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对广西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情况进行调研,了解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学生活动开展现状以及学生活动的不足,探索运用项目管理学生活动的内容、方法和学生活动有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吴伟琦 《广西教育》2013,(23):87-88
通过抽样调查方法对广西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情况进行调研,了解目前广西高职院校学生活动开展现状以及学生活动的不足,探索运用项目管理学生活动的内容、方法和学生活动有效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它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查找、搜集、实验、操作等活动获取知识和感受。如果不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加以指导,很容易让学生的活动陷入无序状态,当然,学生在活动中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它需要学生在课外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查找、搜集、实验、操作等活动获取知识和感受。如果不对学生的实践活动加以指导,很容易让学生的活动陷入无序状态,当然,学生在活动中  相似文献   

5.
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的素质主要是在自身的能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教育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机制是,通过作用于学生的活动而间接的影响学生的发展,即:教育作用→学生活动→学生的发展。教育作用的直接对象是学生的活动而不是学生的身心结构,教育对学生活动作用的表现主要是:对学生活动的内容进行选择和组织;对学生活动的过程施加影响。教师作用的对象是学生的活动;教师对学生活动作有的目的是引起并促进学生能动地活动;教师对学生活动作用的方式是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激发、诱导、指导、帮助、示范和评价等。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是通过对学生能动活动的作用而间接地改造学生的身心结构。  相似文献   

6.
对学生活动的评价是活动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活动准备、展开、提升、反思等各阶段,教师都要设计相应的评价,以引导学生活动的有效开展。依据活动教学特点和学生自身发展实际,对学生活动评价要坚持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评价个人和评价小组相结合的原则。评价学生活动的目的不在于评价优良中差,而在于通过诊断,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7.
徐勇升 《教师》2015,(4):59-60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在思想品德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活动化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把知识内化为信念、意志、荣辱观和价值观,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力,从而使思想品德教学更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林雯 《生物学教学》2012,37(6):27-28
通过自主阅读、观察讨论、探究实验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通过汇报、游戏、谱诗等活动发散学生思维,提高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9.
孙瑾 《生活教育》2014,(17):50-51
本文用一些经过课堂实践验证的事例,阐述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活动设计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梯度、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课程兴趣和多元学习能力。通过有广度的活动内容,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挖掘和提升。在活动中,通过引领、讨论、肯定、表扬、激励等方法,尊重学生,鼓励他们对课程形成自己的深层思考,让学生有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活动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游戏体验活动体现了通过游戏来进行体验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亲身经历在游戏中体验、探究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者和发现者,促使每个学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观察能力。通过对游戏体验活动策略的设计,初步探索游戏体验活动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中小学的课程由学科课程、德育课程和特别活动课程三个部分构成。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公共意识的培养,最主要的还是通过特别活动来进行。特别活动的目的主要是:(1)培养丰富的人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社会性;(2)通过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3)培养自主、发展自我、实践自我的态度和热情。特别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1)学生活动。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活动作为高校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目前高校学生活动开展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形式单一、创新不足、流于形式、学生参加学生活动时功利性太强、高校学生团体组织学生活动时经费匮乏和场地不足等问题。通过对高校学生活动问题的思考,提出了改善学生团体开展学生活动的对策,为学生团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及外部环境和条件,以促进学生团体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课程标准》特别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教师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猜想、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去创造数学;引导学生利用抽象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应用数学,从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则是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重要前提和关键。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4.
案例展示:[名称]语文实践活动:我爱我家——感受家乡的变迁[活动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自己家乡过去和现在,通过对比家乡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和与那些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为我们美好生活默默服务的家乡人的接触,让我的学生更加热爱自己家乡,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使生活更美好,进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动力、学会感恩、通过实践活动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态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观看视频、大量图片让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逐渐认识到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特点及意义。通过小组观察、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处理分析材料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活动主题:《奇妙的圆》活动时间:二课时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促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或现象,并知道这些圆形物体或现象的作用。2.通过自主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表达能力。3.通过分组活动和交流,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的精神。活动准备  相似文献   

17.
颜红梅 《考试周刊》2011,(92):170-170
地理课程标准倡导通过活动带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材增加了大量的"活动"内容,旨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养成合作意识,领悟教材内容和学习主题。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的人格发展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活动得以实现的,教学是由学生的一系列活动构成的。倘若从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相互关系加以把握,那么就要研究"教学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强调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  相似文献   

19.
语文活动是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能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艺术魅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口头表达活动、阅读内化活动、书面展示活动、生活实践活动等,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联想思维、归纳思维和发散思维等。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间的互动是基于活动方式进行的,如问答活动、小组交流活动、小组活动等。新课程背景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活动教学,以活动为课堂的基本形式,在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其知识构建和技能培养。一、以情境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以活动式教学组织课堂,通过情境活动来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在宽松而富有生机的课堂中学习,自主性才会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