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看过2月4日《新闻出版报》刊出的“副刊走俏现象扫描”,新闻界同仁们不由得又议论起经济类报纸副刊的走向.对此,我也想谈些体验和认识. 八十年代开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都先后办起了经济类报纸,而这些报纸都辟有副刊版,可见人们对副刊的热爱了。现在的问题是:经济类报纸的副刊,如何办得与党报、晚报等综合性报纸的副刊不同,具有自己的特色? 这里,着重谈一下浙江日报创办的《经济生活报》.这张报纸是1980年创刊的.它辟有《花市》副刊专版,每周两期,已引起人们的注视.读者说它的风格特点,“是个拼盘,要什么有什么,可以满足各方面人的胃口”.“拼盘”就是杂,那么它是怎么个杂法竟有如此魅力?  相似文献   

2.
专栏——报纸上专门刊登某一种内容的版面,一般都有固定的名称或位置,通常带有“栏题”,表明栏目名称,有相对独立性,单独进行稿件组合。名专栏,顾名思义,即较有名望、在读者中知名度较高的专栏。从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和《答读者》近来报纸上的读者来信又增多起来了,许多报纸都辟了专栏刊登读者来信。这是一个好现象,说明我们的报纸进一步加强了同群众的联系。翻开一些报纸的《读者来信》专栏加以比较,就会发现其中好像有一个为大家所共同遵循的格式。从  相似文献   

4.
在报纸的版面中,围绕一个主题,把若干篇有共同性的稿件组织在一起,形成独自的格局,我们称它为报纸的专栏。专栏是报纸版面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栏办好了,它既可以为报纸增添生气和活力,又可用自己独有的特征、内容、体裁赢得读者。因此说,报纸要想抓住读者,使报纸发挥更好的社会功效,应潜心研究,努力把专栏办出特色和风格。从社会热点中抓取群众想知、要知的问题办专栏,扩大和提高报纸的声誉报纸是办给读者看的,报纸的作者、编辑绞尽脑汁、花尽心血的最大愿望,就是想使自己的报纸能得到  相似文献   

5.
有独特个性,上乘水平的专栏、专刊是报纸的“拳头产品”.实践证明,一个好的专栏,可以吸引一批读者.难怪有位老报人曾经说过:“专栏、专刊,半壁江山.”没有专栏,报纸缺少个性;没有专栏,就好像电影没有特写镜头一样,使人感觉平淡乏味.当然,要使所有的专栏成为“拳头产品”是不可能的,但一张报纸若有一至两个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专栏,报纸将增色不少.那么,报纸如何办好专栏,使它成为“拳头产品”以吸引读者,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6.
日本报纸的专栏别具一格。从世界的报纸来说,也有其特色。日本报纸的专栏,别称“特殊栏”。以《读卖新闻》的“特殊栏”为例,明治七年(1874年)就有布告、说话(后为解说栏)、寄书栏(后为投书栏)等。以后逐渐出现的“游兴栏”、“英文栏”、“随想栏”、家事、妇女、演艺、宗教、农业、科学、麻将等栏目。这种“特殊栏”,最初只是一种  相似文献   

7.
要有自己的声音———对办好日报体育报道的一点思考张晓东宗玉枢目前,全国主要的综合性日报大多已辟出了体育新闻专栏或专版。实践证明,这些专栏和专版的设置,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和贴近性,为党报赢得了新的固定的读者群。专栏和专版开起来容易,把大量生动、可读、新...  相似文献   

8.
《扬子晚报》的《每日文摘》以其内容广博、形式多样、有趣有味的特色引人注目。据了解,有的基层单位,每天报纸一到,人们都争着看晚报的文摘栏。读者普遍反映,这个专栏容量大,品种多,有看头。最近,我们发现,《每日文摘》专栏又有了一些改进。一  相似文献   

9.
报纸应多给读者提供信息。我们社会主义报纸的商品广告,也应是为读者提供商品信息的一条途径。综观各地报纸的商品广告,常常是“生意经”味道太浓,读者对此感到厌恶。做广告当然是为了推销商品,但如果不讲宣传的艺术和效益,就会事与愿违,若念起.资本主义的生意经来,还会造成精神污染。上海文汇报自7月13日起,在第四版辟了个新栏目《商品广告》,占小半版地位。其“开场白”说:“本报新辟这个专栏,作为改革商  相似文献   

10.
凡是报刊上专门登载某类稿件的一部分篇幅,统称为专栏。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华日报,专门设有一个社会服务处,相当于现在的群众工作部或读者来信组,报纸版面上设有“社会服务”专栏,同“副刊”共占一个版面。当时的“社会服务”专栏,相当现在的“读者来信”专栏。为社会服务,也就是为读者服务,解答读者提出的各种问题。社会服务处除通过报纸联系群众之外,每天还要接待不少来访的读者。“社会服务”专栏除回答读者法律、医药、寻职、求学等方面的问题外,还为读者代购书刊、车船票等。河南日报1949年6月1日创刊后,设有读者来信组,报纸版面上辟有“大众往来”专栏。1954年一年内,“大  相似文献   

11.
关于社会科学期刊专栏,期刊界在实践中摸索的多,在理论上总结、反思的少。笔者拟就此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谈些看法。一、社会科学期刊专栏成立的条件什么是社会科学期刊专栏?它是有专门名称并就某个专门的学术理论问题向比较固定的读者对象传播某一专门类信息的固定的阵地。这里有三重意思:一是为该专栏服务的作者的知  相似文献   

12.
副刊能否吸引读者,除了所载文章的内容与体裁外,版面的编排艺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那么报纸副刊在编排上是否也有规律可循呢?结合自己从事副刊编辑几年来的体会,试提出如下拙见。要编出一期读者喜欢的副刊版,首先得有一篇好的头条。抓不到一个好的头题,整个版就立不起来,就会显得没份量。因此,副刊编辑要花功夫、下气力,精心抓头条,头条除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外,在体裁上是不应该有什么限定的。可以是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特写、通讯,也可以是文艺评论或是诗歌、小说、散文。总之,抓住了头条,就等于抓住了整个版的“龙头”,这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3.
从去年3月份开始,解放军报《思想战线》版开辟了一个新栏日——《大家问大家答》。这个专栏和读者一见面,几天内就收到三千多份稿子。到去年12月,该专栏已跟读者见面二十二次,回答了十一个问题,发表了五十多篇答问文章,收到四十多封表示欢迎和鼓励的来信。某部“全体干部战士”来信说:“这下可好了,我们在生活中有争议的问题,可以拿到报纸上同大家一起讨论、辨明是非了。”广东湛江  相似文献   

14.
有感而发     
《新闻战线》要我给《总编辑札记》专栏写篇文章,现把过去看稿时想到的一些想法简述如下: 报纸切忌“老面孔”读者看报的共同心理,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喜新厌旧”。读者打开报纸会不出声地问:“今天有什么新闻?”意思是“今天报纸上有什么吸引我看的新闻?”要把读者最关心的新闻放在报纸头版最重要的位置。这是报纸每天给读者第一眼看到的“面孔”。单一化的主题、机械地拼凑的中心、程式化的编辑手法,会使读者感到报纸面目可憎。设计第一版,要统筹全局,力争先声夺人,不拘一格选头条,打破各个报道领域分布的界限,择“要”上第一版,择“新”上第一版,既要考虑头版新闻报道面上的“丰富性”,又要考虑新闻处理上的“鲜明性”。重要新闻,特别是具有本报特色的新闻,要不惜“工本”,运用一切手段突出处理。总之,要使报纸第一版内容“琳琅满目”,“眼神明亮”,一派新鲜。  相似文献   

15.
横滨每日新闻是日本的第一张日报。明治3年(1870)12月8日在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创刊。这张报纸是八开张,一张两面印,版面是竖排。栏数不固定,宽窄也不一。第一号的第一版是:竖排五大栏,横题。右起第一栏从上到下是“社长伏禀”,说明“报纸的大功用”,有社论的味道。第二栏是社长的“报纸告白”,讲报纸的销售。下面是报纸售价、广告价格。这一栏分三段,用横线隔开。这象是今天报纸自己登的广告。第三栏是汇兑行情,美、英、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信息报道在各种媒体中所占的比重愈来愈大,分量也越来越重.报刊、电视、广播都争先恐后地辟出专版或专栏报道各地的经济信息,一些专门刊登经济信息的专业报纸也日益增多.可以说,我们目前正生活在一个被各种经济信息所包围的世界里,如果一天得不到信息,人们就会感到生活中好像缺了点什么.  相似文献   

17.
李鑫 《军事记者》2001,(8):23-23
任何一张报纸,可以说都有它自身的专栏。所谓专栏,“就是报刊专门刊登某项内容的部分版面,一般情况下,它都具有固定的名称”(这是《新华词典》为其下的定义)。由此定义而小难看出,专栏是被其内容和形式所限定的。因此,专栏不可能以没有个性的杂乱无章的随意“身份”出现,编辑部在推出一个专栏之前,就必须对其“身份”作出定位,也就是说,专栏将是什么形象,它要承担报纸的什么任务,在设定之前都应是非常明确的。  相似文献   

18.
专栏是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栏办得好与差.直接影响报纸的版面效果。一张地方报纸如果能把专栏办好,办出特点来,就会使报纸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新颖活泼,既有较强的接近性,又增加了可读性,从而受到读者的欢迎。哲里木报在办好专栏上下了一定功夫,现在,各版开辟的专栏共有近百个,除巩固了原有的一些固定专栏外,根据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又开辟了一些新栏目,运用这一招数大大活跃了版面.配合与促进了地方经济等项工作的开展,也引起了受众的兴趣。一些读者由看专栏到关心专栏,后来还积  相似文献   

19.
与读者的网络互动评论形式,便于网友查看、参与,每一个网友都可以针对某个新闻、某一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既能弥补单纯性新闻评论的不足,又拉近了新闻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读者对报纸的关注度  相似文献   

20.
江苏科技报为听取读者意见,进一步提高报纸的质量,更好地为读者服务,今年以来,特在一版右上角“报眼”地位,新辟《总编辑与读者对话》专栏。这个专栏及时发表读者有褒有贬的意见、建议、要求、希望等,并有总编辑盼解答和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