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19日,武汉籍中国羽毛球队球员高崚获得世界羽毛球协会评比的2001年度最佳球员称号。这是迄今为止,首位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球员。就在高崚获得此项殊荣后的第三天,高崚的教练、父母、队友接受了阳光记者的独家采访,他们向记者讲述了高崚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他叫王贵棋。二十年前成了北京宣武体校的游泳教练。那时体校没有游泳馆,一直干到第十八个年头,才盼到自己的游泳馆。这十八年是怎么练的?从宣武体校往西,往南约三四公里,有个不大的青年湖。这就是夏日的“训练馆”。到天气转凉,王教练便带着小队员们“迁徙”到  相似文献   

3.
王红 《网球天地》2013,(9):132-133
正手击球的发力主要依靠屈膝蹬地转髋转肩。在日常的多球训练中,教练经常强调击球过程中的屈膝蹬地。正手击球时为何要屈膝蹬地呢?张坤教练对此做了详细的剖析。  相似文献   

4.
经过三个月的休整,羽坛名将孙俊于3月1日来到江苏省羽毛球男队报到。从这一天开始,这位世界羽坛男单高手将以教练的身份出现在训练场上。悉尼奥运会后,退出国家羽毛球队的孙俊和葛菲正式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从相恋到结合,他们已经一起走过了8个春秋。为了备战九运会,这对新婚燕尔的搭档还没来得及举办婚礼,便  相似文献   

5.
《乒乓世界》2003,(4):28-29
第一次见到靳鲁芳教练是我10岁的时候到江苏省体工队参加少年比赛.当时靳教练快生小孩儿了,挺着大肚子看比赛。那时虽然我很小,还不敢和靳教练说话。但脑子里有个想法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都这模样了.还来上班,这教练也太认真了。  相似文献   

6.
我父亲教了一辈子体育,他擅长的项目很多。羽毛球是特别突出的一项.这个领域的人很尊重他.惭愧的是我做为他的女儿对他这方面的工作了解并不多。抗战前在北平燕京大学他教羽毛球的资料太平洋战争开始后学校被日本人关闭,我们全家辗转到后方去.都遗散了。  相似文献   

7.
习惯了     
8月初的英国羽毛球公开赛,杨维/张洁雯略作抵抗,便草草输给了队友高崚/黄穗。时近九月金秋,国际羽联“秋后算账”,下文对杨/张的“消极比赛”进行通报批评,并要求中国羽协处罚她们。 中国人历来重视团队成绩,而老外却看重个人表现。在中国人看  相似文献   

8.
并非“多余”的李铁鸣是1973年出生的,那时光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提倡“一个不少,两个正好”。有了一个姐姐和哥哥的李铁鸣原本因为二姨家没有孩子,姨夫在部队工作,经有关部门同意后,允许铁呜的妈妈再生个老三过继给二姨家,没想到,就在铁鸣蓝呱坠地的11天后,二姨也生了个女儿。于是过继的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作为多生的一个孩子,家里给他起了个小名“李多”。铁鸣的妈妈是一所中学的排球队教练,铁鸣上小学后,每天放学就去妈妈任教的学校,等着妈妈一块国家,百无聊赖时,排球便成了他最好的玩伴,从毫无目的地拍着玩,到很有兴趣地跟…  相似文献   

9.
三岁开始接触足球 杨璞三岁的时候爸爸就领着他到足球场上看自己踢球了,那时杨爸爸代表机械局参加北京市工人甲级联赛,小杨璞就成了场边的一道风景,大家都愿意拿脚下的足球逗逗小家伙,杨璞也不甘示弱,只要有人来逗他,他便会围着大人脚底下的足球转,就这样,杨璞在三岁并且还不会说话的情况下认识了足球。杨璞的小学是在东直门小学上的,在他上一年级的暑假,学校体育老师组织了一支足球队,杨璞成了其中最为活跃的一员,从那时起8岁的杨璞正式接触了足球。巧合的是,当时东城体校要组织一支足球队,招收在1977年和1978年出生的孩子,杨璞被当时的黄维强教练选到了东城体校的足球队。杨爸爸说,他当时和黄教练说:“孩子交给你,要打要骂你看着办,我惟一的条件就是要给孩子吃小灶,把孩子培养成材。”就这样,杨璞开始了正规的足球训练。随着杨璞年龄增长,他随后入选了张建国教练带的北京市体校足球队,又随着张教练到了威克瑞男足,并于1994年入选张亦明任主教练的国家少年队,1998年国安收购了威克瑞以后,杨璞正式进入中国的甲级联赛,成为一名职业球员。  相似文献   

10.
第三章天生的心劲上期内容:大郅8岁时身高就长到了1.60米.父亲王维君开始对他进行启蒙训练。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少年篮球队中,王维君做为教练,他要求儿子要比别的孩子严上几倍。正是这样的培训,使大郅在14岁时进八一青年队基本适应了严格的训练。望子成龙也要孩子争气,王维君发现,大郅这孩子从小就有一股心劲。1978年7月8日,王治部出生了,居然一声啼哭都没有,在身边的亲人吓坏了,助产士拍打了几下,孩子才发出宏亮的哭声,但也仅仅三两声。也许这就叫天生,大邱童年时和小伙伴玩玩闹闹,不管是摔痛了,碰伤了还是受到什么委屈,他…  相似文献   

11.
羽球大家族     
羽毛球有个大家族,这便是遍布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教练。有人称哥本哈根世界羽毛球大赛场上是不同肤色的球员斗,幕后则是同一肤色的中国教练在斗。可不是吗?中国在马来两亚的教练有韩健、吴迪西;在泰国的教练有刘霞等;印尼有昔日的战将汤仙虎和梁秋霞;美国有原江西的教练……赛前,在丹麦国会大厦举行  相似文献   

12.
李姗 《网球》2010,(1):104-106
1我的孩子几岁开始学网球最合适? 国外的很多孩子最初学习网球的目的就是单纯的做游戏,他们大概从3岁就开始接触网球,还有一些从5岁开始,从7岁开始学习网球是最普遍的。如果你决定让孩子开始接触网球,需要找到一位有经验的教练,这样至少能保证孩子在训练过程中免受伤病的困扰。还有培训学龄前儿童经验的教练,知道如何调动孩子的情绪,毕竟,现在还处在培养兴趣的阶段。  相似文献   

13.
自从那回在晚会上唱过一百歌之后,总有朋友问我,怎么样,永波,当歌星去得了…… 其实羽毛球不像拳击,它本身有舒展的东西,所以羽毛球运动员得有点艺术性、创造性:唱唱歌啦,学点舞蹈啦,修养高点,全面发展一点,身体和头脑就都敏捷一点,这对于球场上的发挥特有好处。 现在我可能是国家队里最年轻的教练,33岁。这个年龄做教练确实年轻了点,但打球已不行了,羽毛球运动量太大,年纪大了,体力也不行。从冠军领奖台上下来再去争第二第三也没什么意思,所以从为国争光的角度上看,不如培养一批年轻人,这样可能会有更大的意义,不亚于自己亲自上阵。 做运动员确实很潇洒,因为那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拿冠军。没有什么东西让我睡不着觉,让我想得很难,让我心跳要命;什么事别人都纷纷给你准备好了,你只要打就行了,很轻松。现在当教练了,教出世界冠军来固然过瘾,但做教练首先一点是责任。在遇到困难、遇到挫折时,一个好教练,他必须坚持下去,永远为这项事业负责,一直负责。  相似文献   

14.
2002年1月,国际羽联发布新闻:世界和奥运会混双双料冠军、中国女子双打名将高崚荣膺2001年世界羽毛球最佳运动员称号。22岁的高崚是继丹麦男单名将盖德、女单好手马尔廷和印尼男双名将陈甲亮之后,第四位获得这项由国际羽联每年评选的羽坛最高个人荣誉奖。这一奖项是国际羽联1998年设立的,由马来西亚羽坛宿将庄友明赞助。继2000年与张军配合夺得悉尼奥运会混双冠军后,高崚在2001年战绩更加辉煌,不仅夺得全英公开赛的女双和混双冠军,而且还夺得世界锦标赛的女双和混双冠军,同时为中国队卫冕苏迪曼杯立下头功。此外,她还在日本公开赛和亚洲锦标赛上夺得女双冠军,并在韩国公开赛上获得混双亚军。她的女双搭档是黄穗,混双的搭  相似文献   

15.
《乒乓世界》2010,(8):145-145
6月中旬,李嫱冰应邀来编辑部拍摄技术动作图片,李晓东也来到编辑部做客。那时父亲节刚过,李晓东向我们展示了一封他父亲节收到的来信,作者是他的小女儿王曦玉,在王曦玉眼中,李晓东不仅是乒乓球队的一名好教练,而且还是位才华横溢、出口成章、幽默风趣的好父亲。身为国家队教练的李晓东做事一丝不苟.记者最经常看到的,是他伏案写作的样子。但是看着这封来信的李晓东放下严肃的面具,笑了起来:”我这个女儿,别看年纪小,文风倒是跟我有点像。”  相似文献   

16.
王进 《羽毛球》2021,(1):86-87
何文军,羽毛球国家一级运动员,1990年出生于广西南宁。他10岁开始学习羽毛球,启蒙教练是黄钦龙和廖杰。2001年左右,他进入南宁市体校,师从陆雪梅教练。2003年,何文军参加了北京羽毛球队选拔,在同龄人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北京队。在其职业生涯中,他曾获2008年芬兰欧洲青年公开赛男单第三名、2008年全国青年羽毛球锦...  相似文献   

17.
田秉毅为人很随和,对自己一向很低调。其实, 作为国家羽毛球队副总教练、承担女双奥运会夺金任务带给他的重压是常人难以理解的:羽毛球被列入我国体育强项之一,多次荣获汤姆斯杯、尤伯杯、世界杯总决赛、全英锦标赛等高水平大赛的冠军.但自它进入奥运会后我国羽毛球选手却与金牌无缘。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羽毛球队把夺取金牌的突破口定在了当时最有希望的女子双打项目上。田秉毅作为主管教练责无旁贷,首当其冲。从1992年底开始,他就挑起了这副艰巨、无形而又充满挑战的重担。他造就的顾俊/葛菲这对黄金搭档终于不负重…  相似文献   

18.
情系羽毛     
当李玲蔚、韩爱萍、关渭贞、张爱玲、刘霞、吴建秋这些羽毛球巾帼英雄一个个登上世界冠军领奖台时,当象征着羽毛球世界最高荣誉的“尤伯杯”一次次被中国姑娘高高举起时,人们都会想到托起这些明星,率队夺取一次次世界大赛胜利的幕后教头——陈福寿。 几十年来,陈福寿为发展中国羽毛球事业呕心沥血、佳绩频频,成为世界羽坛最著名的教练之一。 已经退休在家的陈福寿,一聊起羽毛球。不爱说话的他,便会滔滔不绝地向你叙述一个又一个关于羽毛球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夺取冠军的经历……妻子王美宋这样形容他:“羽毛球是他生活中的主旋律,他一生永远离不开羽毛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九江市浔阳区青少年羽毛球教练和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对九江市浔阳区羽毛球培训开展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前九江市浔阳区青少年参与羽毛球课程及积极性较低,同时羽毛球教练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羽毛球俱乐部场地器材不足部分学校甚至没有羽毛球场地等问题都限制了青少年羽毛球培训水平与教学质量的提高。进而提出以青少年为主体,在九江市浔阳区青少年羽毛球培养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提高对羽毛球课程的重视程度,积极宣传羽毛球运动从而调动青少年参与积极性,同时推动教练积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羽毛球的教学实施过程,加强羽毛球俱乐部和学校羽毛球场地设施的建议对策。  相似文献   

20.
儿时我非常爱打乒乓球,那时正是“文革”时期,姐姐所在的学校天天演样板戏,虽然我常去玩,但最吸引我的还是打乒乓球。我们这儿有乒乓球业余体校,看着那些跟我差不多的孩子打球,我的心里真是痒痒。后来我家下放农村,便连乒乓球也看不见了。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已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望着她那忽闪的大眼睛,一个念头油然而生:让她打乒乓球。巧合的是:女儿的生日与邓亚萍同一天!为了培养女儿的球趣,女儿还不会走路时,我就常抱她到乒乓室看人打球,每次看球女儿都不肯回家,我非常高兴。女儿四周岁那天,我送她去学打球。教练员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