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遭遇海怪     
一.可怕的章鱼重获自由的鱼波卡快活极了,他对小蛙人真是感激不尽,对小蛙人无穷无尽的问题总是有问必答。“波卡,”小蛙人又一个问题冒出来了,“你头顶上那个吸盘的吸附力在鱼类中是不是最大的?”“在鱼类中也许是最大的,但是没有章鱼的吸附力大。”“难道章鱼不是鱼吗?”“对,章鱼不是鱼,是海中软体动物。”波卡说,“我们再往深海里游,你就能见到这个海中丑八怪了。”在一个有洞穴的地方,他们看见一头很大的章鱼,至少有四十千克,他们赶紧躲在洞穴的后面观察着他。章鱼长着一个很大的头,头上有两只向外突出的眼睛,口的周围长着八只长长的触…  相似文献   

2.
一(鱼印)鱼是在海参体内长大的小蛙人向深海里游。因为(鱼印)鱼波卡吸附在小蛙人的身上,不花一点力气,所以他总有些奇特的经历讲给小蛙人听。“你相信吗,我小时候曾寄居在海参的体内。”  相似文献   

3.
鱼印(yìn)鱼波卡很不开心,自他被一张渔网捕上渔船后,虽然没有像其他遇难的鱼儿一样被进罐头加工厂,然而,他从此失了自由,尾巴上被牢牢套着一根实的尼龙绳,成了一个名副其实“钓鱼翁”。尽管不开心,鱼印鱼波卡还得活儿。波卡向大海深处游去,寻找着目标。一.鱼印鱼钓大鱼一条大鲨鱼游过来了,波卡迎了上去。“嗨!”大鲨鱼友好地向波卡打招呼,虽然他从不放过一条小鱼儿,但对鱼印鱼,鲨鱼一向是很友善的。他们喜欢鱼印鱼吸附在他们的肚皮下面,跟他们一块儿畅游。波卡很快钻到鲨鱼的肚皮下面,把那长着一个椭圆形吸盘的头贴了上去。岸上的渔民开始…  相似文献   

4.
小嘎屋     
《小火炬》2013,(10):21-21
福安郭灵滢:今年第五期的《小火炬》的“小编密语”栏目.话题是“小编爱做梦”,这让我找到了知音。蛙人编说他在看书或看电视的时候,喜欢“篡改故事情节”,我也会这样呢!我会把自己想象成故事里的一个小女生,就像是编剧一样(偷笑)。不过,我没有动笔写一写的习惯。  相似文献   

5.
四只小猪     
森林的小木屋里,住着四只小猪,他们分别是笨笨、小小、丁丁和莉莉。有一天,小猪笨笨说:“刚才,我遇到了一只去过许多地方的小乌,他告诉我不远处有一块金色的麦田。我们去那里玩吧!”“好呀!”大家一致赞同。于是,他们分头寻找这块麦田。  相似文献   

6.
《家庭与家教》2006,(11):51
前一阵回老家时,遇到一个姓包的农民,他说他的大女儿考上成都的一所外国语大学,小儿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我立刻就对这位黑黑瘦瘦的农民充满了敬意,问他“:你在教育孩子上有什么好办法呢?”他笑一笑说“:我的办法和别人不一样,不是我教孩子,而是让孩子教我。”“让孩子教你?”我更来了兴趣。他说“:是呀,我小的时候家里穷得供不起我读书,要指望我教孩子,那只能是笑话,但如果我不管他们,由着他们瞎混,我又不甘心。想来想去,我想了一个好办法——等他们上学读书的时候,我就开始跟着他们一起学。他们每天从学校回来,我都让他们把老师讲…  相似文献   

7.
“我很幸运地遇到了几批好学生,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使我感到了做教师的幸福!”这是方少芹老师的《学生改变了我的两个瞬间》(《人民教育》2009年20期)结尾的句话。我在这里想套用一下:“我也很幸运地遇到了一批又一批好学生,是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是他们改变了我,提升了我。”  相似文献   

8.
桥上的智者     
我女朋友(后来成为我小女儿的母亲)曾经很憎恨她的邻居。他们是一对老夫妻,对什么事情都有很多抱怨。她则对他们抱怨多多,如果她和邻居同时出现在毗邻的花园,相互之间绝不会有任何愉快的交流。我因为刚接触这种环境,同时也没有任何特别的“另有所图”,所以选择愉快地与他们交往。我每次遇到他们,都会稍微努力一些,驱散他们明显怀疑我有的那种敌意。女儿12岁那年,我再次遇到他们。我们是在一  相似文献   

9.
一海马爸爸“大海里稀奇古怪的事多着呢!”波卡做出很神秘的样子,“你想知道海马爸爸是怎么生孩子的吗?”  相似文献   

10.
马上要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了,我查阅了大量关于此内容的教学案例。其中,大多都是以“两人平分一件物体”的小活动引出12,然后按部就班,带着学生学习12的意义、写法等。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表示他们心目中的一半这一做法使我眼前一亮。于是,我依葫芦画瓢,在自己的班里进行了教学。然而,我却遇到了新的问题。部分学生始终觉得他们想出来的“画图法”比写分数更有趣……虽然这几个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最终还是接受了分数,但口服心不服一直“写”在他们的脸上,并直接影响了他们学习分数的态度。怎样才能使所有的学生都…  相似文献   

11.
女儿不见了     
张正 《家长》2007,(Z1)
双休日,我们带女儿去图书馆看书。在图书馆门口,女儿遇到了她班上的几个同学,他们也是来看书、借书的。女儿很快和他们打成了一片,钻进了少儿阅览室。妻子进了成人阅览室,我进了图书馆门口一家售书的小书屋,随便看看。大约过了一刻钟,妻子走进来问我:“女儿呢?”我说:“不是和你在图书馆里吗?”“我看见她出来了,我以为她来找你了。”妻子说。  相似文献   

12.
“这是谁的尾巴,谁的尾巴?”墙角边一只小蜗牛伸着脖子喊。“蜗牛老弟,别喊了。那是我的尾巴。”小蜗牛只听见声音是从阴暗的角落里传出来的,却没看到是谁在说话。“你是谁呀?”小蜗牛问。“我、我是壁虎啊。”呀,一只断了尾巴的壁虎从角落里爬了出来,“刚刚遇到一条蛇,为了保命,我不得不舍弃我的小尾巴。”  相似文献   

13.
马祥萍 《山东教育》2021,(12):55-56
前几天,我收到一位家长的微信留言求助。内容是这样的院带孩子出去玩,经常遇到“熊孩子”,他们喜欢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有时我都想“替天行道”了,可内心告诉我这样不行,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从留言中,可以感受到这位家长的焦急和疑虑情绪。确实如此,家长带孩子到公共场所游玩,本来是为了让孩子高兴,如果遭遇这样的情形,难免窝心。那么,在公共场所,遇到喜欢欺负人的“熊孩子”.  相似文献   

14.
我们要培养少年儿童成为革命的接班人,必须经常关心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就是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所谓“小事情”“小问题”,也不能放松。我班上的孩子上算术课,遇到了复杂的应用题,有的就很不高兴,嘴里还会嘟囔着:“难死了!难死了!在作文课时,有时候他们刚提起笔来就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地望着你,总希望老师给他们讲得越详细越好,自己怕用脑子艰苦地思考问题。这些好象是“小事情”“小问题”,可就应当重视。我们要培养坚强的革命后代,他们将来要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革命事业中去,搞建设,干革命,改造社会,改造自然,该会遇到多少困难?他们现在这么小,在学习上就怕动脑筋,就不能与困难作斗争,这怎么行呢?我们应当针对这类“小事情”“小问题”,对他们抓紧教育,培养  相似文献   

15.
就在这时,一只狐狸出现了。“早上好。”狐狸说。她躲在一棵苹果树下。“你是谁?”小王子说,“你看起来很漂亮。”“我是一只狐狸。”“来和我一起玩吧,”小王子请求道,“我现在很伤心。”“我不能和你一起玩,”狐狸回答,“我还没有被驯养呢。”“啊!真对不起,”小王子说,“但什么叫‘驯养’呀?”“原来你不是这里的人,”狐狸说,“你来寻找什么?”“我来找人。”小王子说,“什么叫‘驯养’呢?”“人?”狐狸说,“他们有枪,他们还打猎,真讨厌!他们惟一的可取之处就是他们也养鸡。”“什么叫‘驯养’呢?” 小王子又重复了一遍。“这是已经早就…  相似文献   

16.
日前,在幼儿园遇到这么一件事:一个小女孩独自在做游戏、忽然,她抱起板凳上的小娃娃,嘴里学着大人骂小孩的语言,右手拿着小竹鞭在抽打着小娃娃。我问她:“你为何打小娃娃呢?”她说:“她打破了杯子就要狠狠地打,这样才能记住。”我又问她:“你过去打破杯子,你的爸爸妈妈有没有打你?”她说:“他们就是这样打我、骂我的。”听了孩子的话,引起了我的深思:这样粗暴的“教育”所引起的不良效果是不能等闲视之的。  相似文献   

17.
1.“包、剪、锤”的办法 在课堂上遇到需要裁决的问题应该怎么办?是由教师去仲裁,还是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这看起来是小问题,却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 我上《田忌赛马》一课就遇到了这样的小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了“第三次赛马”的活动。 “同学们,第一、二次赛马田忌和齐威王打了平手。我们现在举行第三次赛马,需要孙膑、田忌和齐威王参赛,谁愿意上来?”我的话音刚落,便跑上来四个兴趣盎然的孩子,我为他们的主动参与而拍手叫好。可是,赛马只要三个人。叫谁下去?看到他们那红扑扑的脸蛋儿,天真无邪的眼睛里透出渴…  相似文献   

18.
从事教学工作十几年来,总不断遇到一些学生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我在处理这些事的过程中,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列举如下几例,希望对年轻教师有所帮助。有一次,有学生来报告,两位学生在打架。我说:“把他们叫来。”其实,我已猜到:又是以大欺小。因为他们根本不是“对手”。他们人未进来,就先传来哭泣声。经双方申述之后,我已经明确主要责任在于“强者”用强。我让“弱者”先回去,把“强者”留下,对他说:“怎么?要逞强?在自己班里逞强有什么意思?打人犯法不知道吗?你想学古代的英雄豪杰…  相似文献   

19.
空椅子     
今天,我们班的小A又向我报告自己丢了一块橡皮。唉,遇到哪一节课在专用教室上,总有学生会向我报告少东西的事,开学到现在才一个月,可已经发生十多起了。 教室里鸦雀无声。望着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我实在不想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一丝阴影。班里的孩子虽然才认识一个月,但我已经有些了解了。我定了定神,隐约知道像是小B和小C干的可每次他们总矢口否认,想想他们都是离异家庭的孩子,本来已经是一颗(?)让他们冠上“小偷”的称号。记得我小时侯,老师曾 (?)个同学总被人冠以小偷的称号 (?)明 (?)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小男子汉,往镜子前叉腰一站,只见镜子中的我:野气中带点清秀,眉毛又浓又粗,活像抹上了两撇墨汁,眉头紧皱时却像一个反“八”,嵌着一对深深酒窝的脸被太阳晒得紫红发亮。爸爸妈妈常说我黑不溜秋,我倒觉得没什么,这是健康的标志嘛。我生于1997年10月底,属牛,所以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遇到那可爱的水牛,我总要停下来看一看,“哞—哞—”地学着叫,有时还想去摸一摸、骑一骑,与牛套近乎。属牛的我身上有一股“牛劲”。有时自己事情没做好,爸爸妈妈批评几句,我就和他们生闷气,于是他们说我是一头“小牛犊”。我还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