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近代植物园具有供作植物学研究、保护植物、普及植物学知识和参观游览的园地的多种职能。植物园的中心任务是进行植物的广泛收集、引种、栽培和驯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在保护、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方面已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若干年来,植物园日益重视保护植物的多样性及种质资源,为珍稀和濒危植物提供“避难所”,特别是拯救那些在科学上和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植物,从而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生存环境的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植物园还逐渐加强了它的植物学教育功能,把科学和美学贯穿于建园之中,吸引了众多的生物学爱好者和观光游客,起到了美化人类生活环境和普及植物学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植物园有引进和改良植物的长期历史,对粮食、香料、树木和种植作物的开发起了重要作用。植物园对数万种植物进行了引种栽培,是自然界之外保存最大量植物多样性的场所。近来,植物园主要致力于保护,有时也进行再引进野生植物种,特别着重于那些珍稀或濒危品种。  相似文献   

3.
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研究人员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攻关,在之前成功开展了报春苣苔等草本珍稀濒危植物回归的基础上,又成功实现了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多种木本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工作。  相似文献   

4.
《金秋科苑》2012,(17):104-104
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研究人员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攻关,在之前成功开展了报春苣苔等草本珍稀濒危植物回归的基础上,又成功实现了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多种木本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工作。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在陕西榆林市卧云山植物园进行的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与繁技术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在陕西榆林市卧云山植物园进行的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与繁技术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正海南省兴隆热带植物园兴隆热带植物园科普基地依托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建设,位于海南省万宁市兴隆温泉旅游区,2004年被认定为"海南省科普教育基地"。植物园收集保存热带香料饮料植物、特色热带果树、热带经济林木、热带药用植物、棕榈植物和热带珍奇植物等2300多种。植物园划分为植物观赏、试验示范、科技研发、立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世界1600个植物园中,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无疑是座享誉全球、首屈一指的名园。不论她那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植物收藏,在植物研究、应用及保护领域的突出贡献,还是她那素负盛名的大型温室,美不胜收的秀丽风光,无不令人心驰神往。邱园的历史可追溯到1759年,那  相似文献   

9.
景新明  章丽君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6,21(3):255-257,174,263
北京植物园于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建立,至今已走过了50年不平凡的道路。对于植物园的发展,路甬祥院长在为北京植物园50华诞而写的贺信中这样评价“过去的50年,广大员工艰苦创业、勤奋努力、集萃创新、不断开拓进取,把一个荒无人烟的废河滩建成一座集优美的艺术外貌、丰富的科学内涵与韵味深厚的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美丽园地,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著名景区”。与此同时,植物园还在植物科学研究、迁地保护、科学普及、人才培养、旅游和开发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植物园奠定了良好基础。一几代植物学家的梦…  相似文献   

10.
保护和拯救珍稀动、植物资源及建立自然保护区是目前国际上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我国人口众多,开发历史悠久,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加之在发展经济和开发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盲目性,造成各地的原始自然景观破坏殆尽,珍稀动、植物受到严重威胁。因此,保护珍稀动、植物及建立自然保护区已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一项迫不及待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植物迁地保育是植物园的重要功能之一,而植物资源保育及合理利用与我国生物产业发展有着紧密联系。有效保育是合理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可持续利用的根本。植物迁地保育中出现的植物生长不良或繁殖障碍等现象,严重制约了我国对经济价值高或者珍稀濒危植物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因此,分析和鉴别影响植物迁地保育的各种因素,有利于保障植物迁地保育的策略研究。土壤生物群落与植物迁地保育关系密切,而相关研究工作较为薄弱,为此建议加强土壤生物互作机制对植物迁地保育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国植物园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国植物园已有百余年发展历史,其大规模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中国科学院为龙头开始了现代植物园建设。迄今,我国植物园总数达162家,已步入快速建设和稳步发展阶段。我国植物园为中国植物科学研究、资源利用、多样性保护及环境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已发展成为国际植物园体系的中坚力量和发展主流。为应对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植物园将扮演更为重要的社会角色。中国植物园应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以提升植物保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和资源利用等基本功能为前提,从国家层面强化植物园体系的整体协同发展,加强关键地区植物保护,促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欧美植物园引种中国植物遗传资源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建勇  薛达元  赵富伟 《资源科学》2013,35(7):1499-1509
披露遗传资源的来源与原产地是《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名古屋议定书》的要求与内容之一.本文以英国皇家爱丁堡植物园、美国哈佛大学阿诺树木园和美国伊利诺斯州莫顿树木园为例,依据活植物保存数据库及名录,筛选引种自中国的植物,建立了名录数据库,统计了到目前为止各植物园(树木园)引种中国植物种类,分析了各植物园(树木园)引种中国植物种类数量、主要类群及包括种类数目、特有种数量及比例等.研究结果表明,3个植物园(树木园)引种中国植物种类均占其活植物种类总数的10%以上,其中40%~50%为中国特有植物.皇家爱丁堡植物园目前保存活植物17000多种,其中引自中国的有1 700多种,近900种为中国特有植物;哈佛大学阿诺树木园目前保存活植物4000余种,其中引自中国的有440多种,200多种为中国特有植物;莫顿树木园目前保存活植物约3 500种,其中引自中国的有近430种,150多种为中国特有植物.本文还结合《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名古屋议定书》相关条款探讨了在处理植物园(树木园)历史引种问题上存在的欠缺和国家对有关生物遗传资源保护问题等.  相似文献   

14.
晓荷  田淞沪 《科学大众》2010,(Z1):60-63
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目前,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消失。并且,有更多的植物数量越来越少,濒临灭绝。在中山植物园北园的东北角,有一片游客足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面竟藏着近百种国家级濒危植物。这个区域看起来杂草丛生,满布荆棘,却遍地都是"宝藏"。这里"潜伏"着华东、华中地区六七十种国家级濒危植物。比如第四  相似文献   

15.
由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的“浙江省珍稀濒危植物引种栽培研究”课题,最近由浙江省环保局主持在杭州通过鉴定。珍稀植物尤其是一些濒临灭绝的特有种,是自然历史的遗产,也是国家的一份宝贵财富。保护和发展珍稀植物,对发展经济,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挽救濒危植物种源,开展科学研究和丰富人民文化生活都有重要意义。拯救珍稀濒危植物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为此,原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珍稀植物保护条  相似文献   

16.
近一年多以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专家金效华博士陆续鉴定确认了6个兰科新物种,它们都采自一个少有人知的名为"马库"的小村。它邻近中缅边界,位于云南西北角最偏远的独龙江边,一年有6个月与世隔绝。这里气候独特,是兰科的宝库,但是只有过零散的植物学调查,直到植物所"标本资源数字化与共享平台"项目资助的科学考察——独龙江植物科学考察行动,在队长金效华博士的带领下,植物研究所的陈又生、陈彬、张慧、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宏庆、上海辰山植物园的田旗、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董仕勇等一行人从昆明出发一路挺进独龙江,重点清查该流域的兰科植物。  相似文献   

17.
《大众科技》2008,(7):2-2
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由该园承担的“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近期在广州通过了专家组验收,这标志着我国首个热带亚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已正式建成。  相似文献   

18.
由中科院发起、国家林业局和住建部共同倡议的中国植物园联盟6月6日在京成立。联盟发起了一项"本土物种全覆盖保护计划",旨在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实现对我国本土植物全覆盖的收集和安全保存。中国植物园联盟理事长、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主任陈进介绍,我国目  相似文献   

19.
加强植物迁地保护,促进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人为和自然原因,植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威胁。迁地保护是解除威胁的重要方式,植物园和种质库是迁地保护的主要载体。全球植物园迁地保护了105 634种植物,约占全球植物总数的30%,并且保护了超过40%的受威胁物种;同时,全球500多座种质资源库收藏作物资源300多万份。中国的植物园迁地保护了20 000余种本土植物,约占全国总物种数的60%;国家农作物种质库和资源圃共保存种质资源50余万份。植物迁地保护机构在加强植物保护的同时,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和资源利用工作。文章在介绍植物迁地保护状况的基础上,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提出了加强我国植物迁地保护的建议,以期促进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广西药用植物园创建于1959年,收集保存的药用植物已近5000种,比明朝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收载的药用植物还要多,被誉为"立体的《本草纲目》",并以其药用植物品种收集数量之最,而有着"亚洲第一药园"的美称。在近50年的发展历史中,广西药用植物园积累了较好的药用植物种质保存以及科研实力,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中国工程院肖培根院士的建议和推动下,广西药用植物园于2007年实现了"省院合作":中国工程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签订了共建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的协议,这意味着广西药用植物园进入了迅速提升层次的发展机遇期——根据规划,广西药用植物园将在2015年达到世界级药用植物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