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鼓吹署的建立要晚于鼓吹乐的出现。汉代尚未建立专门性的鼓吹乐管理机构,"黄门鼓吹署"此机构并不存在。汉代的黄门鼓吹包括黄门(宴飨)鼓吹和黄门骑吹,其成员分别由来自乐府的黄门倡和来自少府可充当禁军的黄门冗从组成。用于宫廷宴飨部分由小黄令管理,骑吹则由黄门冗从仆射管理,并接受承华令的管理,二者同为隶于九卿的少府管理,构成了后世对鼓吹乐进行管理的初步机制,也为西晋时正式建立鼓吹署管理鼓吹乐和百戏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乐府,本是官署(官府机关)的名称,后来才演化成诗体名称。乐府这个名称是西汉初年才有的,所以也叫汉乐府。据汉代历史学家班固的记载,汉武帝刘彻是“始立乐府”的人。乐,就是音乐;府,就是官府;乐府就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它的责职是制定乐谱.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工,并把搜集到的这些歌辞配以乐曲。这个机关很庞大,人员多到八百。官吏有“令”、“乐监”等名目。  相似文献   

3.
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内容丰富,形式优美,闪炼着奇光异彩,是我国古典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置的专门掌管音乐的机关,它的主要任务是搜集歌辞,谱写乐曲,被之管弦。歌辞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文人创作,一是民间歌谣。它们经乐府机关配乐后,都叫乐府诗。后者又叫乐府民歌。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乐府机关采集的歌谣“有赵代之讴,秦楚之风”,这说明  相似文献   

4.
曹操是东汉末年一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音乐上也取得了重要成就。他维护雅乐的正统地位,注重音乐政教作用;爱好与提倡清商俗乐,发挥音乐审美娱乐及抒发个体情感的功能。在此音乐思想的指导下,曹操创作了诸多精美的乐府歌辞。这些合乐咏唱的歌辞,改变了乐府的生产方式和艺术面貌,转变了其时社会的艺术思潮与大众审美取向。曹操的音乐思想及其创作,对中古以来音乐、音乐文学乃至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汉乐府?从《汉书·礼乐志》的有关记载中可以知道。乐,是音乐;府,是官署,乐府,是官设的音乐机构。它的职责是掌管祭祀天地、宗庙以及宫廷礼仪所需的乐歌、舞蹈,包括采集歌谣、创作乐曲以及排练演奏。魏晋以后,人们习惯于把这一音乐机构演奏的乐舞节目中的歌词,称为“乐府”,于是乐府就由官署的名称,一变为带有音乐性的诗体的名称。有时,为了与官署的名称相区别,也把这部分诗歌称为“乐府诗”,或称为“乐府歌辞”。  相似文献   

6.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是"乐府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刘勰从诗旨和诗艺的双重标准出发,确立了"雅义丽辞"的歌辞观,对汉乐府持否定态度.刘勰还从正统乐教观出发,崇雅斥郑,确立了"雅正平和"的乐曲观,对汉乐府进行了严苛的批评.刘勰诗、乐分论,"乐府观"较正统,"诗歌观"却较为新变.刘勰持论在诗、声两方面都显得过于严苛,但其"务塞淫滥"的宗旨对当时诗坛的绮艳之风有针对意义,开创之功也不可没.  相似文献   

7.
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在“两汉乐府诗”一章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笔者认为有不少地方是需要进一步斟酌的:(一)《大风歌》不是由乐府机关负责演唱的;(二)《安世房中歌》也是由太乐负责的;(三)太乐不管郊祀之乐,郊祀之乐是由乐府来管辖的;(四)汉乐府是武帝时始立的;(五)太乐主管的音乐并不是由前代留传下来的雅颂古乐;(六)乐府所掌乐章不一定以楚声为主;(七)“乐府诗”之“乐府”乃属泛称。  相似文献   

8.
黄门鼓吹说     
黄门鼓吹既是东汉乐人、乐种之名,又是东汉乐署之名,但许多学者至今仅认可前说而否定后说,本文则认为二说均符合事实,皆能成立。另外,在东汉作为乐署之黄门鼓吹,其职能与地位除协律一事外,其余与西汉乐府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9.
《汉鼓吹铙歌十八曲》,是西汉中期后一组乐府诗,最早著录于梁·沈约《宋书·乐志》。鼓吹铙歌是汉武帝时在传统礼乐的基础上,吸收北方民歌的新声(北狄乐)合奏而成。因是器乐合奏曲,最先皆有声无辞,后来才被陆续补进歌辞。由于依声填辞,致使18曲中绝大多数篇章难以诵读。沈约谓“乐人以音声相传,训诂不可复解。凡古乐录,皆大字是辞,细字是声,声辞合写,故致然尔。”(《乐府诗集》卷十九引)  相似文献   

10.
你知道吗     
《乐府诗集》是部什么样的书? 这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诗歌总集。编者是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该书共一百卷,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所选作品包括民间歌谣与文人作品以及乐曲原辞与后人仿作。其中相和、清商、杂曲、新乐府诸类,有不少的优秀作品。全书共分为十二类。一、郊庙歌辞;二、燕射歌辞;三、鼓吹曲辞;四、横吹曲辞;五、相和歌辞;六、清商曲辞;七、舞曲歌辞;八、琴曲歌辞;九、杂曲歌辞;十、近代曲辞;十一、杂歌谣辞;十二、新乐府辞。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曲调及歌辞的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