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微言选粹     
陈里(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管理学博士)
  政务微博经历高速发展后,形成的先进理念与成熟经验为今后发展积累宝贵财富,归根结底在于政务微博要“接地气”,要“民生”。政府机构只有通过微博平台不断与民互动、倾听民意、解民之忧,才能逐步树立自身在社交网络时代的地位,不断增强政府机构自身公信力。  相似文献   

2.
政务微博作为政务新媒体的“主力军”,肩负着公共服务与信息传播的重担。为了构建一个属于我国的政务微博公众满意度模型,在借鉴美国公共部门顾客满意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SPSS 26.0和AMOS 26.0软件对收集到的360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公众对政务微博的整体满意度均值为3.50分以上,其中感知信息质量与公众满意度,公众期望与感知信息质量、公众满意度,公众满意度与政府形象、公众信任,政府形象与公众信任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据此,给出提高信息发布质量、满足公众期望、改变政府形象、增强公众信任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公众对于政务微博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3.
社会的进步催生了政务微博的出现,它具备了所有社会媒体的共性,但是又与普通的微博存在不同,因为它是党和政府执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其对政府形象在社会民众心中的塑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就目前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的现状来看,依然存在一些虚态的形式主义,在本文中,主要以政务微博对政府形象的塑造为主旨,展开了一系列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正全媒体时代,政务微博已经成为新媒体中网民直线表达诉求的重要对象。在社交属性和媒体属性兼具的微博平台,政务微博陆续从幕后走到台前,第一时间接触来自网友的直线信息和民生需求。从线下群众路线的贯彻,到把握网络民意、分析实情和舆情,政务微博着力解决群众路线中长远性和阶段性的问题。在微博生态圈中,政务微博以民生为本的导向,正在形成自有的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背景下,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方式在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中逐渐普及。在美术课堂部分环节或整体架构设计中充分发挥线上、线下学习方式的各自特点,实现线下支持线上、线上赋能线下的高效融合、巧妙衔接,可以让教学成效最大化。文章探究了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导入环节的实践策略,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美术学习体验。  相似文献   

6.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在线开放课程,在网络学习的基础上,结合线上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一种教学模式。线上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和线下课堂教学各有优缺点,通过“慕课堂”将线上学习和线下课堂教学相融合,充分发挥线上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的优势,辅助线下课堂教学。“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用“慕课堂”串联学生和教师的活动,串联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在线开放课程的作用,保障授课质量,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2012年政务微博进入到了民生应用年,微博受众的用户体验、互动渠道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成为新浪微博上6万多个政务微博的关注焦点。在此基础下,打破以往传播学受众的被动地位,"政府-受众-政府"的模式使受众与政府联动更为密切,切实加强了受众的媒介接近权和政治参与度,与政府的关系也更加平等。但是,政务微博缺乏制度化的管理模式,使受众无法从市场的角度去影响政务微博,单一的传播模式也使受众陷入困境。鉴于以上研究,政务微博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拓宽多种途径,实施更加制度化、人性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政务微博是政务公开的新媒介、倾听民愿的新平台、与民沟通的新渠道。充分分析我国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用于指导指导福建省以及南平市政务微博发展。通过在全省各地市、全政府系统内推行政务微博,并为政务微博的建立和运行提供制度保证和技术支持;呼吁更多的县处级以上官员参与政务微博,在微博中对话和辩论,以更好的实现政府与人民的沟通;加大政务微博的影响力、覆盖面,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等一系列措施规范政务微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大教育理念,对当代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这两大教育理念,可以对“支持线上教学”和“支持线下教学”的两种观点进行分析,并结合运用教育经济学及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对线上教学的优势和线下教学的不可替代性进行论述和探讨。教师在教学中应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根据课程及师生自身特点,以灵活的方式打造“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要坚持转变观念、大胆尝试、合理设计、灵活多样、分类施策、差别管理、打实基础、推陈出新等原则,积极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0.
当下,诗歌正在告别文本的概念,而成为一项活动;而大众也摆脱了单一的读者身份,成为诗歌活动的参与者。诗歌正在经历一次新的大众化,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线上”传播,大众参与以微博、微信为平台的评诗、写诗和读诗活动;其二是“线下”传播,经过艺术变形的诗歌,成为了诵诗、唱诗和戏剧化的表演活动,迎合了大众新的审美习惯。在这次大众化的过程中,诗歌可能重新焕发活力,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愈加广泛,进而促使微博营销成为企业的一种新型营销方式。而旅游政务微博的出现,不仅拓宽了微博营销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丰富了旅游政务信息的传播渠道。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旅游政务微博缺乏一个较为完善的运营评估体系。文章以旅游政务微博营销的特征为研究基础,从旅游政务微博的运营方角度出发,以覆盖度、活跃度和影响度等三个关键因素为主要评价指标,探索性地构建起旅游政务微博的运营效果评估体系,最终根据旅游政务微博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12.
政府广告是政府形象传播的有效手段,它可以提高公众对政府的关注度,促进公众对政府信息的接受和贮存,引发公众的心理快感和美好联想,影响和引导公众对政府形象的认同。完善政府广告和优化政府形象传播,应该强化政府形象意识,重视政府广告的作用,善于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增强政府与民众的互动,发挥政府广告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的功效,做到政府广告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3.
政府形象是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复杂概念,既包含了政府的本体状态也反映了公众对于政府所作出的评价.在塑造政府形象的系统工程中,政府形象传播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政府形象自身的特点,其传播途径可分为政府人际传播、政府组织传播和政府大众传播三种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在公布政务信息、实现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博客、播客等新型媒体的出现进一步方便了普通民众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如何认识并充分运用网络媒体在政务公开中的作用和影响,成为了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初步探讨了网络媒体对政务公开的主要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能力与行为的综合认知和评价,关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形象的构建是通过媒体开展的政民认知互动过程实现的。公众积极参与政府形象传播,政府借助新媒体优化服务方式,拓宽服务渠道,既有效保护公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又塑造了良好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6.
随着微博的兴起,利用微博开展营销成为企业有效的营销方式。通过文献研究发现,微博数、微博内容、用户数、转发量对企业微博营销效果具有正相关。建立上述变量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以饭店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搜集6家典型饭店微博的相关数据,使用SPSSl6.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微博数对企业微博营销效果相关度不显著;微博内容对用户数、转发量和企业微博营销效果有显著正相关,且功能型微博相关度高于情感型微博;用户数和转发量对企业微博营销效果有高度相关,且在0.01水平显著。针对6家饭店数据实证分析发现,黄龙饭店转发量因子o:值最大,开元酒店集团的品牌影响力a0因子得分最高,微博营销效果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17.
关于政府上网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政府上网 ,构建“电子政府” ,已是世界各国的必然抉择。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政府上网的现状 ,叙述了我国政府上网工程的实施步骤 ,重点分析了推进政府上网应注意的安全问题、解决方案问题及网站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政务微博进行传播内容和特征的分析与比较,探究我国东西部政务微博所特有的内容特色和运营特征。文章在此基础上总结优秀政务微博的运营经验和亟待完善之处,对相对落后的政务微博亟待发展和完善的方面提供参考经验和教训,并对其解决之道进行探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分析政府和企业间的关系,说明企业的主体地位决是了政府需下放权力,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特征决定了政府需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管理.因此,单纯讲"政府管得越少越好"并不正确,而应从加强政府法制化入手,最终实现"政府在宏观上管得宽一些,微观上管得少一些".  相似文献   

20.
微博时代的到来,对高校学生工作来说,既是一个新挑战,又是一个新机遇。本文在分析微博功能与高校学生工作契合性的基础上,提出院系微博具有开展高校学生工作的比较优势。针对基于院系微博的学生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培养“微意识”、建立“微团队”、用足“微功能”、提高“微效率”等四个方面,对运用院系微博改进和创新高校学生工作提出了若干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