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肌肉力量练习对运动系统的意义对于生长、发育中的学生,其上肢和胸部的肌肉力量练习非常重要,因为上肢骨和胸廓骨受到的重力负荷明显小于下肢骨,只有进行力量练习才能使这些骨受到足够的拉、压等外力负荷,从而促进这些骨的生长和发育。胸廓  相似文献   

2.
<正> 负重深蹲起练习长期以来被作为增长下肢肌肉体积和发展下肢力量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最大负荷的深蹲起练习对练习者,特别是对青少年运动员和运动新手的常见损伤也是不容忽视的。未成熟青少年的肌肉、关节、骨骼系统还没有完全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最大负荷工作,可能使肌肉和骨的连接受到损害,特别是容易使腰椎、骶髂区和膝关节处于危险之中。  相似文献   

3.
1 肌肉力量的分类 1.1肌肉力量 肌肉力量就是指肌肉作功产生的力量,如肌肉克服外力及反作用力的能力。肌肉力量的发展会受到负荷强度、动作速度、动作幅度、每组练习的次数及间隙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从生理学角度看肌肉收缩有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4.
这个发展计划是为成年运动员设计的,对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的运动员进行重负荷练习则是有害的。让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渐进的发展性力量训练是明智之举,但此计划对他们是不适的。力量的定义是:对抗阻力的能力。在田径运动中,力与阻力因项目的不同而不同。练习中,所有计划都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力量练习开始应掌握正确的技术,做为初学者和青少年运动员,学习技术所采用的重量应较轻并及可控。随着力量的提高,可逐步增加练习的负荷,重负荷和错误的技术是造成运动员致伤的诱因。年度计划执行初期,首先侧重于心血管系统和肌肉耐力练习,这类练习在全年中都应有所体现,此后可根据运动员的需求,进行专门的力量练习,肌肉的负荷方式不同,发展的力  相似文献   

5.
现代体育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出发点,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提高学生的身体质量、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快乐中锻炼身体。投掷是众多体育教材中重要的内容资源之一。投掷需要力量(特别是“爆发力”)。通过力量练习,使肌肉对骨骼产生牵拉,使骨的形态发生改变,使肌肉附着处的骨突增大,骨外层的密质增厚,而内层的骨松质在排列上更能适应肌肉拉力和压力的作用。从而使骨变得更加粗壮和坚固,可以承担更大的负荷,提高了骨骼肌肉折断、弯曲压缩,拉长和扭转方面的性能,促进骨的生长,对身体长高有一定的作用,还能使关节囊,韧…  相似文献   

6.
合理安排力量训练的依据是什么?力量训练应如何安排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这是迄今尚未统一认识的问题,也是运动实践中极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认为,任何一种旨在增强力量的练习方法,都必须遵循“超量负荷”的原则。也就是说,在这类练习中,肌肉必须承受较以往更大的负荷,以产生更深的刺激并进而促使肌肉生长。练习者可以通过增加重复次数,加大每次练习的负荷或者两者兼有的多种途径,来实现“超量负荷”。  相似文献   

7.
投掷标枪是力量和速度性的练习,它要求肌肉产生爆发式收缩,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力量把器械投掷出去。所以力量是投掷标枪运动员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少年时期的肌肉、骨骼发育不成熟这一生理特点,决定了少年不能承受大强度的力量训练,所以在少年时期的力量训练中,要安排以小负荷发展小肌肉群的力量为主的训练。主要突出动作的速度和幅度,使力量练习在快速舒展的情况下完成。  相似文献   

8.
一、青少年的生理特点青少年处在成长发育阶段。各项身体素质都处于敏感期,此阶段青少年具有适应活动的能力,但要正确掌握外加负荷和自身可能承受负荷之间的关系。青少年时期肌肉主要是纵向生长,固定关节的力量还很弱,骨骼处于迅速生长时期,过大的负重练习,容易引起关节受伤,抑制骨骼生长。据报道,16-17岁是增长力量的较好时期,可采用中等的负重练习,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安排训练,这样可以促进肌肉横断面积增大,为更好的发展力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一、力量训练的原则 1.超负荷原则。负荷是决定力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所谓超负荷是指负荷接近本人平时所能克服的最大阻力或超过以往已适应的负荷。超负荷训练能对肌肉产生较大的刺激,使肌肉产生相应的生理学适应,导致肌肉力量增加。如果只用平时所能克服的阻力练习,肌肉力量只能保持在原有水平。因此,采用对抗最大或接近最大阻力的练习,能有效地发展肌肉力量。  相似文献   

10.
对于田径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已有大量的方法和手段。但对于青少年选手本人以为还是应该符合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从长远目标的发展来考虑。因为过早或过多进行大力量练习,不利于正处于骨骼、肌肉、身高等正发育的青少年选手的身体,所以笔者以为应该多重视青少年田径运动员速度力量的培养。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得了解肌肉在不同负荷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最大速度与负荷之间的关系。人体生理学关于这两者关系的阐述是:肌肉收缩时缩短的程度和速度与负荷有关。负荷较大,肌肉缩短较少,且较慢;零负荷时速度最大;达到肌肉刚刚不能承担的…  相似文献   

11.
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研究人体力量练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肌力是人体运动的唯一主动力,肌肉收缩时张力的力学效应主要表现在对参与收缩的肌肉对起止点施加的拉力,进行肌肉力量练习的负荷是决定肌肉拉力大力的力学条件。而确定肌肉工作时的固定端点和练习时人体的姿势,对肌肉力量练习效果十分重要。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通过对肌肉力学特性的探讨以利在进行肌肉力量练习时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提高肌肉力量练习时的效果。提高动作质量和运动技术,防止肌肉损伤。  相似文献   

12.
在少年儿童阶段,由于自然发育,学生的腿部骨骼变长,腿部的肌肉也随之变长,但肌肉的发育落后于骨骼的生长。而腿部在整个身体中所承担的负荷又居身体各部位之首,它的力量大小与各项运动能力的体现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发展腿部的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儿童少年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发展身体各项力量一般要以动力性活动为主,尽量避免静力性练习,这样可使肌肉组织紧张、放松交替进行,改善肌肉内协调,而不能以增大肌肉的体积为出发点。所以,笔者根据学校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介绍几种简单易行的发展弹跳力的方法,与同行相互交流。一、充…  相似文献   

13.
1 超负荷原则 :超负荷就是用最大负荷进行训练 ,采用超负荷能迫使肌肉进行最大收缩 ,因而刺激人体产生一系列的生理适应性变化 ,导致肌肉力量增长 ,较小的负荷只能使肌肉保持原有力量水平。2 渐增阻力原则 :在力量训练过程中 ,肌肉由于超负荷训练导致力量增长 ,原来的超负荷变成了低负荷。因此 ,力量训练必须循序渐进 ,经常不断地增加阻力和重复次数 ,使肌肉经常在超负荷的条件下训练 ,不断产生新的生理适应。3 力量练习安排原则 :力量训练中 ,要使大肌群先于小肌群受到训练 ,其原因是小肌群比大肌群易出现疲劳 ,为了保证大肌群的超负荷 ,…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女排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认为 ,中、小负荷速度力量对肌肉的刺激较大 ,对脊柱刺激不强烈 ,很适合青少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发展弹跳力的力量训练。超等长练习对神经系统和肌肉都有强烈刺激作用 ,对脊柱不产生压力刺激。速度力量和超等长练习相结合能有效地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弹跳力  相似文献   

15.
<正>力量素质是指人体肌肉系统工作时克服或对抗阻力的能力,力量是人们完成各种动作的动力来源[1]。在进行力量练习时既要遵循技能形成的规律,又要考虑其身体形态和生理机制因素。一、负荷设定标准负荷的确定对力量练习而言极其重要,首先要确定最大负荷,最大负荷确定后依据练习目标选定练习内容,这样训练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建议用间接法测定最大负荷(R M):反复举起比最大重量轻的负荷次数,然后对照对应表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6.
快速力量是以人体在最短的时间发挥肌肉 力量的能力为基本特征,是神经肌肉系统以很高的收缩速度克服阻力的能力,是跳高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快速力量主要包括有爆发力、反应力等,快速力量对跳高的成绩也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 发展运动员快速力量的训练必须要合理把握肌肉收缩速度(V)与肌肉收缩力量(F)两方面的关系,科学地安排训练负荷,全面发展,突出重点。 一、在抗阻练习中,发展爆发力不宜采用大重量负荷 外部力量的增大可以减缓肌肉的收缩速度,一般应采用个人最大力量的40%-50%的负荷进行训练。在练习中重点应…  相似文献   

17.
王跃新 《游泳》2004,(3):23-23
除非为每名运动员制定了适宜的练习速度和强度,否则一些运动员会在低负荷强度下练习,而另外一些运动员则在超负荷强度下练习。教练员的工作就是为运动员制定适宜的训练计划,包括正确使用有氧耐力、有氧力量、乳酸耐力和短距离快速游能力,这些都需要采用不同的练习强度,重复次数和间歇时间。短距离快速游能力是指运动员必须发挥出最大游速,它对肌纤维类型、肌肉中磷酸肌酸水平、肌酸激酶活性、最大肌肉力量和神经肌肉的募集形式都有要求。一名游泳运动员必须发展在比赛中达到最大游速的能力,并尽可能保持较长时间。要在游程中或游程的后半部…  相似文献   

18.
游泳运动员训练水平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跃新 《体育科研》2004,25(1):58-58
除非为每名运动员制定了适宜的练习速度和强度,否则一些运动员会在低负荷强度下练习,而另外一些运动员则在超负荷强度下练习。教练员的工作就是为运动员制定适宜的训练计划,包括正确使用有氧耐力、有氧力量、乳酸耐力和短距离快速游能力,这些都需要采用不同的练习强度,重复次数和间歇时间。短距离快速游能力是指运动员必须发挥出最大游速,它对肌纤维类型、肌肉中磷酸肌酸水平、肌酸激酶活性、最大肌肉力量和神经肌肉的募集形式都有要求。一名游泳运动员必须发展在比赛中达到最大游速的能力,并尽可能保持较长时间。要在游程中或游程的后半部…  相似文献   

19.
非等动器械的等动性力量练习方法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我国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仍以举杠铃或重物为主要的基础训练器械。这些器械虽能为肌肉提供超负荷的训练条件,但缺点是都具有惯性所引起的冲击力——在每个练习动作过程中,随着这种冲击力的发展,肌肉所克服的阻力越来越小。所以,重力器械只能在动作刚开始时,对肌肉有较大强度的刺激,而在整个练习动作范围内,对肌肉的强刺激时间就较短。所谓“等动器械”是一个随外加阻力的大小自动调节装置。它能使肌肉在整个动作范围内都受到较大的阻力,使肌肉在每个动作中承受更大的负荷。  相似文献   

20.
谈谈如何充分发挥力量练习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力量练习的主要功能是提高肌肉力量,所以力量练习一般都是以力量训练课或综合素质训练课的形式出现。多年来,我们从运动实践中发现,力量练习除了可以提高肌肉力量和体积以外,还有许多其它作用。本文着重探讨力量练习在准备活动和技术训练课中的作用及其机理,希望能够为力量练习更广泛和有效地应用提供参考依据。一、力且练习在准备活动中的作用在大多数速度和爆发力量型项目的训练和比赛之前,我们一般都在准备活动中安排力量练习的内容。例如,在练习投铅球前,先让学生做几组“大负荷卧推杠铃加快推小垒球”练习;在练习跳远之前先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