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语道破了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因此,我们要让学生体验生活,抒写生活的真情实感,点燃学生的习作激情。一、留心生活,积累生活之源学生的作文应来源于生活,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体验教育渗透在习作教学中,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使他们写作时有内容可写,在作文中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8,(A3):26-27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生活本源"的习作教学理念就是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以生活为本源,这是作文教学返璞归真、正本清源的关键所在。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从学生平常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去感悟,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地表达欲望,这时是教师将学生由"生活状态"引入"写作状态"的最佳时机,从而有效将学生从"要我写",处于被动的写作心理状态过渡到"我要写"的主动写作心理状态中来。这种教学理念恰恰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生命关怀。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写作教学应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写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这一宗旨。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写作教学应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应充分体现“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写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这一宗旨。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建议:“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用笔记录生活,让作文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学生的作文必须贴近生活、描绘生活,只有写自己鲜活的生活,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写出自己的佳作。写日记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着直接的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作文难,作文难,一碰作文心就烦",已成为一些学生的顺口溜。许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疼,咬笔杆子冥思苦想,由于没有生活经验,对事物缺少情感体验,的确让人心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这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为学生的作文学习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笔者在作文教学中顺应孩子的天性,发动学生各个器官,创设实践现场,参与生活实践,做到五个"立足",让学生轻轻松松作文。  相似文献   

8.
《新作文》2007,(Z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基础作文把作文看成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状态,一种朴实的生活行为,引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一指导思想充分传达出作文教学特别注重倡导"生活本源"这一先进教学理念,也就是说,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通过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课程标准不仅把写作兴趣的培养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更把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作为作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而在现实中,特别是在农村,作文教学似乎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坎"。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写作兴趣的缺失,使很多一线教师感到困惑。笔者就此作些探讨,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有些教师忘记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把作文教学与生活割裂开来.每次作文,将眼光盯在一个"文"字上,重技法、重形式的指导,教师一板一腔,语言车载船装,学生仍感到"无米之炊",没的写,假话、套话连篇.因此,作文教学教师的引导之功不在作文之内,而在作文之外,即关注学生的生活,开掘学生语言的"表达之源".  相似文献   

12.
<正>在语文教学改革中,作文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相对于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作文实在难教。《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如何进行写作指导,让学生更真实地表达呢?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生主动参与,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培养博览群书的习惯,激发写作兴趣,善于从生活中选择素材,抒发真情实感。如何提高学生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让学生"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是习作教学的关键,为此我进行了"轻松作文——让学生在快乐中习作"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让学生"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是习作教学的关键,为此我进行了"轻松作文--让学生在快乐中习作"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教学应探索一条符合儿童语言习惯的规律,开放作文教学视野,突破教学课堂,让学生走进多彩的生活,寻找更多的写作源泉,引领他们快乐航行在习作活动之海上,不断提高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那么,习作教学究竟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表达,快乐地作文呢?  相似文献   

17.
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学生写作,应减少"条条框框",解除对学生写作心理的各种束缚,把准学生成长脉搏,活跃学生身心,激活表达需要,让写作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活动。本文结合《有趣的七巧板》一课,从丰富的游戏写作资源、真切的采访互动交往、自由的组合放飞想象、自然的写作个性表达这四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一语道破了作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体验生活,以生活为本源,方可表达真情实感。据此,在作文教学中,我运用新理念指导小学生的作文教学,将少先队的体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作文教学互相整合,并以学生写的体验小练笔为切入口,进行了小小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是最具综合性的一项教学工作。由于各种因素,对于不少学生来讲作文总成为"无米之炊"。有些老师和家长过于注重考试技巧和能力,学生少有时间和机会去阅读,学生缺少生活积累,学生缺少写作的兴趣,学生作文当然不会有真情实感,不会写出好的作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在《写作什么》一文中指出,"写作材料应以自己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不能忽视情感的作用,引导学生注入情感,在充满情感的氛围中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