壁、角落、窗台进行布置,把教室变成温馨的家,让合理的班级制度作为行为习惯引航的灯,使班级文化精神化作学生成长方向的舵。  相似文献   

2.
小学的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坚持班级管理工作,将特色活动引入班级文化建设,通过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教育活动,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  相似文献   

3.
<正>我们都知道,班级是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班级文化。班级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让我们师生成为这种文化的主体、建设者,又成为这种文化的受益者。下面我就班级文化建设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美化教室,让班级焕发生命的活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  相似文献   

4.
杨富民 《教师》2012,(6):19-19
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建设班级文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建设丰富多彩的班级物质文化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教室,整洁、明亮的教室环境,可以让学生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因此,班级文化建设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班主任要创设温馨、人文气息浓厚的教室环境,教室要地面干净,课桌要一尘不染,  相似文献   

5.
班级是学生求学过程中身处时间最多的地方,一个优良的班级文化能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形成一种文明、进步、蓬勃、健康的班级氛围和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寄宿制小学的学生正是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与教室相处的时间更长一些,一个正能量的班级文化能给他们以辅助成长的作用,使我们的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农村小学完美教室的缔造策略,包括班级方案制定即完美教室的缔造规划;班级文化符号即完美教室的缔造基础;班级制度建立即完美教室的缔造保障;班级文化建设即完美教室的缔造强化。  相似文献   

7.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班级是学生接受教导、积极学习、进行人际交往的初步成长空间,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与成长。而良好的班级少不了融洽的班级环境,教师要注重班级文化创建。文章从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创建和班级管理等层面展开探究,通过分析发现,小学高年级班级文化创建依旧有大量工作要做,针对具体的实施方法需要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8.
黄启宏 《考试周刊》2013,(81):171-171
教育工作的艺术性在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教室文化的建设都能让中职学生在文化氛围中进步、提高,本文从教室文化的角度分析氛围对中职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沈晨洁 《海南教育》2014,(18):78-79
班级文化是一门隐形课程,具有无形的教育力量。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班级文化对学生的作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实现着对学生人格、精神和行为养成的塑造。新课标提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班级中成长。”小学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要把一个个顽童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少年,班级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班级是学生求学过程中身处时间最多的地方,一个优良的班级文化能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形成一种文明、进步、蓬勃、健康的班级氛围和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寄宿制小学的学生正是心智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与教室相处的时间更长一些,一个正能量的班级文化能给他们以辅助成长的作用,使我们的教育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班级文化是指由班级全体成员通过教育、教学、管理、活动所创建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积极的班级文化能使颇受冷落的中职学生唤起自我教育意识,达到自我完善。职业学校班级文化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一、班级物质文化层的建设班级物质文化层建设是班级的静态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的载体。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对班级所在教室环境的布置及对教室环境的要求,构造一种教育和学习的外部文化环境,包括硬环境建设(教室布置)和软环境建设(黑板报、图书交流中心等)。外部文化环境应体现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以及教育和教学的主旨。环境具有育人的功能,优美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的感情,促进学生奋发向上。教室环境的布置,要做到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墙面都能说话,都在育人,催人进步,让学生走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文化气息。具体而言,教室环境布置应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教室前方应有班级的“导航灯”——目标标语,它是全体学生共同的奋斗目标。目标标语要醒目,要能时时激励学生奋发进取。可以考虑从培养学生...  相似文献   

12.
古向东 《学周刊C版》2019,(21):170-170
环境能够影响人、教育人,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建设书香班级是当前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此,可以从黑板报和墙报建设、图书角建设、班级读书会等多种途径入手,引导学生喜欢阅读,营造利于学生成长的书香班级氛围。  相似文献   

13.
教室文化建设是形成良好班风、校风的载体和平台,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舒适优美的教室环境、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等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苏日亮 《广西教育》2023,(16):30-32
本文基于乡村小学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从建设物质文化、突显制度文化、重视礼仪文化、构建活动文化等方面,论述加强乡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让乡村学生能够像城里学生一样,沐浴在班级文化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做好小学班级管理工作,让小学生都能够在班集体中快乐地学习和成长,班主任老师就要注重打造班级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共同的价值观指导下,建设班集体,提高他们对班集体的归属感。班主任老师要用科学的理念指导班级管理工作,班级文化建设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共同需要,也要考虑到个别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让班级呈现出不断成长、向上的精神面貌,可以在班级文化的建设上下功夫,打造班级新样态。通过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通过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打造富有成长气息的温馨家园;通过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形成向上向善的集体力量。  相似文献   

17.
班级是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班级文化,因此小学班级文化创建策略的课题研究越来越受重视.班级文化可以分为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班级活动文化四个方面,因此必须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班级中,班级文化是灵魂所在,也是学生的精神家园。因此,班主任要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利用班级文化塑造学生的品格,助力他们的个性成长。阐述了班级文化的构成、意义,提出了一些性质有效的班级文化建设模式和策略,并陈述了班级文化建设对小学个性成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沈晔 《江苏教育》2023,(38):42-43
劳动可以创造美、润泽心灵。班主任应深入剖析劳动教育的内涵,将班级文化建设与劳动教育相融合,以自身的劳动引领学生的成长,全力打造“以劳育心”班级样本,让劳动教育在教室“生根”。  相似文献   

20.
<正>心理健康教育是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力保障。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小学教育中,起步晚,经验少,需要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寻求有效的心理教育方法。一、让教室成为"心灵港湾"作为班级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我在教室里辟出这样几块宣传心理健康的固定栏目:"点亮心灯""用心学""秀出我自己",让教室布置体现出我们班以"心育"为特色的班级文化。"点亮心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