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奥托&;#183;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  相似文献   

2.
章剑和 《教书育人》2000,(23):32-33
1、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  相似文献   

3.
教师要学会应用“瓦拉赫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要学会应用“瓦拉赫效应”●河北省邯郸市农业学校胡俊江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  相似文献   

4.
梁伟 《早期教育》2006,(10):1-1
奥托·瓦拉赫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曾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但他的成才过程却经历颇多曲折,极富传奇色彩。据说,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面对如此令人失望的评语,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教师的评语比上一次更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的人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是“朽木…  相似文献   

5.
黄小平 《师道》2004,(5):37-37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有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也不够,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令他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的人才。”而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素质,建议他试学化…  相似文献   

6.
瓦拉赫效应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后,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学化学。父母接受了化学老师的建议。这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被点着了,文学艺术的“不可造就之才”一下子变成了公认的化学方面的“前程远大的高才生”。  相似文献   

7.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老师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调色,对艺术的理解也不够,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堪:“你在绘画艺术方面是不可造就的。”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不少老师都认为他成才无望,唯有化学教师看到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  相似文献   

8.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此时,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  相似文献   

9.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一些典型的“心理效应”故事,对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有启发和帮助,可以使我们的管理工作更上一层楼,使我们的智慧和自身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地发展。1.瓦拉赫效应管理者应该是个发现者。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他在开始读初中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的。”为此,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也不够,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  相似文献   

10.
奥托·瓦拉赫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曾荣获诺贝尔化学奖,但他的成才过程却极富传奇色彩,颇多曲折。据说,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面对如此令人失望的评语,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比上一次更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人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11.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  相似文献   

12.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长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刚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  相似文献   

13.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  相似文献   

14.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在开始读中学时 ,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 ,一个学期下来 ,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 :“瓦拉赫很用功 ,但过分拘泥 ,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 ,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 ,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关心构图 ,又不会润色 ,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 ,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 :“你是绘画艺术上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 ,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 ,具备做…  相似文献   

15.
奥托·瓦拉赫是一位著名的化学家,曾荣获诺贝尔化学奖。据说,瓦拉赫在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走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完美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面对如此令人失望的评语,父母只好让儿子改学油画。可瓦拉赫对艺术的悟性也不高,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则更糟“: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化学试验应有的素质与品格,建议他改学化学。于是,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文学艺术的“不…  相似文献   

16.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长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刚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了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难以造就文学之材。此后,父母又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也不够深入,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已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素质,建议他试学化  相似文献   

17.
<正>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相似文献   

18.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在他上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此时,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绝大部分老师认为他已成才无望,但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格,建议他试…  相似文献   

19.
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  相似文献   

20.
佛祖的慧眼     
奥托·瓦拉赫,人造香精和合成树脂工业的奠基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功过程极富传奇色彩。瓦拉赫读中学时,曾经想走文学之路,不料一学期下来,教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绝不可能在文学上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