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王铁成 《武当》2004,(7):36-36
古代先贤在中国传统的武学中.已经总结出人身有十四处可用来进行攻击与自卫的部位,即肩、肘、腕、胯、膝、足这六个部位的左右共十二个部位,再加上头与尾(臀)共十四处打法。比如:有肩打、胯打、膝打(膝贯两肋在泰拳中常用肘打、头撞、尾抽)等等。当然.人与人不同,各有各的偏好或特长,  相似文献   

2.
伦峰子  朱伯伦 《武当》2004,(12):20-22
六合者乃内三合与外三合。心意六合拳者炼的即六合心意、心意六合。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根据人体结构和打斗特点,根节相合带动中节、中节相合催发梢节、梢节相合发于合打效应。古谱云:“肩胯相合,肘膝随之,手足相应”。加之内外三合总是合修并炼,故有“不合不打,打顾不分,后发先至”之说。外三合宏观炼形合打效应,易理解和接受。  相似文献   

3.
逯建国 《武当》2014,(3):27-28
习练形意拳,外形和内意必须高度统一,“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有鉴于此,亦可把形意拳称为“心意六合拳”。  相似文献   

4.
王忠海 《武当》2006,(2):21-22
当心意六合拳习练者把外形动作练习熟练后,便要进行针对实物的发力击打训练,以加强击打的渗透性及拳、脚等部位的承受力。连环盘树法便是此类训练法的代表。连环盘树法是用头、肩、肘、手、胯、膝、足七个部位,针对树干进行自由组合击打,养成连续不停攻击对手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散手水平的高低与基本功有很大的关系。散手对抗,从表面上看只是一拳一脚,或拳打脚踢,但实际上是各项训练内容的综合体现,无论是拳法、步法,还是肩、肘、膝、胯,在对抗中都应发挥作用。 下面向大家介绍由上而下的拳法——栽拳1.定步左、右栽拳练习 站立的姿势是技击桩的浑元桩肩架,步子站立为“丁八步”,头虚领,脚下踩,膝盖前指,胯略微后靠下坐,两脚似有外分内合之意,不要用力,要放松。手虚握,设想两手如握一个鸡蛋,一用力就破了,不用力就掉了。假借两手之间似有弹簧相连,保持争力,两手腕似有弹簧与脖子相连。发拳时,…  相似文献   

6.
姚承荣 《中华武术》2000,(11):33-33
散手水平的高低与基本功有很大的关系。散手对抗,从表面上看只是一拳一脚。或拳打脚踢,但实际上是各项训练内容的综合体现,无论是拳法、步法,还是肩、肘、膝、胯,在对抗中都应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王志远 《武当》2015,(2):26-27
(接上期)合者,六合也,顺合也,和合也,融合也,会合也,谐合也,劲之一也,刚柔统也,阴阳合也,周身关节合而为一也。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是谓外之三合;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是谓内之三合。若以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右三与左亦然。以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亦是外合。心与目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亦是内合。敌我争锋,以我之阴合彼之阳(避其实),以我之阳合彼之阴  相似文献   

8.
贾澎 《中华武术》2004,(3):31-33
“金刚”是道教和佛教守护神,因之命名取其庄重、中正、威严之仪,无敌于天下之势。“对”是相合、相含、相对照之意。“三大对”是指身、手、步相对。拳势运动中身体移动、重心转换到某一侧时,须手与足、肘与膝相合,一动无有不动,一合无有不合,一对无不相对,不贪不欠,无过不及,头正身直,沉肩坠肘,吊裆松胯,气顺神蓄,气催力发,意动劲至,则五行百骸  相似文献   

9.
心意六合门的六艺之熊膀,是取熊的两膀下垂,两肘坠裹,含胸拔背,打通人体的上三节之窍道,而用胯催肩,肩催肘,肘催手,发出浑厚的熊膀之劲的内意。膀为  相似文献   

10.
张峻 《武当》2003,(5):11-13
三要论 (原文)夫气本诸身,而身之节无定处。三节者,上中下也。身则头为上节,身为中节,腿为下节。头则天庭为上节,鼻为中节,海底为下节。中节则胸为上节,腹为中节,丹田为下节。下节则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肱则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手则指为梢节,掌为中节,掌根为根节。以此为例,是故自项至足,莫不各有三节也。  相似文献   

11.
螳螂拳,属于象形拳的一种,因模仿螳螂捕蝉的戏纵擒打动作而得名。六合螳螂拳(又称马猴螳螂拳),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称为内三合;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称为外三合,内外结合称为"六合"。六合螳螂拳一种以实练、实打、实用为一体的拳法,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六合螳螂拳不但具有攻防技击性,而且具有健身观赏性和娱乐性。而六合螳螂拳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它的攻防技击性。  相似文献   

12.
刘如世 《精武》2007,(9):50-50
拳谱曰:"左打乌牛摆头,右打黄牛摆角,前打一头搠碑"指的就是本文所介绍的三把拳。一、一头搠碑(中门头) 1.起势轻步站侧身站立,左肩领前,左足在前,右脚在后左脚尖微翘离地,两臂自然下垂,两肘微弯护肋,两手五指张开,掌心朝里,左手放在左胯里边护裆,右手紧贴于右胯际,舌顶上腭,  相似文献   

13.
武术的手法,泛指含打、踢等在内的徒手搏击技法。这里所讲的迷踪拳手技法,是指以手(拳、掌、爪、勾等)为主要击打部位而使用的技法。迷踪拳的手技法,是相对于全身别的部位的技法而言的。在迷踪拳中,人体周身主要部位称"十三头",分别是头、双肩、双肘、双手、双胯、双膝、双脚,双手占其中的"两个头"。"十三头"均可发力击人,故有"十三头占天罡三十六技法"之说。在"元罡三十六技法"中,有八大手技法,这就是本文要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4.
六合拳论     
郭强  成守海 《武当》2007,(9):34-35
六合拳法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内家拳,是锻炼人的精神、意念、内劲与身体四肢百骸合一,以技击为宗旨的拳术。由于六合拳动静结合,内外双修,刚柔相济,从而要求在演练与技击中要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六合统一,故为之六合拳。  相似文献   

15.
一、散手运动释意和发展散手运动是两人运用各自肢体的特殊功能和技击技巧,在特定的规则的制约下进行攻防实战的一项传统徒手对抗性体育运动,是武术这项宝贵遗产的重要运动形式之一。散手近可用手,远可用足,贴身可摔,人体各部位都可以成为攻击对方的武器。概括起来为七拳:头、手、肘、肩、足、膝、胯。技击方法分踢、打、摔、靠、撞、跌等。踢就是腿击法;打就是进攻和防守的手法;靠、撞就是以自身的体重,巧妙地贴身撞击对方,使其失去平衡的击法;摔就是二人相抱使对方例地的技巧;跌就是利用合理倒地而进攻对方的能力。散手的技艺高低,是身体素质、技击招法、战略战术、心理意识在一定条件下有机结合反应,是以实战能力来此较,以实战对抗效果来评价的。  相似文献   

16.
鹰捉鹰是自然界中的猛禽,心意拳中鹰捉即取其捉物之势,鹰之捉拿把敌抓于近处打一合劲,心意拳为短打拳,所以捉拿实战价值很大。鹰捉的双手一上一下、一前一后,有撕物之劲,恨天无把之意。落时,头、肩、肘、手扑击,威猛凌厉,加以雷声相辅,其气势如天塌落一般,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17.
柴氏同备拳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拳种,创拳立派,独具特色,具有鲜明而深奥的文化底蕴,是源流有序、拳理清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该拳没有完整的演练套路,是由一百一十个独立的系列短打招法所组成,每招之中均含三至五手连环技击法,招招都以实战技击为核心。整套招法都把踢、打、摔、拿之精华,和拳、掌、肘、肩、指、膀、臀、胯、膝、脚等部位视为打击  相似文献   

18.
第三十八式上步七星(上步骑鲸)此式突出头、肩、肘、手、胯、足,构成的姿势谓之上步七星动作,(形如骑鲸),故取此名。第一动右掌前掤左掌指尖向前伸,左脚尖向左转向正东,右掌以食指引导向前伸,弓左膝,重心移到左脚开右脚跟成左弓步。目视右掌食指尖,意在右掌心(图154)。第二动两掌上掤右掌以食指引导,沿左臂下往前舒伸。两腕交叉,腕与肩平,右掌在外,掌心朝左,指尖朝上,同时,立腰、松右胯,右脚向正前方迈出,脚跟着地,成一字步,重心集于左脚,目视右食指尖,当两腕交叉后,目再由两掌中间向前方平远视(图155)。  相似文献   

19.
张凯 《武当》2005,(1):37-38
京都会友镖局攻防实战法,是三皇炮捶拳第四代传人神拳宋老迈(宋迈伦)所创造的夫子三拱手和十二炮秘传绝技中的部分内容。虽然夫子三拱手以搓掌放打为主,但其内涵极为丰富,其中包括:肩肘腕手,胯膝足趾,四肢八节皆可为用。再如十二炮虽是以拳法为主,但在实战中变化多端。  相似文献   

20.
在大成拳实战当中,就发力部位而言,有掌、拳、指、腕、头、肩、肘、胯、膝、足等处。其中,掌法是重要的练用手法,在大成拳实战中应用非常广泛。基本掌形五指尽力向外伸展,力量撑足(图1),然后稍稍一松(图2),这便是大成拳在练功时及实战中大部分时间内都要保持的掌形。也就是说,运用掌功发力攻击敌方时的一瞬间,全身及手掌骤然一紧,手掌瞬间变为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